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从开始看「WHY WOMEN KILL」就一直氤氲在我的脑海里。最开始想写的话题是「开放式关系」,想以我们如何定义和理解「开放式关系」出发。中途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文章、查阅了一些书籍,以及在西湖边上与朋友漫谈以后,伴侣关系比我想象中还要复杂,这似乎让我自己能更进一步理解亲密关系,也更能正视自己的情感。
在彻夜长谈之前,我认为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是流动的,此刻的分崩离析,不代表不会重新洗牌,也不代表还会开始。虽然道理我们都明白,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会被情绪上的「迫切渴求结果」影响关系运动的过程。
正如卡夫卡所言「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就哭啊,抓啊,拉啊,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图片来源:http://streetwill.co/
阅读之前,想先对伴侣关系做一些标签化的说明,这些是短暂的归纳,是受到西方影响的定义。下定义能帮助我们快速阅读。Dating是两个人相处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判断对方是否适合成为伴侣。Dating的过程是不一定要发生性关系的,而且我可以只date你,也可以同时date别人。Relationship是双方是男女朋友,意味着对未来的承诺和排外性,relationship的演化是open-relationship。
为了严谨,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对伴侣关系的理解也不一样。即便是维基百科,即便是书本下的定义,也是不知谁规定的定义,必然是有自己的预存立场。
我们在归纳定义的时候,无法简单地去得出一个结论,或者可以在目前样本量很小的情况下,作为读者的你,或许可以抽丝剥茧出大部分对话中普遍的定义。其实也不用那么追求一个定义了,概念是多么生涩,私人关系的概念又是很个体化的。
「达尔文和人类的不正式会谈」
飘飘,relationship,记者
Darwin: 我想跟你探讨的是「sex partner」以及「relationship」,包括这两者,给你最大的区别和感受。
飘飘:sex partner对于不想谈恋爱的年轻人来说,可以在性生活方面得到互相慰藉和满足,前提是两者洁净没有不良癖好。我觉得也算是良性关系,偶尔可以跟他们聊一聊生活和故事,没有那么绝对的定义。遇到合拍的、活好的,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至少在外在和肉体上得到了肯定。男朋友这种身份就挺好,有安全感。但也有烦恼,比如说要再去考虑长远问题(结婚生子),觉得很麻烦。长期关系可以认识自己。
Darwin:你觉得sex partner也是一种open-relationship吗?
飘飘:是的,而且更开放。Open-relationship不仅仅是指sex partner,主要是多段关系,有感情上的、肉体上的。在我看来,仅仅一个,我觉得不算什么open。
只不过现在有些人容易喜欢上sex partner,想要得到更多,患得患失。大众觉得女性更为敏感和动感情,我认为这种情况不仅仅限于女性,男生也会有,但是责任对于男性来说也是一件压力,所以现在的人对于建立一段relationship都会迟疑不决。
Darwin:你觉得长期关系里让你痛苦的本质来源于哪里?
飘飘:无法保持个体的独立,要为对方考虑。想到对方也在不断迁就我,觉得对于彼此都很痛苦。我是个对爱情悲观的人,一想到带给对方痛苦就想逃避和离开。可能这样就会让别人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白费的,会伤心。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爱因丝坦,地球另外一端,英语翻译硕士
Darwin: 你怎么界定开放式关系?
爱因丝坦:Open-relationship就是不给关系下定义。从社会角度上来说,比起婚姻,我认为男女朋友是一种空口承诺,是方便性的称呼。从个人角度上来说,如果说双方是真的平等的话,不需要任何关系上的界定,从而追求精神和肉体上的高度统一。
我是很理想化的人,认为人是在不停改变的,所以我不想强求人跟人的关系,比如她承认她是我的女朋友或者未婚妻。特别像我这样的年纪,一切变化来的都是非常快的。我给自己的关系来下定义的话,我不希望这是relationship,我只期待moment.
