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南宁的认识
还停留在中山路等热门美食景点
还有朝阳、万象等商圈层面...未得其精髓
而真正被私藏起来的老街
往往就藏在离这些热门景点&商圈
一个路口或一个转弯的距离
给大家介绍一下,建政路,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个人认为是老城区中比较繁华热闹但又很低调的一条路。
//////////
这一条路上,两边都是高大的树木,不清楚它的树种和历史,但十分美丽。四季变化,落叶新生,阳光雨后,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秒,都是如此令人沉醉。
树下,有许多老店,开了几十年,它依然在这;有各个国营单位,世事不断变化,它依然耸立在这;也有知名学府,培养了一批批学子,它依然培育在这;还有发小,他们从小居住在社区大院里,如今依旧生活在这……
就像被按下了慢进的按钮,不管别的区域和这座城市变化多么的迅速,它总是不紧不慢的活得像老建政路记忆的样子;建政路也像聊斋,白天的有条不紊和夜晚的热闹纷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活从来都是最伟大的导演
在这里,所有故事在白天和夜晚交错发生,有些陈旧。
这些故事不像电影,好到可以让人热泪盈眶,但也绝不会坏得让人伤心绝望。他们只是像这片名叫建政路的地方,一天天过去,一年年过去。
有人离开了,有人留下了,有人准备把自己的余生统统交给建政路了。
甘 梅 书 店
//
“现在的学生都有手机了,都在网上看书,哪像以前啊”
甘梅书店最初还只是可以手推的临时报刊亭,在建政路上卖杂志、漫画和报纸就属他家最齐全。每天放学,都有不少学生围在摊位上翻书。
转眼间老板有了自己门店,他却已从挺直的腰板变成了弯曲的身躯,纸质阅读也从兴盛渐渐地衰弱,即使新老顾客交替,但是生计可能无法与从前相比,只希望甘梅书店一直都在。
银 星 摄 影
//
上世纪,拍照没有修图软件,只有柯达胶卷,无需任何修图技术,银星摄影就是如此简单。
旺 旺 凉 菜
//
“这凉菜只要好吃,管它是哪里的,
每个地方做法都不一样,吃的开心就好啦”
建政小巷的小吃美食各有千秋,更替的很快,能开店有十多年之久不多,旺旺凉菜就是其中之一。
刚刚开始摆摊开店时都是以一小碗几块钱少量的卖。这么多年过去了,买的人多了,分量早已按称量来卖,
说不完的故事
唯有照片可以延续
除了人、老店,在建政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标志”,是在这里生活愈久的人文情怀的缩影——
在与小巷正对的水利厅办公大楼里,远看便是南宁日新月异的变化,近看则是建政小巷的市井繁华。
建政小巷里有三百六十行的人群,他们为柴米油盐而忙碌,为生活琐事而喜怒哀乐,这是建政小巷里最真实、质朴的存在。
交错缠绕的电线是小巷中独有“风景”。
社区大院里孩子们的嬉戏,老人家的闲聊,热闹的下棋,玩门球……想起那句话:不管此刻你身边谁为难了你都不要记恨,几十年后还不是要一起去跳广场舞。
当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人流,空气里散发着诱人的食物香味,重叠着红黄暖光的蔬果摊位,千篇一律,却又鲜活生动。
TA的白天是“老年人”的主场
夜晚又会是“青年人”的天堂
柳州黎氏螺蛳鸭脚
||这家鸭脚店就在建政路的头头
待鸭脚吸入汤汁,卤香味的汁水附着在鸭脚上,一口爆汁,肉质脱骨极快,咸香味充斥着口腔,让人着迷。
再让老板加一勺辣油,一天的烦恼都能抛到九霄云外。
寻蚝记 / 蒸鲜坊
||建政路新晋的排队王
||蚝汁饱满,辣椒点缀得略迷人可爱
扇贝的粉丝泡得很软,蒜味不是很明显,而且扇贝也特别新鲜。
夜饮建政老牌
油条的酥脆配上豆浆的清甜,滋润入喉,给人一种清新淡然的安逸。边吃边找其他的食物,就两个字 —— 舒服。
炸嘢
这两家炸炸店相隔不到20厘米,种类繁多,味道相差不大,重在食材都很新鲜,选哪家都OK的。
焦香四溢的炸炸从来都不会给你拒绝的理由,胡椒和孜然粉的碰撞更是锦上添花,微微的油脂绽放在嘴里,上火都要吃啊!
在建政路这个巷子里,你还能遇到一些小吃。炸粽子、土豆饼、芋头饼...都是小时候最爱吃的那口酥脆感。
炒 粉
看着锅里翻炒的扁粉就像自己那任人宰割的生活,跟着香辣入口,那清脆的胡萝卜就像你迈不过去的坎,嚼一嚼就碎了~
小木车凤爪
鸡爪有酱香的、蒜香的、泡椒的,任君挑选。
建政路,就是有一种特殊的“功力”,能让外面的世界被隔绝在这片街道之外,让时间在这里走的很慢,让许许多多为人知,为人不知的故事在这里沉淀。如同一座城市的灵魂,有世间万态,有人情冷暖,唤起久违的情感记忆。
如果可以,时间请在这继续慢一点,再慢一点,待他人想再多回味时仍有“味儿”可寻。
编辑:vi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