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投资——王成、韦笑著(1)
阅读量:3694043
2019-10-23
2016年我首次接触这本书,阅后如获珍宝,细细品味,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想通了。今天再次回顾这本书,依然感慨颇多。里面有许多精彩的地方,我部分摘录提炼出来,分三篇幅来汇总。第一篇为宏观层面、第二篇为市场层面、最后一篇为总结篇,供大家欣赏品读。
宏观大类
1、最大的投资机会永远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趋势中;
2、社会发展的长期动力和周期背景是策略投资者必须思考的两个大局观;
3、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增速一般滞后销售面积3-6个月;
4、熊市分为四种:a 技术性熊市,对趋势没有影响,调整幅度小,属于市场自发调整;b 事件性熊市,持续时间很短,但是被外力作用;c 周期性熊市,其根本是一个经济周期与货币现象;d 系统性熊市(2001-2005年),其根本原因是资源的错误配置。
5、证券市场一般在货币放宽之后3-6个月见最后的底,其后逐步回升;
6、股票市场内在、中期的核心驱动因素分别对应流动性、业绩和估值;一般来说,三者都向上一定是大级别的牛市;都向下一定是大级别的熊市;三因素出现相互抵消的时候,一般是无趋势波动。
7、在A股银行,银行股和石油石化利润占比超过50%,因此在研究上市公司利润变化的时候,经常要剔除该两个行业;
8、市盈率的计算一般采用整体法,即总市值/总利润和;
9、政策市不朽的是主题炒作(政策、事件);
10、中国的物价和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性较高。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的时候,中国的CPI都迅速下行;
11、港股对A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大盘股,尤其是AH两地上市的大盘股股价的影响而实现的。港股走势和A股风格转换高度正相关。未来可能会存在A股调整滞后港股的调整;
12、通胀从高位回落,经济也回落,则不利于股票市场;相反,通胀回落经济增长,则股票市场会迎来牛市;
13、交易所信用债市场与股市具有“跷跷板”效应,所以10-1年期的金融债期限利差,1年期短融利差和3年期中票利差值得关注;
14、对于短期全球市场,观察LIBOR-OIS息差,其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全球银行体系的信贷压力,息差扩大被视为银行间拆借的意愿下滑。
指标类
1、M2季度增速-名义GDP季度增速=虚拟经济新增的资金宽裕度;
2、当全部A股PB值在2倍左右时,增减持金额大致平衡,高于2倍PB,减持额度大于增持额;
3、值得长期关注的两个指标:a 年度融资占股票市值的比例,b 年度沪深市值占GDP比重;
4、市场流动性=月交易量/月M2;
5、历史上看,处于30日均线上方股票数占比接近90%时,往往会有短期调整;
6、上涨家数-下跌家数,过去一年新高/新低,这些指标与市场趋势出现背离,往往代表市场的流动性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