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潍坊科技学院:两个全国同类高校第一 彰显名校风采

潍坊科技学院:两个全国同类高校第一 彰显名校风采

阅读量:3715262 2019-10-23



编 者 按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榜单显示,潍坊科技学院园艺专业获评2019全国同类高校第一名,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一流院校。据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全国2018届毕业生深造率统计排名显示,潍坊科技学院毕业生深造率17.44%,列同类院校第一名。作为寿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国唯一的县办本科高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寿光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地方产业优势和农圣文化特色,以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以生为本,适合的教育”核心理念,弘扬“创业敬业、求是求新”学校精神,坚持“内涵发展、特色提升、制度管理、和谐校园”治校方略,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四项管理”,弘扬“让认真成为品质”校风,“责任高于一切”教风,“勤学苦练”学风,办学质量不断攀升。本次获评两个全国第一,再次证明潍坊科技学院办学得到了社会认可。
农学特色鲜明  学校成为2019年全国同类高校一流院校 
2019年5月,由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编撰完成、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发布2019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2019中国各地区一流专业排名和2019中国92个专业类一流专业排名等榜单。报告显示,潍坊科技学院园艺专业获评2019全国同类院校第一,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一流院校。
“学校要求我们在学习时,打破专业限制,在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同时,自主选修软件、建工、机械及工商等相关专业。学校对我们的毕业要求是:会建棚、能管理、懂技术、肯下地。”2015级园艺专业毕业生杨浩东还没毕业,就被多家农业生产企业“盯”上了,并顺利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签订劳动合同。学校园艺专业每年都有60多名学生像杨浩东一样,走出农学院,投身到农业产业链条上不同岗位,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用人单位用九个字评价我校的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贾思勰农学院院长李金堂博士介绍说:“我们以应用性科研为抓手,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突出师生在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老师的指导下,2015级尹梦莹同学申请的《拟南芥和牛耳草Hsp40功能研究》项目获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立项资助。

▲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尹梦莹同学申请的《拟南芥和牛耳草Hsp40功能研究》项目获2018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立项资助
把研究所建在大棚里,蔬菜新品种从菜乡推广到全国。建设了目前全国最前沿的4个高标准现代大棚和占地100亩的蔬菜新品种繁育基地,在江西赣州成立培训学院,在海南建设了蔬菜育种基地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在贵州省毕节市盛丰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成果转化基地,与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合作建设分子育种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潍科种业公司建立了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平台,形成“教室-实验室-基地-农田-市场”五位一体的目标驱动式实践教学与成果转化体系。

▲学校李美芹博士团队研发的新品种在海南基地推广

▲校外占地110亩的蔬菜花卉新品种繁育基地是学院教研产学一体重要平台

▲学校李金堂博士实地采集编著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建设工程体系图书”,发行量达30多万册

▲我校自研自产自销的高端品牌蔬菜——学府蔬菜
学校李金堂博士实地采集编著的《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建设工程体系图书”,发行量达30多万册。李美芹博士团队自主研发28种“潍科”蔬菜新品种通过鉴定,“鲁硕红”蔷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潍科”系列番茄项目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打造了生产标准化、监控全程化、优质品牌化、销售网络化的高端品牌“学府蔬菜”;在全国7个省区建立了育种基地,潍坊科技学院选育的蔬菜种子已被推广到山东各地市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成为全国蔬菜种业的“一线品牌”。
叫响“农圣故里·文明寿光”,倾力打造农圣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农圣故里历史文化资源,培育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国家二级学会中国农史学会农圣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揭牌成立

▲农圣文化研究中心获批“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农圣文化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由我校主办的中国农史青年论坛暨中国农史学会年会(2019)第十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


▲李兴军副教授带领师生原创52集大型动画片《农圣贾思勰》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卫视播出,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
牵头成立了国家二级学会中国农史学会农学思想与《齐民要术》研究会,建成山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农圣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十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华农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研究丛书》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风筝都文化奖;《以农圣文化为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创新》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师生原创52集动画片《农圣贾思勰》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
积极研究创新提升“寿光模式”,为打造“乡村振兴”寿光样板贡献学院力量。成立“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设立150万元专项经费,组建5个学术团队,围绕9大方向20个子课题,开展调研,取得重大成果。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揭牌
2019年4月19日《改革内参》刊发《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寿光模式》,深入阐释了“寿光模式”以蔬菜产业化引领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民富裕、城乡融合、特色城镇化”,实现“实践成效显著、地方特色鲜明、发展动力持续、社会认同广泛、借鉴推广度高”的时代内涵。
适合的教育硕果累累
2018届毕业生深造率全国同类高校第一
2019年8月7日,“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全国2018届毕业生深造率进行了统计排名。从数据统计来看,潍坊科技学院毕业生深造率达17.44%,列同类院校第一名。
学校考研氛围浓厚,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搜狐网等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曾报道过学校“考研宿舍”“考研班级”消息。