Darwin:作为一个open-relationship的经历者,有没有出现过自私感以及如何克服的?
爱因丝坦:我觉得很难克服自私感,但是我发现有些女生可以。如果是open-relationship,我觉得我也可以吧;如果为了奔着结婚去的话,我可能完全不能忍受。
Darwin:接着刚刚那个答案,是不是表明open-relationship在你眼里并不是严肃的关系?
爱因丝坦:我同意,但是我不排除不会转变到serious。就比如我觉得克莱尔离开的原因是因为弗兰克太自我了。他跟Frank是差不多的,只是这块还有个男女权的讨论。比如说他们之间谁跟谁去搞了,他们也会互相生气啊。
Darwin:你觉得你在长期关系中最痛苦的是什么?
爱因丝坦:两个人刚开始对于对方有了过高的期待,在很完美的状态相爱,后面就无法忍受缺点。
人不可能一直强迫自己在百分之150的状态。对方很爱你,能够忍受你的缺点,但是她还能给你爱意,但是我有些时候会因为一些小的东西,因为一些小的行为而觉得对方冒犯到了我。我就没办法拿出能量、变成她想要的人,我为我的自私感到痛苦,但是我无法扭转这个局势。我认为我应该爱她,但是这种过去的东西我又抹不去。
如果两个人最后带着幻想和妥协迈入婚姻的殿堂,面对彼此的时候,丧失勇气说他不是我想要的人,也放弃了寻找。这个我觉得这是最可怕的。
图片来源:http://streetwill.co/
猪惊奇,relationship
Darwin:有没有经历过/正在经历开放式关系?
猪惊奇:我之前有个同事,后来约着一起吃饭看电影,顺其自然地就睡了。后来同事关系相处也很融洽,不会限制对方什么,也没有刻意下过定义。距离确定关系的感觉还差一些,只是相处很舒服,但是确定关系这种就带着好多附加条件。比如付出,为对方着想,忠诚,牺牲自己的一些东西,但是和我同事仅仅因为觉得相处舒服,就多相处,想睡就睡了。
反而这种关系里面我们还很敞开的聊一些话题,感觉因为没有负担,更真诚。
Darwin: 是不是体现出你可能无法处理或者面对relationship,进而逃避去选择了开放式关系?
猪惊奇:也没有刻意逃避,只是觉得,那样子该有的都有了,没必要进一步,还少了很多浪漫。手也牵了,拥抱了,一起玩,一起看电影,分享彼此的爱好,一起睡。
Darwin: 现在的你处于relationship,比起之前就不浪漫了吗?
猪惊奇:不一样。其实我觉得像之前那样的关系,也是需要一定条件下才会产生。不是为了那样刻意而为之,只是一切都刚刚好变成了那样。
Darwin: 刻意的意思是为了结果吗?比如结婚。
猪惊奇:刻意就是故意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然后和对方一起去做什么,比如男生追一个喜欢的女生,就约她看电影,了解她的喜好,是带有目的性的,就是为了让她成为女朋友。
而开放式关系,一开始我们只是因为一点点神奇的有点像荷尔蒙还是多巴胺什么的,一个对视啊,或者一个回头刚好对上了,或者下班碰到了,正好两个人都没事做,又都不反感。就一起去做想做的事了。
Darwin: 那听起来hook up这种符合你浪漫的追求?
猪惊奇:有点。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Darwin: 你认为开放式关系能够很好地了解彼此吗?能实现柏拉图式爱情里彼此相惜的那种感觉吗?
猪惊奇:不是,我觉得后来的发展就不是很好了。这种关系一旦厌倦了,做朋友都很难,后来我和那个同事就不说话了。
Darwin:为什么会厌倦,是因为想确定却确定不了而厌倦还是厌倦这种体验式的关系了?
