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海宁市中心医院 ” 关注我们
弯腰找鞋,
跌倒。
独自起床,
跌倒。
床头柜拿东西,
跌倒。
……
跌倒的发生,
比想象中更容易。
有统计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约为33%,其中20%-30%的老年人曾经遭受中度到重度跌倒所致的损伤。跌倒,已成为老年人非致死性损伤和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尤其对于老年病人来说,他们常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而且多数老年病人有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利尿剂等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的药物,较之普通人,出现跌倒的风险更高。
预防跌倒,也是护理工作的一块重要内容。尤其对于老年病人来说,跌倒之后,不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还会伤害老年人自信,即使没有发生损伤,对于跌倒的恐惧也会影响他们对正常活动的信心。
“此前,对于患者的宣教,我们会采用口头宣教,发放一些宣教资料,但是宣教的效果并不好。口头的宣教可能偏于抽象,文字的资料对于老年病人来说,阅读起来也有难度。”海宁市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护理部葛明玉主任这样分析。
“经过对近几年患者跌倒事件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跌倒的病人虽有不同,但跌倒的场景却有不少是相似的。”葛明玉主任总结了6种容易引发跌倒的情景,包括弯腰找鞋导致跌倒、晚上独自起床引发跌倒、床头柜取物导致跌倒、轮椅转换方法不当导致跌倒、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和家属解除约束后烦躁病人坠床等。
针对这6种情况,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的护士长们一起设计场景,护士积极报名参与拍摄。
“在剧本设计过程中,特别重视预防跌倒的个人技能的展示,同时将加入一些预防行为中经常出现的困难和障碍,用错误做法和正确示范进行对比,来纠正病人和家属的错误观念。”
比如起床后弯腰穿鞋这个事情,通过视频,对预防性动作进行拆解,从睡觉时应当拉起床栏,到鞋子的正确摆放,让病人和家属知道应该怎么做,促使他们重视细节,改变观念,形成良好的习惯。
“视频的展现,更加生动形象,尤其对于老年病人来说,更加容易接受,加深记忆,也更能遵从一些预防性的动作。”目前,这个自编自导自演的“防跌倒”短片,已经正式登陆市中心医院的各个护理单元。病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平板等工具,方便直观地“学习”预防跌倒的技能。
“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再结合图文手册讲解,并以提问形式增强记忆,使病人和家属充分了解跌倒发生的原因,明白自己是高危人群,进一步提升对跌倒的防范意识。”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这部“防跌倒”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