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专佛学讲座十四讲表》
雪庐居士 编著
慧律法师 搜集
台湾·高雄·文殊讲堂
慧律法师 主讲
时间:1989年11月
![]()
介 言
![]()
![]()
第一讲 先明佛义
![]()
![]()
第二讲 研究佛学须先略知别相
![]()
![]()
第三讲 消除几种误会
![]()
![]()
第四讲 人生当前之所受(观受是苦)
![]()
![]()
第五讲 人生三际之抉秘(十二因缘)
![]()
![]()
第六讲 宇宙有情概况
![]()
![]()
第七讲 宇宙器界概况
![]()
![]()
第八讲 内容设施梗概
![]()
![]()
第九讲 方便五乘解脱
![]()
![]()
第十讲 五戒十善
![]()
1
23
4
好,现在我们看《第十一讲表》,翻开前半部,虽然有一点痛但是忍耐一下,今天讲四谛法是会应验在每一个人身上,因为这个苦、集、灭、道是修道的根本,如果你还没有尝试到这个世间是苦的要赶快修行的人,那你真是愚痴到家。大专佛学讲座第十一讲表
四谛十二因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edibficFK2WBWeDwpOlp8qqorsgPMO2VBgE1uXh07aR2zAftAsHzCeShjBoibKibyBib6eI8esEm2KeBoLB2Jo1S9g/640?wx_fmt=jpeg)
【(甲)四谛:】谛就是真理,【苦、集、灭、道】
苦就是【身心酬业,】酬业就是果报的意思,你的身体该受什么果报,你就受什么果报,譬如说你五官不正或者残缺,或是你的心里疑神疑鬼,或者你的心里拥有智慧,这个是无始劫以来累积的,所以酬业,譬如说工人去赚钱,水泥工一天就一千多、木工一天就一仟五、一仟四,你上班一天差不多一仟块,你造什么因你得什么果报,这个逃不掉的。我们这个身体,前世杀业太重的人,今生今世的病苦你就逃不掉的,身体。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edibficFK2WBWeDwpOlp8qqorsgPMO2VBmIJUNia9YFOrufNpLcDmJF1Pg49WhTwpucF3hNuwXYQrkv1HZnFkNWg/640?wx_fmt=png)
那么你前世看到人家在病苦的时候,你照顾人家,你施舍医药,包括一切的金钱你都布施出来,来救度这一些病苦的人,今生今世要叫你生病那不太可能,你把那个吃药的钱都布施给别人了,所以你也没有钱吃药那就非常健康。所以我们一个人肯施舍的人没有一个人会受苦的,释加牟尼佛就是舍尽了一切,所以他得到究竟的圆满,那么这个身心酬业你造什么因你得什么果。【患累逼恼。】患累是指身体、逼恼是指心灵,这个患累就是重复地打击你,变成一种累赘。譬如说你今天有结过婚,你再听到佛法,你已经经过无数次的创伤,你很想走出家修行的路线,可是你没有办法因为业卡住了,你有孩子了,你出家老婆要告你,她要上吊自杀,你无能为力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你知道修行很好出家功德无量,想要清净可是你已经没有办法了。所以这个患累简单讲就是一种重复地负担,因为你的业不断,你继续造业,那么我们众生今生今世没有钱,他又不能安分守已,他杀、盗、抢、绑票,又造了这个苦很糟糕,所以我们不了解釜底抽薪地来解决这个苦,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edibficFK2WBWeDwpOlp8qqorsgPMO2VB6AWuYyK603ErxqvqEtdohfib1zzP98HJyar9Ig7Dm5A2pkaQnjbeQSg/640?wx_fmt=png)
所以在座诸位要彻底解决这个苦:第一个你要认命接受一切的逆境。第二千万不能再造恶。所以不可以因为恶小而为之,不可以因为善小而不为,因果是丝毫不爽的,所以你造什么因你就必须得如是果,患累。我们因为无明所以我们重复地错误,那就会产生一种重复地惩罚、重复地灾难,逼恼。逼恼就是说我们内心就是想要清凉一下都没有办法,早上起来要泡牛奶换尿布,要上班,上班回来要应付人情世故,还有自己的病苦,痛苦、很痛苦!可是又没有办法。所以有时候生病也不错,生病可以跟公司请假,真的。那么因此这个苦身心酬业、患累带恼这是【(世间果)】,世间的果就是生死的果,生死。世就是迁流不息,生灭法名世间,就是离不开生死的果。苦就是我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果,如果当你今天还不了解这个世间实在是痛苦的,麻烦你好好地去体会一下,譬如说从小父母亲呵护的,家里有冷气、有轿车,你从小读书也很了不起,没碰过什么逆境的人,那么这样体会的可能比较少,所以说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因此逆境不是不好,我认为那是必经的过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edibficFK2WBWeDwpOlp8qqorsgPMO2VBvqTlaByL25wQbDQrqrC9ZgvrV0hgnDIbpkxWd9VQQpmVq0776rFO4w/640?wx_fmt=png)