猪惊奇:当你真的感觉孤独或者想要一个人陪,想去倾诉,总之就是真正需要一个人给你依赖,就会发现他给不了。长时间的没有任何名分,彼此都会画一条线,为了保持那样的安全关系,反而不会真正亲密起来。
把握不好的话,会搞得自己尴尬,又想占有,又不想负责,很纠结。然后也会懊恼对方为什么不进一步,也和我一样不远不近,难道我魅力不够,不配做他女朋友?就会这样陷入尴尬境地,后来就讨厌他了。
真正的亲密关系,一定是接地气的,很真实。
Darwin:感觉你有浪漫式的追求, relationship会让你痛苦吗?跟开放式关系痛苦有什么不同?
猪惊奇:都会痛苦,这世上没有任何不痛苦的关系,血肉至亲都有痛苦的。
安全感不一样。一个人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支撑给陪伴,另一个是陪伴,但是他陪谁都是陪,不是唯一的。爱就是占有,我承担了一个人带给我的痛苦,也要占有他带给我的快乐。
开始很重要,暧昧的开始大多数无法修成正果。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蒸 汽 波,relationship,MCN机构
Darwin:过去为什么会选择开放式关系?
蒸 汽 波:第一,青春期对性的狂热和好奇,觉得刺激;第二,受一些电影或者先锋观念的影响,觉得酷;第三,那些先锋观念告诉我们,这样的关系更有利于双方感情的新鲜和持久。我后来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但那时候无法反驳。
我个人感觉,开放式关系是一种在理论上很科学的关系,但实际执行起来,会在情感、良知、道德、社会生存等各种方面遇到非常难克服的阻力。或者说,如果这些都克服了,那人类的情感和心理可能会被重新定义。我们可能会因此解决掉很多苦恼,但也会因此损失掉很多美好。
我记得几年前天天跟自己的朋友、女朋友、女伴介绍这种关系,后来我发现在执行上非常困难,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人在感情里的自私和嫉妒。
Darwin:对于自己生理或者情绪上的放纵,我现在都认为是一种不自律的表现。不管是情感上还是情绪上的放纵说明此人的意志力太薄弱了。这里放纵不是一个贬义词,我愿意理解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蒸 汽 波:明白,不过我觉得和生理激素分泌关系更大。
比如一个正常的孩子一天能集中注意力5个小时,我只能集中2个小时,外人都是通过5和2的表象结果来判断哪个孩子更有自制力。但是可能这个只能集中2个小时的孩子,是个ADHD 患者,他集中2小时要付出的努力要比5小时的孩子大得多。
Darwin:人类有些时候或者说大部分时候都在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试图从某种现象中归纳出一种准绳,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
蒸 汽 波:我倒不是在为自己没有控制好情欲而辩解,在这方面我的确做得不够好,不值得被理解。我指的是广泛的其它方面。
总体上来说,我是更倾向你的观点,人应该要自律,真正的自由是自律中来的,被欲望绑架比被政治绑架更痛苦。但是我也认为大家需要有更多的包容心,去理解每个人的特殊性和短板。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Soda,questioning,其他隐去
Darwin:给你之前的关系下一个定义的话,你会称他们为什么?
Soda:用西方的词汇就是dating,到了某个阶段就不继续了,没有发展成最后的一段关系。
用东方的词汇就是处对象的过程吧,最后没处成。就跟相亲一样,总不可能见一次面就在一起了吧,但你也不能定义为男女朋友关系吧。
Darwin:你觉得跟暧昧一样吗?
Soda:暧昧这个词很贬义,听起来就像一个人跟另一个人没有讲清楚。大家都是这样的,都是在互相了解的过程。
Darwin:在这样的过程,你有发生sex吗?
Soda:有过
Darwin:你的dating会同时进行吗?
Soda:不会,而且不能接受对方在同时dating别人。
Darwin:那你觉得在伴侣相处的过程中,你觉得最痛苦的是什么?
