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德式沙雕,你不笑出猪叫算我输

德式沙雕,你不笑出猪叫算我输

阅读量:3720639 2019-10-23


男人喝醉了,可以疯狂到什么地步?
看看那部曾经被誉为票房神话的《宿醉》就知道了。

不过是几个大男人喝醉后断片儿,办了一大堆荒唐糊涂事,就被一口气拍成三部曲,而且每一部都票房大卖。
今天我们聊一部德国影片,看看严谨的德国人喝醉之后,能做出什么事情。
《一百样东西》

1
保罗和托尼是一对好基友,好到什么程度?他俩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甚至还因为同一个女孩子而陷入过三角恋。

长大后,俩人搬到了同一栋大厦,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还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保罗负责搞研究,托尼则负责把他的研究卖出去。
这俩人看起来一刻都离不开彼此,可事实上,他们连一点共同之处都没有。
保罗生活不修边幅,对待自己的外表也满不在乎。他注重安逸享乐,有拖延症的同时,还是个起床困难户。就算偶尔订了闹钟,早起了一两个小时,时间也都被他浪费在了刷手机、看网页上。

托尼则完全相反,他严谨、做事认真,看重自己的外貌,不管是发型还是衣着,都要整理得一丝不苟。为了能做到最好的自己,他每天早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打理自己的一切。

这天,他们一起去参加一个招标会,想要把保罗研发的一款APP推销出去。这款APP名叫娜娜,乍看之下,她和Siri有些相似,只是更加人性化。
比如她能根据你的习惯和性格来调整自己的节奏,变化不同的声音语气,还能私人定制,依照你的喜好,为你推荐一些你感兴趣的内容。比如保罗,他这人别的爱好没有,就是喜欢收集球鞋。

哪怕他买了满屋子的鞋,从来不穿,可当有新品发布时,他还是管不住自己的那双手。

这样的智能管家虽然很贴心,但没有太多新意,当然不会引起投资人的兴趣。好在,比起只会搞技术的保罗来,托尼更加能够抓住别人的心。因为他早在保罗研发这款APP时,就已经设下了一个圈套。

原来那些“娜娜”推送给保罗的商品,都是托尼安排的。他知道保罗是个单身宅,没什么社交,就让娜娜根据保罗的喜好和容易被人忽悠的弱点,为他推送了N多他根本不需要的商品。
最重要的是,保罗完全中招,把这些东西都买了。

这种情况既然能在保罗的身上成立,那就能运用到其他每一个人身上。有了这款APP,商家可以了解潜在买家的喜好,从而操纵他们,令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按下购买键,提升产品的销量。
当托尼对着投资方说出这一事实后,保罗整个人都傻了。他没想到托尼会拿自己做实验,更不愿承认,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购物狂。

2
APP被成功卖出,但是保罗敏感的心灵,却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当晚,在公司的庆功宴上,他借着酒劲儿和托尼当众开撕,互相揭短,更是立下了一个赌约。俩人约定要把自己身上(包括公寓里)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为期100天,每天只能拿回一样物品。

甚至还在所有员工面前立下毒誓,谁要是毁约或者失败,就要把自己一半的财产分给所有员工……
这下,原本只是在台下尴尬地看着两位老板闹别扭的员工也沸腾了。他们一起欢呼,叫着两位老板的名字,无奈之下,一向理智的托尼也只得硬着头皮接受了挑战。
原以为当时喝醉了,大家都不会当真,可第二天睁开眼,两个人都一丝不挂,就连自家公寓的一切设施也被迫不及待等着他俩认输的员工们搬了个精光。
喝到断片儿的保罗这才想起,他俩昨晚居然当着员工的面儿脱了裤子。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这对作茧自缚的难兄难弟从天之骄子沦为了家徒四壁。
他们可以在每个午夜时选择拿回一样属于自己的东西,赌约实施的第一天,两个人赤裸着奔跑在下着大雪的街道。

保罗挣扎许久,拿回了一件大衣遮羞,而托尼则相当有计划的直接拿了睡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继续赌着气,也坚持不懈地遵守着赌约,每个午夜都只拿回一件东西。他们靠拿公司冰箱里的食物充饥,当然偶尔也会占占同事或家人的便宜。

日复一日,俩人渐渐开始接受这种“断舍离”的简单生活。
没了手机的保罗,开始懂得享受细微的一切。

托尼则在抛开了往日高副帅的假面后,迎来了自己新的恋情。他和那个认识不久的神秘女孩开始了约会,虽然这期间也发生了不少笑话,可这种纯粹的爱情,却是以往的他从不曾拥有的。

就在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命运之神却再次和俩人开了个玩笑。
原本要以400万购买他们APP的投资方,却在托尼要加价的情况下暴怒,直接窃取了他们的创意,自行研发投入市场,保罗与托尼的公司面临破产。

因为保罗偶然间发现了托尼神秘女友的背景,他的爱情也被搞得一塌糊涂,最终以女友不辞而别告终。

两个人,一个毁了对方的事业,一个葬送了对方的感情。原本亲如兄弟的两人,也在这一系列的事件过后,分道扬镳,并且不顾后果地,在赌约即将完成的几日前,退出了这场闹剧。
3
《一百样东西》是弗洛里安·大卫·菲茨(Florian David Fitz)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在这部片子里与他搭档的,则是曾经与他合作过《最爽的一天》的演员马提亚斯·施维赫夫(Matthias Schweigh?fer)。
2016年《最爽的一天》
这一次,他们延续了当年的火花,以双男主的视角展开了一个生动有趣,却又令人深思的故事。
同样是两个抛开世俗眼光,一无所有的男人。《最爽的一天》讲的是两个得了绝症的男人在最后时光完成心愿的故事,而《一百样东西》则更像是两个都市人抛弃一切外在的诱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成年人童话。
电影最后也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保罗和托尼这对亲如兄弟的朋友最终选择了原谅彼此。
他们一个追回了心仪的女孩,一个则依靠自己的头脑与技术,成功地打了个翻身仗,将陷害自己的投资方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物质的需求和消费越来越多。我们捧着手机买买买,捧着手机和坐在对面的人交流,而忘记了现实中最重要的事:真感情,以及陪伴。
所以在《一百样东西》里,我们看到了保罗与自己的祖母间真挚的亲情元素。
虽然所占篇幅不多,却又贯穿始终,成为了俩人情感爆发的转折点。
而托尼的神秘女友,则像极了现实中的“月光族”。

为了购买那些名牌服饰,她先是花光了工资,刷爆了信用卡,接着又拆东墙补西墙的朝身边的朋友借钱,并最终被人冠上了“老赖”的标签。
这是现代人的写照,更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最直接的受害人。

在这部爆笑影片的开头与结尾,我们看到了让人沉思的主题:我们的父辈没有那么多物质和“东西”,过着简单的生活,却始终相信生命中总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自己,快乐一点都不少。

而现代的我们,虽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这些东西真的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快乐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Moviebase


推 荐 阅 读



点击右下角「?在看」表白巴塞君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