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致琴书 在静室里遇见你

致琴书 在静室里遇见你

阅读量:3707496 2019-10-23



原来特别艳羡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他在低调炫耀自己可贵的精神财富。
依山傍水处寻一所陋居,哪怕有青绿色的湿滑苔藓和野蛮生长的野草也不必在意。毕竟来往的人都是当世大儒,腹有诗书气自华。
还可以优哉游哉的弹奏古琴一曲,阅读刻印的经书。没有丝竹绕耳的靡靡之音,没有费心劳神的连篇累牍。
这时候弹奏的琴曲,想必格外惬意恣肆,恨不能一曲奏尽胸臆吧。

看《笑傲江湖》有沧海一声笑,东方不败一袭红衣闲闲坐镇不见慌乱。
看《六指琴魔》有黄雪梅冷艳潇洒抱天魔琴一曲杀尽江湖伪君子。
看《神雕侠侣》有小龙女着白衣纤尘不染坐地抚琴仙人之姿。
我曾无数次的听到你。
你是广陵散
十步杀一人,慷慨在秦宫。
泠泠不肯弹,翩跹影惊鸿。
《琴操》载:战国时,聂政之父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
聂政立志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宫奏琴,聂政于奏琴时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
琴声响起的霎那,十年的愤懑不平,十年的卧薪尝胆,十年的声声泣血。
韩王血溅如花,是否抵得上你逝去的青春韶华?

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嵇康善弹此曲,秘不授人。后遭谗被害,临刑索琴弹之,曰:“《广陵散》於今绝矣!”

“竹林七贤”里的山涛这样描述嵇康的风神: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山涛的彩虹屁意思是:嵇康这个靓仔啊,清醒时像挺拔的孤松傲立;酒醉时像高大的玉山将倾。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形容嵇康: 
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刘义庆在夸夸群的发言如下:
嵇康有两米左右,是个风流俊美,风姿绰约的长腿欧巴。掷果盈车,貌比潘安不足以形容他的帅!举凡见过他的人都会赞其“举止潇洒,气质清逸”。还有人吹他“像松树间风拂过时的沙沙作响,高远而舒缓悠长”。
学到没,不要只会夸“他的眼里有星星,鼻梁挺得能滑滑梯,声音可以让人耳朵怀孕”辣。
这样的一个人,据说被仙人神乎其神的传予了《广陵散》,却被奸人设计陷害,引起了司马康的妒忌和疑心,终为其所害。

据说嵇康临死前并不畏惧,坦荡荡索琴,奏一曲《广陵散》,叹一声名曲失传。便也慨然赴死。
比起竹林七贤中某人畏死而不惜弃节谄媚于司马康,或许这也是嵇康被誉为竹林七贤之首的原因之一吧。
你是高山流水
《列子·汤问》载: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传说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其琴心。 
伯牙想要奏出高山巍峨,子期便能领略耸立的山峰。
伯牙想要奏出江河浩荡,子期便能领略滔滔的川流。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千金易寻,知音难觅。我弹的琴声你能懂,我的心意只你知。你若离去,吾心与谁同。

好像纳兰容若极出名的一句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懂你意知你心安你慰你的人,
陪伴在侧时如春风化雨不露痕迹,
消失后方知寒风凛冽一人不得独行。
伯牙的琴声失了相知相伴的听众,又奏给谁听呢?
你是昭君怨
合殿恩中绝,交河使渐稀。 
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汉地草应绿,胡庭沙正飞。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
 

《昭君怨》后改名《龙朔操》
燕王朱棣和朱权起兵靖(造)难(反),朱棣成功当了九五至尊,疑心病甚重,听了朱权有巫蛊之类的传闻甚嚣尘上,愈发不满。
朱权自知朱棣之前“事成给钱给兵”的诺言不靠谱(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凶险,为了避嫌,他在南昌给自己建造了一处精舍,题为“神隐”,自号臞仙,每日里鼓琴读书。
朱权日复一日制琴弹琴,期间认为《昭君怨》其名俗气,为其改名《龙朔操》。
琴曲《龙朔操》初见于明初朱权撰辑的《神奇秘谱》(1425年成书),其中载: 
臞仙曰:是曲也,当元帝时,汉室稍强,匈奴单于惧其征伐,故自来朝,原为汉婿,以保塞外,而帝遂以昭君赐之。且昭君最美,因不得为汉宫之嫔御,而复嫁于夷狄腥羶之人,于是掩面零涕,含恨北去,而有薰莸共器之羞,冰炭同炉之怨。当时之人,有伤红颜命之叹,故作弦歌,以形容而嗟悼之。
《龙朔操》琴谱的解题和小标题与历代文艺作品中的悲哀基调是一致的,如解题中的“掩面零涕,含恨北去”、小标题中的“别泪双垂,无言自痛”等。
他仍以昭君未行贿毛延寿而落选抑郁,含恨远嫁匈奴的传统题材猜度昭君。

可在此前,广为流传的还有一个版本:昭君为了家国大义不惜放弃皇帝后宫中的高位荣华,毅然远嫁。
龙朔操的实际情趣与解题、小标题的提示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一个悲悲切切哭哭啼啼恋恋不舍的弱小女子,而是一个能歌善舞、光彩照人的美丽形象,只是在乐曲的开始与结尾部分比较深沉,表现了思念、忆想的情感和一层淡淡的哀伤。

这样就脱出了“红颜薄命”之类的窠臼,显然更接近于《琴操》中那位不愿在后宫葬送青春而主动为维系和平要求远嫁的昭君形象。
乐曲还依稀得见匈奴黄沙漫天的景象。虽然仍有去国离乡的叹惋,也不乏北方风致的豪情。
你是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但诗赋极富才名。
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便以 “如玉赋”相赠。
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欣悦,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
“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桐梓合精”,意指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
相如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声名远播更胜从前。
后来,“绿绮”还成为了古琴的别称。

后有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其才名,设宴款待。
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
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久负盛名,就弹起琴曲《凤求凰》向她求爱。

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
放在现代大抵就是有个比较帅比较有才的穷小伙唱了首《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把地主的女儿哄跑了。你猜相如是不是第一个凤凰男?

以致于在茫茫人海里,我不能不转身,对上你若有所悟的回眸。
那么让我记得你,从总角黄髫至白发耄耋,每一个昨日都比今日更为分明。如同那端砚徽墨,宣纸湖笔,铺开紫檀案几锦绣长卷,每一落笔,都白纸黑字,淋漓鲜明。
这一生与你一起的日子,是欢歌,是清词,是杨柳碧波间抚琴一曲,一个音符一朵桃花。
而与你别后,草成的新赋句句悲凉在骨。
从此后,谁伴我,遥寄耿耿星河,年年钟鼓。
古(装)琴(逼)科(必)普(备)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cm)
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似
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
分别象征天地
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

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也可说与人身相应)
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
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
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也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关系
后来周文王囚于羑里
思念其子伯邑考
加弦一根,是为文弦
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最后还是以白居易的一首诗结尾: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古琴之美,像极诗词,需细细品味。三五年,反复揣摩,又得其中一味。
王国维作人间词话称: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
古琴之事可同之,愈听愈美。
-End-
文  案|宋宛俊
排  版|键    哥
校  对|键    哥
我们一起看世界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