Soda:不够坦诚和拒绝沟通。
图片来源:http://streetwill.co/
白鹤太傅,0
Darwin:开放了你的肉体,时间久了,怎么保证精神不出轨呢?
白鹤太傅: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认为开放式关系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上的,然后再在基础上彼此签订了一种合约。彼此达成一种默契,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模式维持我们的这段关系。
所以确立底线很重要,比如不可以把py带回家里。比如我朋友跟对象在一起之前,刚开始是两个人很甜蜜,因为一些不舍,把感情看得更像家人。但是同志之间很需要性上面的新鲜感,所以两个人可以在肉体上寻找新鲜的感觉,但是在精神上不可以。
我朋友他们的状态是我向往的。他们更多的是一种不舍,他们在一起七年了,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对方,但是又需要刺激感,所以需要开放式的关系成为了解决办法。
Darwin:你约过吗?
白鹤太傅:在我这种情境下,比较危险,也不敢。我在aloha上面认识的男孩子,就是流露出这方面的意思,但是他的社交软件的状态是恋爱的状态,他是想要寻求刺激。我不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Darwin:什么导致了跟伴侣之间的矛盾呢?
白鹤太傅:一般的情侣后面已经进入平稳期的时候,缺点就会被放大。刚开始你觉得能忍,放大之后矛盾就会出现,就不能了。对于我个人来说,要看我对这个人是否很喜欢,我需要维持一种新鲜感,如果对方的缺点大于了新鲜感,我就会不能克服。
Darwin:目前为止的恋爱,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共性现象?
白鹤太傅:我觉得我太需要新鲜感了,有想要安定下来的念头,但是安定不下来。
我对自己的感情观来说,喜欢一个人就是想付出,等到对方完全不给回应的时候你再收手,喜欢就去付出。我是属于那种别人如果主动喜欢我,如果我对他没有触电的感觉,我会产生反感的。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Away,单恋,新媒体编辑
Darwin:为什么会被对方吸引?
Away:喜欢这位姑娘的理由一开始很简单,就是觉得她好看,又恰好是我喜欢的那种好看。后来和她接触,慢慢被她开朗又积极向上的性格所感染,我是一个容易消极的人,那段时间她给我带来的影响,大过任何一位普通朋友。而且我觉得,就算追不到,我也能让自己勇敢一点,大方一点,收获到很多。
Darwin:单恋的过程快乐吗?
Away:在这两个月里,我经历了之前从未经历的快乐和纠结。快乐是因为,每次聊得很开心,请她出去看电影,走在街上安静地看她美丽的容颜,我觉得岁月静好。而后来,俩人的关系开始走低。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问朋友,问同事,和同事聊来聊去,我想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判断和信息,以及建议。但,无解。
之后的岁月就只剩下痛苦。还是不知道她的心思,也无法说服自己去表白。
Darwin: 这段关系里让你痛苦的是什么?我可以理解为是得不到吗?
Away:一个是得不到,一个是对我们关系无法判断的那种纠结。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王小明,30岁,建筑行业
Darwin: 你觉得在长期关系里让你觉得痛苦的是什么?
王小明:痛苦在这里:想独处的时候被打扰,想交流的时候不在一个频道,不足够信任,没有默契,我容易精神出轨。
Darwin:什么导致了精神出轨?
王小明:精神出轨就像在微博,网上看到一个人,某句话,你就会击中,就像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那几个瞬间对这些东西的感情是超越情侣关系的,算是短暂性出轨吧
Darwin:你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开放式关系吗?
