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策划共推出17件组合作品,文字原创、绘画原创、包装原创,配音解说生动自然,旨在以全新的融媒体多维度呈现手法和展陈方式,对嘉兴70年发展成就做全面梳理和总结,以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爱党、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怀,是一部具有嘉兴特色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乡土”教材。《画说嘉兴》是媒体和普通市民的一次良好互动,是诠释“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全市文学艺术界的集体智慧呈现。文之以简,画之以彩,音之以浓,小作品大时代,共庆华诞70年。
南湖七月,人烟阜盛,誓词声声。我跟随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宣讲员,去瞻仰红船。七月的南湖,“你若登上望湖楼远眺,屋宇亭桥,古树绿影,画舫穿梭,好一幅南湖烟雨图。再看那烟雨楼前,红船击水,恰似钤印在水墨画上的印章,鲜亮,红润,纯粹的中国风韵。”她早年虽只是面积六百来亩的城郊湖,但风光秀美,倍受游人青睐……“千年秀水泱泱,百年红船依旧。这就是红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所。”宣讲员袁晶和她年轻的伙伴们,为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瞻仰者讲风雨百年的故事,讲“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驻足红船旁,我仿佛看到九十八年前,春波门外狮子汇渡口,一群踌躇满志的革命人搭上摆渡船,转小拖梢,登画舫,共谋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画舫从1921年劈波而来。红船卫士王会悟,见证和守候了党诞生的神圣时刻。从上海到嘉兴,船头警觉的姑娘,聆听着舱内热血沸腾的革命青年们,时而沉静帷幄,时而铿锵激越,时而压抑呼喊:“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共产党万岁!”“共产国际万岁!”低沉而有力,神圣而亢奋。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她更见证了一船红遍华夏大地的壮举。今天,我就在红船旁,聆听前辈响彻历史的宣言;在明灯之下,瞻仰这座永载史册的丰碑;在烟雨楼前,与后继者们的誓词共鸣。时代几经变迁,红船精神永恒。袁晶说,在南湖有一个“红船家庭”:1984年起,父亲张新志负责红船的维修和看护,母亲徐金巧是金牌讲解员,他们的女儿张一从小听着父母讲述的红船故事长大。2009年她接过父母的接力棒,成为了纪念馆一名优秀的“红传人”。她努力汲取信念的力量,铭记开天辟地的初心,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红船,一枚红色的印章,神圣地钤刻在我们心中。从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建馆湖心岛上,到1991年馆舍在全市人民踊跃捐款的热潮中移建南湖东岸,再到2011年工字型新馆落成。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正成为嘉兴南湖最闪亮的品牌。世代在南湖摇船捕鱼种菱的许家村人想不到,作为第三代的南湖儿女,我也想不到,嘉兴在红船的引领下,正劈波向前,走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文字:王加兵
绘画:漫品文化(何剑伟)
解说:飞 扬
▼
来源:禾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