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记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开发与实施培训会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记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开发与实施培训会

阅读量:3694532 2019-10-23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山大附中奥体中路学校
2019年10月19日,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建设开发与实施培训会—暨专家课题成果推广会”在山大辅仁学校隆重召开,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各校区相关领导、各校区教务主任、各校区教科室主任、课程规划组成员和起始年级全体任课教师出席此次会议,会议以主题汇报的形式展开,参加汇报的专家教师们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项目实施层面的问题反思出发,勇抒己见;台下教师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在场领导高屋建瓴,睿智点评,会场内呈现出教育思考百花齐放般的盛况。
上午的会议由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教研院院长王波主持,几位优秀的学科负责人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阶段性成果,为我们的课程建设树立了标杆,也解答了一些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首先,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张伦超对学校逆向教学项目组的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展示。永锋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在山东省教科院课程中心博士张斌的指导下,进行了逆向教学的探索——转变教学思路,重视学科大概念和教学目标,研究学科有效评价,整合学科间和超学科课程内容。张主任以一节体育课为例,带我们一同探究了“逆向教学设计”视角下理想的课堂教学流程和教育目标的编写。并对现阶段我们的课程教学提出了八条改进的内容,让我们通过教、学、评于一体的形式,在教师的备课、教研、反思中认识到逆向教学设计的独特优势。

紧接着永锋实验学校小学数学组教师李敏在逆向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现场执教了一场精彩的数学示范课——《倍的认识》。整节课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去认识倍、表达倍,感受数字之间的奇妙关系。年轻的教师和可爱的孩子在这一堂课中产生了精彩的思维碰撞,综合多学科,让孩子会数、会说、会画,渗透勇于坚持自己决定的德育思想,引起在座老师们的阵阵共鸣。随后,张伦超主任、王波院长、董会丽校长和董矛校长纷纷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由赵然老师代表历史学科进行的《专业视野下项目式学习再设计——青岛课程建设峰会成果与感受汇报》中一直在强调我们教师一定要像做研究一般去做教育。他从原有“国家宝藏展览”项目简介、确定刚开展项目计划的理论依据、教学指南的学习指南的体力设计、青岛课程建设峰会后的几点思考向我们展示了现阶段的成果。在做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了项目式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归纳本位的学习方式,需要运用发现性学习思维进行研究、思辨、对话、实践,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进一步确定了他们的项目思路,一定要把一个项目做深、做细后进一步做广。正是这种探究的精神,敢于做深、做细的研究精神,才能让历史学科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山大辅仁学校教务主任李琳也分享在化学学科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她以“化学之夜”项目为例,提出了以“核心素养”、“真实性问题驱动”、“高阶学习思维”和“持续学习实践”为特征的项目式学习方式。同时,她也总结出了“从做中学”的项目式活动启发,正如《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的作者——夏雪梅所说的:“在做事中理解概念,形成专家思维,引发学生跨情境的迁移。学生通过项目来学习重要的观念、概念和能力。”这就是一位一线教师用教学实践获得的思考与教学专家进行的一场思想的共识,是一场教学领域的“深度对话”。

下午的会议由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教学管理中心主任汤华财主持,汇报人是李健全老师和迟红梅主任。首先,李健全老师基于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项目式学习问卷调查结果,总结了集团教师、学生、家长对项目式学习的看法:总体来讲,目前教师、学生、家长对项目式课程实施呈现积极态度。接着,迟红梅主任以愿景同构、管理支撑、组织优化、课例研究、评价导向这样五个“行动”为落脚点,对项目式课程实施提出了建议。迟主任首先谈到了项目式学习需要管理支撑,教学管理中心要将课程实施作为督导重点。项目式学习也需要优化组织,最重要的是保质保量的完成备课工作。课例研究会助力课程实施,以研究的方式落实课程实施,是探求课堂转型的最佳路径。课程评价要从学生、教师、课程三个角度出发,促进课程实施,体现表现性评价和描述性评价。汇报结束后,汤华财主任做出总结,问卷调查的结果给课程实施提供了信心,也坚定了我们实施项目式课程的决心。课程实施不是一个人的行动,而是集体的行动,应建立在教师相互交流、定期反思并总结经验的基础之上。

汇报结束后,各学科教师分别到相应教室进行了研讨,针对开学以来起始年级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接下来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保驾护航。
研讨

项目式学习是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集专家与一线教师之力,在集团这片丰饶的土地上进行的一次实践耕耘。尽管过程艰辛,道路阻长,但教师们以极大的热情、满腔的热血、深度的思考,不朽的实践全身心投入到了这场教学方式的前沿性变革之中,我们始终深信: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 end ·
 撰稿:程双、张娅楠、梁静、周丽萍
摄影:杜团章
审稿:于复海
编辑:姚韦韦


关注山大附中奥体中路学校
扫码关注济南高新教育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