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七五煤矿综采工区喜讯频传。该工区智能装备工程师朱长远、王帅分别在枣矿集团2019年“青年工匠”采煤智能化装备电液控编程擂台赛和枣矿集团首届青年干部论坛比赛上斩获冠军。
随着枣矿集团“一提双优”建设的不断深化,如何加快智能化人才的培养,确保人岗相宜、人机相宜,成了七五煤矿的首要任务。他们建立了智能装备工程师选拨、培养、考核、淘汰机制,切实将合适的人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带动全矿职工智能技术全面提升。
在该矿有关智能装备工程师管理的文件里可以看到,对智能化工程师的选拨条件十分严苛,除了突出岗位特点外,还设定了“必须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必须在本专业技术比武获得前三名的成绩、必须熟练操作计算机”三个硬性标准。
“报名竞聘智能装备工程师的人员涵盖了采煤、掘进、机运、通防、洗煤五大专业达260余人,最终从中选拔了13名智能装备工程师重点培养对象,选取率为20比1,堪比公务员考试。”该矿组织人事科工作人员徐诺兮介绍。
在智能装备工程师培养上,该矿采取内训和外培相结合。内训主要是学习岗位理论和计算机知识,外培主要是到供应智能化设备厂家学习设备原理和实际操作。该矿和供应商签订了培训协议,免费提供培训。通过“内外兼修”,让智能装备工程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选拨成为智能装备工程师,并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该矿组织人事科科长胡勤标介绍,在智能化装备工程师的考核上,每月一次理论考核,每季度一次实践考核,每年一次成果考核。年度考核80分以上的为合格,进入第二阶段继续培养,低于80分的不再作为智能装备工程师培养人选,退回原岗位。除了严格的考核,该矿还建立了淘汰退回机制。
综采工区大学生青工王帅就是被聘任的首批智能装备工程师。
“智能设备是矿井最先进的设备。智能装备工程师享受优先学习本专业的新型设备、优先使用操作本单位智能化设备的‘两个优先’待遇。” 王帅告诉笔者。
据悉,该矿还将成立智能化装备工程师创新工作室,为“智慧尖兵”提供学习、交流、创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