再来看左边的集,集就是【起惑造业、招集来苦。】起惑就是烦恼,当我们烦恼的时候,我们就继续造业。譬如说一个人烦恼的时候他就口无遮拦,他无中生有地毁谤人家,他就会无中生有地伤害别人,他就会造了迷迷糊糊的业,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愚痴,他还沾沾自喜,所以这个惑烦恼是很可怕的,我们一般的人不能忍受一些内在的冲击跟不满,因此那只嘴巴就造无量无边的业,所以你没有听过人家讲这个嘴巴杀人不见血,你用刀子杀人你可以看到血,用这只嘴巴杀人你看不到血的,挑拨离间让你们两个厮杀,谁杀死也不知道,所以同学们活在这个世界宇宙当中,什么事情你要中道,要退一步想,他来到我们面前搬弄是非这样对吗?对我有帮忙吗?对他有帮忙吗?所以有智慧的人对是非一笑置之,他连听都不要听,内心里面你不受到引诱,你不受到冲击,你那个烦恼就会更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edibficFK2WBWeDwpOlp8qqorsgPMO2VBF1iayPwSUhoEd9tmQhxffdQv3iacsrT0xVMibQSLwEVLPckwo6JBvmCRg/640?wx_fmt=png)
所以境无好坏,起惑在心,境界没有所谓的好跟坏的东西,你迷惑了是因为你心灵上缺少智慧跟理性的支配,你理不出一个头绪出来,因为从以前习惯于这种思维的方式,攻击、伤害跟批评永远连接在你的影子里面。所以因为你习惯于这样子的生命,因此自己陷入愚痴的井里面,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你活在无知的世界里面,你还沾沾自喜。所以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不是迷惑的人,而是那个不知道迷惑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他迷惑他本身不知道,人家讲他迷惑他还不能接受。所以迷惑并不可怜,当你知道迷惑的时候并不可怜,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迷惑那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也无药可救。所以起这个惑就是内心里面动,动就是无明的意思,就是起这个无明,人家说在起无明了你看,在起无明了,在乒乒乓乓了,在起无明你看,在起了,起惑。起惑他一定造业的,这一念忍耐不住,甚至于杀害众生,这一念忍耐不住,甚至于杀害众生,这一念忍耐不住,什么没有良心的话都讲得出来,那个什么编织的无中生有的他都讲得出来,学佛的也是一样,学佛的也常常这样讲,两个吵架他都会这样讲:现在因为我学佛,如果三年前你就该死。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edibficFK2WBWeDwpOlp8qqorsgPMO2VBWCn1p1bujMQQc3ICiaQzhOvyxfw16ub53k4wmrhrfd5WoGZ5nkVd8Ig/640?wx_fmt=png)
学佛的都会讲这一句重复地回忆以前的恐怖,而且很安慰自己现在相当有成就了,这一份执还放不下。所以我们起惑一定造业,身、口、意一定造业。招集来苦,集就是集合,就像水在低洼的地方,它就会集合很多的雨水,人陷入无明的漩涡里面他就会回旋在无明的世界里面,造了无量无边的业。就像低洼的地方,会收集很多的雨水一样,那么无明就会收集了什么?很多的恶业。【(世间因)】那么就是生死的因,那么为什么释加牟尼佛讲四谛法先讲苦呢?而不先讲集呢?因为苦是每一个人最贴切的东西,稍微活过一点年龄走过人生一点路线的人,一个不承认世间是苦的,除非愚痴的人。所以释迦牟尼佛这个人是很了不起的大智慧者,他第一个就告诉你苦,那么人讲他贴切的事情比较能够接受,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天上的人不好修行,正因为天上的苦少乐比较多,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不在天上成佛,不在三恶道成佛,因为三恶道太苦了,天堂太快乐了,唯在人间成佛,苦乐参半,圣哉!佛陀。多么了不起的圣者。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edibficFK2WBWeDwpOlp8qqorsgPMO2VBRA0djD4373fnibibNMnojmI6NFHKNg3puw8YJPTYe9lc3BI7kVl4vELg/640?wx_fmt=png)
那么诸位这个苦慢慢去体会,它一定会发生,那么至少你必须面临死亡的恐惧,生死六道轮回跳不出去,千万不能再造业。所以苦是世间的果,集是世间的因,世间的苦你应该知道,世间的集呢?集就是收集了一些恶业【应】该【断】断,不应该再去招集这个苦。
—— 未完待续 ——
精彩回顾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第十讲 五戒十善 10-4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第一集 经前提示 3-13
慧律法雨 | 拜佛并非崇拜偶像(63)
茅蓬语录 中册 | 宽容的眼神 16
大方广佛华严经 1至4集
正法眼藏(二)全集
师父的精彩片语 第一期 全集 (图文集)
《临终备览》慧律法师讲述·编撰 全集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全集
『觉悟语电台 觉悟人生』 全集
『觉悟语电台 般若人生』全集
觉悟语电台 人生系列丛书 | 幸福人生
![]()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