▲贾思勰农学院2015级园艺一班29人,23人考研,录取20人

▲贾思勰农学院女生宿舍304全部考研成功

▲化工与环境学院男生宿舍101全部考研成功
据潍坊日报报道,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学校2019届普通本科毕业生1740名,1110人参考,571人分别被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大学等高校录取,考研录取率达到32.82%,其中62人考入双一流大学。

▲学校普通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连续八年超过30%
学校普通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连续八年超过30%,本科生升学率较高的前五个专业为生物技术、应用化学、园艺、物联网工程和环境工程,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工学为主体、农学为特色的办学特色。

▲“全国最美志愿者”“山东好人”“潍坊市劳动模范”崔月霞副教授在指导考研学生

▲学校针对本科学生考研需求,组织专门师资力量建立考研指导中心,指导学生制订合理学习计划,复习备考,耐心为他们缓解考研压力。同时,在学习条件、时间安排、细致服务上提供全力保障。学校注重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生活服务,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图为在图书馆自修室勤奋学习的学生。
“保持领先的深造率是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动体现,满足了学生需求,赢得了家长满意,得到了社会认可,也已成为我校的一张闪亮名片。”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广伟教授认为,“高校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就是特色的竞争,根本上是质量的竞争。我们始终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持之以恒地抓教风,促学风,进一步浓厚‘勤学苦练’的氛围,促进每名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实现自己更高的人生理想加油助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多元融通培养人才。我校积极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成都宣言》,坚持“以生为本,适合的教育”核心办学理念,本科生大一不分专业,集中由通识学院管理,接受通识教育,促进文理融合。

▲通识学院举办第一届模拟联合国会议活动
通识学院院长马爱胜副教授介绍说,从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我们仍需要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探讨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为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空间和可能。从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侧来看,通识教育的推行将能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规律,实现家长期待和学生综合成长的有效结合,全面推动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的融合发展。坚持“言谨·求真”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建立“价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通识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艺术审美、创新创造、实践研究、国际视野”五大核心能力,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融合贯通。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合的教育让每位学生成长成才。按照因材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实施导师制,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对有就业规划的学生,注重专业核心知识的传授,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注重创业辅导、大赛促动、项目带动,突出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注重方法指导、心理疏导、生活服务,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实施“严管细导、严父慈母”双严管理和“三包靠+”制度,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构建起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环境育人的工作机制。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丰富多彩的女生节活动

▲我校承办“歌声激荡40年”山东高校最美校园歌声晋级赛,并获“歌声激荡四十年”全省大学生校园最美歌声大赛四个奖项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我校“春晖志愿服务队”获2018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以专业社团建设推进学生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通过实施“4030”读书计划,开展“六个一”活动,组织了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女生节等品牌性校园文化活动,承办了“歌声激荡40年”山东高校最美校园歌声晋级赛等重大文体活动,获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8年全国百名高校“赏阅”争霸赛中学校荣获全国第一名,全国BIM技术大赛获金奖,山东省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健美操队再夺团体冠军,实现三连冠。程春艳老师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黄登翠老师获第四届山东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郭爽老师获全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吴婧、张晓青、刘云获二等奖。

▲程春艳老师获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黄登翠老师获第四届山东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

▲郭爽老师获全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吴婧、张晓青、刘云获二等奖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应用型人才深受欢迎。学生在全国、山东省“挑战杯”创新大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等专业比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200余项,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专升本录取人数一直位列全省同类高校首位,考研录取人数占普通本科毕业生总数比例保持在30%以上。

▲2019年6月,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智能控制大赛在我校举行

▲我校获得2019第七届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

▲2018年我校获两项世界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图为在俄罗斯举行的DOBOSPACE世界机器人大赛中,我校“马家军”机器人团队作为我国唯一的大学组代表队参赛并夺得一等奖
作为一所县办大学,学校的办学实践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招生录取分数连年提升,招生连续6年一次录满,连续两年被大众网评为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列同类院校第一名。作为一所“应用型”的大学,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为目标,以申硕和审核评估为动力,强化目标导向、正向激励,强化问题导向、创新发展,在思想政治、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学工水平、国际合作、特色提升、综合管理七个方面全面发力,全面推进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声誉和综合实力,努力建设师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尊重的大学。
●我校召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最美青春遇见你 | 我校喜迎2019级新生
●军训特辑 | 青春似火 百炼成钢
●我校隆重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暨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

 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融媒体中心出品
联系我们,讲述您的潍科故事
投稿邮箱:wfkjxyxcb@wf.shandong.cn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