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
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校区设置山东大学在济南、威海、青岛设有8个校区(其中1个在建),分别是: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
山东大学(威海)(内部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原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省威海市文化 西路180号
山东大学(青岛)(在建,计划2016年启用,内部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 市滨海路72号
科研机构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另有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园文化
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 为国家图富强
校风:崇实求新
校训: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082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48人,终身教授10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6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计划"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6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9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
人选6人。
科研成果
2013年实到科研项目经费7.65亿元,增长3.05%。专利申请1079件,增长8%;专利授权747件,增长7.5%;3项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总额230万元。人文社科类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立项82项,立项经费总额1708.54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持及参与课题7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论文数排名全国高校第9位。国家973计划课题主持立项9项。
2013年共有10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全年CSSCI收录论文1192篇、SCIE收录论文2372篇。
◆ ◆ ◆ ◆ ◆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 这是一个属于各级校园的舞台!
? 这是一个属于全体青少年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