王小明:去年前女友闹分手,我认识一妹子,深夜我们隔空喝醉,互相说我爱你,然后约定好某日见一面。见面就睡了,那晚她说「你能接受对方身体出轨吗」,我说「我没想过」,她说「她可以,只要对方爱她就行」。后来我们一直保持的微妙的关系。也没确定关系。有天她问我「我们什么关系」,我说「你说呢」,她说「小情人」。我说「也行吧」。然后很多天后她说「知道这个答案很难过」。
今年也有,我就去她家睡觉。她有抑郁症,每天服药,画画,练琴。我就躺在那里看着她画。她也问我什么关系,我说「在不知道对方习性前,进入关系就像引燃定时炸弹」。她说她在亲密关系里会更变态,我说那就维持现状吧。
假如有人跟我说,有感情的开放式关系,我觉得首先在内心将其定义成sex partner,才能避免最终被伤害到。又不是人人都是萨特和波伏娃。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大多数时候,人都是孤独的。一旦承认自己情感的出发点,是希望得到世界另外一个人的共鸣、赞同,就相当于承认寂寞孤独就是互相吸引的源头,爱情关系变成了情感的出口。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道「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幼稚的爱的背后潜藏着一种自私的需要。人是社会性动物,渴望爱情是人的天性里对孤独的恐惧、对共鸣的追求和被认可的期待。阴影的背后是人类无法克制的自我的懦弱和「自私的基因」。
而坠入爱河的情侣们,享受自我边界的消失,认为到达了合二为一的境界。
但热恋结束以后,正如之前的对话中体现的,热恋的、疯狂追随的可能仅仅是我们心理上完美的投射。这种自私的爱意带来了幻灭感,带来了矛盾,导致了双方的过高要求,带来了关系的分崩离析。
摄影:@达尔文的朋友-胖茶
我赞同弗洛姆所言「实现人与人的结合是人内心最强烈的追求,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个只有在爱中才能实现。」
这里的爱不局限于伴侣之间的爱,也包括手足、朋友、父母等一切人际关系中的爱,也可以是李叔同似博爱的状态。
毫无疑问的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爱,都是需要顾及对方的,是对爱人的认同和长期承诺。一旦我们选择给予承诺,我们就需要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没有感情的性欲将彼此物化了,即便是一时的宽慰,过后应该仍是没有人为你真正驻足的寂寥。逃避承诺和责任,还是在逃避面对自己,审视自己,改变自己。
而开放式关系在以上对话里,似乎都会走上「开放式关系的两难」的局面,正如「Why Women Kill」里,jade的进入重新建构了三个人的关系,增加了家庭的不稳定性。
在对话里,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例如A曾有开放性关系,但从人生漫旅的角度,A在某个时段又重返社会规约,又回到了长期关系之中。他不会不适应,而是更加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过我们的对话对象都还年轻,故事的走向最后是什么样子,都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Anyway,女孩们要记住的就是,如果他只是想跟你强调open,而不是建立relationship,让他快点fxck off.
只有拥有对周遭最清晰的认识,强大的内心,能够面对自己的嫉妒、焦虑等负面情绪,双方能以最大程度的坦诚面对人类的欲望,能够不动摇萨特所谓的“必然之爱”。要达成这样的局面,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在试探人性。怎么能合理区分习惯不会使其中一个人真的爱上介入者。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关系实在是太先进了。
处理一段长期关系已然是件麻烦事,人类普遍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多线处理情感关系。承认自己就是个没有意志力的自我主义者没有那么难,只有不愿意改变才糟糕。
达尔文多余的自白:
本科学习的专业是新闻,很明显,重新整理并审视自己的采访时,感受到了自己的基本功的不扎实。我很希望我能少一些评价性的问题,可是,我还是忍不住会在问题里对他们进行心理暗示(或许是想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所以我还是更加偏向于这是几段对话而非采访。
Anyway,我会在结尾附上达尔文和爱因丝坦的对话,在那一刻,我得出了我的最终观点。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对于人性和动物性的讨论,还是有点意思的,可以快速下滑。
感谢文中的你们相信我,并向我吐露自己的心迹,由于篇幅所限,未能完全呈现。
BTW,我的见识有限,便欢迎一些你的故事、驳斥或是赞同的看法,只要你带着观点和论据。
「谢谢你能看完,
如果您能点击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小达会很开心哒
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最大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