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淮海战役:一群优秀军事将领与一个天才军事家的较量

淮海战役:一群优秀军事将领与一个天才军事家的较量

阅读量:3725933 2019-10-24


围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与国民党军的失败,一些大陆、台湾包括日本、美国的军事、历史学家纷纷在论证、发掘和提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为这场60万人打败80万人的大战给予了充分的评价、解读!
之前,围绕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是毛泽东、邓小平,还是刘伯承、粟裕,军迷们还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争论异常激烈,众说纷纭。

其实,我对淮海战役的认知和解读,就是一句话:一群优秀的军事将领与一个天才、杰出军事家的较量!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的这些高级将领,都是一些身经百战的优秀指挥员,他们都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若干次大会战,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论大兵团指挥能力、水平,绝对不在我们的指挥员之下。
国民党的部队也都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包括五大主力的第五军、第十八军,黄百韬的25军也是一支劲旅。
国民党很多军官都曾到德国学习深造,有的还接受过美国的特训。
在作战经验上,杜聿明、黄维、黄百韬、邱清泉、李弥等人,也都久经沙场。
但是,由于长期受蒋介石建立的过分集中指挥体制的影响,一线指挥员掌控全局和临机处置战机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导致国民党军中虽然不乏能征善战的将才,却鲜有运筹帷幄、统领全局的帅才。
最典型的就是淮海战役国民党军实际总指挥杜聿明,在其参加或指挥的战役战斗中,他扮演的都是优秀执行者的角色。

这也是他在淮海战役惨败的原因之一。
而我军主要指挥员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杰出将帅,他们不仅精通作战指挥,还有带领部队冲锋陷阵的经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开辟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还练就了超强的军事领导才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例如,华野代司令粟裕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处在战争第一线,指挥过不同规模样式的战役战斗,尤其是独立开创浙南游击根据地的经历,更培养了粟裕独立思考、通观全局的能力。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敢于说不,粟裕这一点非常直率、认真。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中,敢于对毛泽东的战略决策提出异议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粟裕,一个是林彪。
粟裕的劲敌杜聿明说:“粟裕指挥灵活,有远见。粟裕的战略战术我非常敬佩,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他领先一步,抢在我们前面,等到我们想到的时候已来不及并已经被包围。”
淮海战役中,我军天才的粟裕对于战争的指导,总是走一步看几步,并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敢于决断。
而国民党军指挥员指挥僵化,不顾战场实际,盲目执行上级命令,生死时刻又犹豫不决,贻误战机,输掉淮海战役也就不足为奇。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也是我军打得最为艰难的一仗。
毛泽东就曾对刘伯承、邓小平讲过:“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完全煮熟,硬被你们一口口地吃下去了。”
可见此役的激烈程度。在如此惊心动魄的战场环境下,我军指挥员心理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粟裕讲解放战争他紧张过三次,而淮海战役是他平生最紧张的一次。
粟裕连续七天七夜不吃不睡,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导致美尼尔氏综合征发作,头昏目眩、恶心呕吐、头痛欲裂,血压高达180至200。
在这种情况下,粟裕仍忍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以超人的毅力坚持指挥战斗。
最终,粟裕不仅在战场上击败了敌人,也在心理上彻底击垮了对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