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许多少次聆听张韶涵演唱隐形的翅膀,这首歌不仅旋律动听、而且歌词励志,是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对我来说,有扶贫的准度、真情的温度就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2017年7月我作为林业局中唯一的高级工程师,受组织部委派,驻常村任职第一书记。有人说,你年纪大了,没希望了,还有人说,你职称那么高了,图啥呀?可我是一名党员,就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深入扶贫一线助力精准扶贫。
“缘以结不解”,注定了和常村这份不解之缘了,我是晋中农校学果树专业的,19岁参加工作,下乡的第一个水果示范园建设点就是常村,那时村里建有大面积的红玫瑰苹果园,如今已是满山遍野的玉露香梨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辖区内共有4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5900亩耕地,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216人。
驻村伊始,恰逢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我与村支两委共同谋划,决定深挖梨产业资源优势,在全县率先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现生态脱贫保障机制,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精准扶贫第一线上开花结果。在贫困户入户走访中、在村情民意调查中宣讲政策,在村民大会、党员主题日活动中开展思想发动,从建设内容到补助标准、从近期收益到长期效益、从合同签订到检查验收、从耕地转变为林地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使这一政策深入人心,激发起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生态脱贫的内生动力。由一开始的“等、看”转变为我要退耕,由2017年25户,增加到2018年的41户。把新栽植的梨树以及近10年栽植的梨树全部纳入了退耕还林工程,目前贫困户已累计享受生态补助资金28万元,按照补助标准,今年冬季又可以“一卡通”形式领取到补助资金。
40年的老支书候书记说:“丽萍刚来咱村下乡还是个小姑娘,如今又帮助咱们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享受到国家政策补助,真是个踏实能干的人。”
现在全村种植玉露香梨面积达3100亩,人均4.7亩,产量大约300万斤,收入估算1200万元以上,常村发展玉露香梨产业精准扶贫的路走准了,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而且让贫困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只有把群众放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是习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指出的,自己作为一名领头雁,也是这样做的,从细微着手,用真情凝聚人心。
在村容村貌拆违治乱整顿中,清理出农户门前堆放玉米的空地,急需栽植绿化苗木确保整治效果,我马上联系马首苗圃,自己出资,第二天就购买回400余株花灌木,并技术指导栽植整齐。
在今年的村民大讲堂活动中,由于主持人临时有事,我和大学生村官一起谋划,编排主持了节目,还自编自演了《诗朗诵》、《我身边的好人好事》节目,讲出了常村的新气象,传播了正能量,既宣传了党的扶贫政策,助力脱贫攻坚,又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推进了村风民风转变。看着村民们热闹的气氛,喜悦的表情,自己也其乐融融感到自豪。
随着四届梨花节成功举办,乡村旅游方式——“农家乐”发展也初见成效,有12户农户经营农家乐,可工商营业执照一直迟迟没有办理下来,我一家一户收集资料,多次往返市管局办理手续,组织他们到防疫站统一健康体检,邀请旅游局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当把一张一张营业执照送到农户手里时,贫困户孙飞高兴地说,张书记,我们在村忙的顾不上,也不懂如何办理这些手续,你可真是及时雨,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因为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那就是——用心谋划,用情交流,用力扶贫,让常村这个美丽乡村的村民生活更美好!
(张丽萍演讲的《让真情成为扶贫的隐形翅膀》获寿阳县“晋中银行杯”扶贫演讲比赛优秀奖)
图文来源 |张丽萍 张铁生
本期编辑 | 潘福明 潘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