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bfZ0wU2rtSAO3bqPGSV23VNic4kCpoArhBESrSDWFj8h4BcsKjrVEG6j7Lbmy3eucSkzZDibibqlK5f6S00icgJCQ/640?wx_fmt=jpeg)
"嘟……”10月17日,记者刚走进徐州市鼓楼区牌楼街道办事处智慧联动指挥中心,就听到平台发出刺耳报警声,原来是接入平台的“网格化大气污染监测系统”及“工地指数视频检测系统”发出报警,工作人员立即调取高空摄像头查看,发现奔腾大道地铁工地东北角有部分裸土未覆盖,造成PM2.5指数偏高预警。中心立即联系网格员,同时派单城管和安监要求到现场联合执法。
9月23日,徐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打造以党建为引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四位一体”的社会善治徐州模式,“各地积极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党建贯穿始终、三治有机融合、群众积极参与、‘互联网+’充分融入的‘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路径。”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韩冬梅说。
智能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网格化社会治理,强化了法治保障。”鼓楼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斌向记者这样介绍道。
就拿上面的案件来说,执法中队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立即赶到奔腾大道地铁工地现场。经过实地调查,分析造成PM2.5指数升高的原因后,立刻责令工地整改:增加降尘措施的同时,增加车辆进行洒水降尘,并对工地内裸土进行覆盖……
记者不仅在智慧牌楼联动指挥中心看到案件处理全流程,还在这个平台上看到4.6平方公里的牌楼街道被划分了58个网格,其中城市网格37个,涉农网格1个,专属网格20个。指挥中心聚集网格管理、网格服务、综合研判、风险排查、矛盾化解等多功能为一体,实行党的建设总引领,综合执法“一队伍”、审批服务“一窗口”、指挥调度“一中心”、基层治理“一张网”的“1+4”社会治理模式。306路社会面监控和32路城管监控形成了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全区的烟感报警系统、窨井盖安全监测系统、网格化大气污染监测系统及工地指数视频检测系统接入平台,促进了街道环境保护、安全稳定、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多项工作的展开,而“网络+网格”模式,共享了区域内党建、民生、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信息资源,大大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质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bfZ0wU2rtSAO3bqPGSV23VNic4kCpoArxpYJb5p7icSlkqD0cZ1Su1qEM1D897LG0QVZsftMfAC43csic8g1nibicw/640?wx_fmt=jpeg)
此时,指挥平台突然又预警了,原来是一处集中充电桩的车棚烟雾传感器报警,中心一边调取监控,一边指派网格员前去处理。不久,网格员发回处理结果:3位居民在车棚吸烟引发烟感报警器报警,已处理完毕,并形成工作闭环。
据悉,该街道已在28处小区车棚、地下室等有充电桩的车棚安装烟感报警器,保障居民用电安全。
微自治云众包集成大平安大龙湖街道蝶梦社区将社区内各类人才编制纳入“党员能人库”,这些“能人”志愿者分布在各个网格中,担当着文艺娱乐、义务巡逻、绿色环保、纠纷调解等多项服务任务,成为带领社区群众自治的有生力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bfZ0wU2rtSAO3bqPGSV23VNic4kCpoArwyicu9aX0hBAzWxia8fqhnjF0BbG8Q0gMGX4TRje6fg3OibJlkXXuNW6w/640?wx_fmt=jpeg)
在“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该区以“微自治云众包大平安”创建活动为抓手,就是以“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总揽,以区域平安建设为支撑,以“微自治”为基本单元,以“云众包”为抓手,将微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与大数据应用相结合、与民生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通过构建“自治+众包”微治理体系,创新“互联网+平安建设”新机制,最大限度推动平安建设向社区、院落、楼栋、单元覆盖,向每一户、每个人延伸,探索构建微治理大联动、云众包大平安双轮驱动“智慧平安创建”新模式,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社会服务与治理规范和标准,着力打造“平安建设示范区”。
为改变以往社区大事靠“自己”、解决问题无“头绪”的尴尬局面,云龙区各街道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开展矛盾调处、执行监督、公开评议,让群众在党员的带领下,参加网格化社会治理,提升“三治”水平。自2015年6月黄山街道绿地北社区召开第一场协商民主议事会开始,社区先后组织召开30余次线下协商会议、百余次线上议事讨论协商,先后解决了小区监控设备缺失、飞线充电、引进智能充电桩等一系列群众关心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信任感和获得感。
“三治融合”形成“贾汪样板”
2018年6月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江苏调研的第一站就是贾汪区马庄村,他在了解了这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后,称赞这里的“三治合一”工作很有特色。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8bfZ0wU2rtSAO3bqPGSV23VNic4kCpoArMjmH3PLIiaSE8wJmrfMmj9MeZiaKZ2GmjFZGWQVkAnmrMHezZWSmBexA/640?wx_fmt=jpeg)
“马庄村每月1日是升国旗日,30年来风雨无阻。”原村党委书记、现任村乡贤工作室会长的孟庆喜介绍。仪式结束后,村干部举行国旗下讲话,回顾总结上月工作,公布村民小组、村办考核积分,对排名第一的村民小组、村办授予流动红旗,对排名最后的村民小组、村办发放流动黄旗。同时对当月村里重要工作征求村民意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里各项事务,支持集体事业发展。
全国文明村马庄村坚持党建为民,筑牢为人民服务的坚强堡垒,带领和依靠群众发挥“一马当先、跃马扬鞭、马不停蹄、马到成功”的马庄精神,共创美好生活。2017年,马庄村大数据信息公开平台投入使用,手机APP客户端同步推出,设置了“精准扶贫我监督、党务公开我知情、我的资金我知道、办事程序我清楚、村务决策我参与、勤廉双述我评议”六大板块,实现了村民对村务项目的知情权和对干部考评的日常化、便捷化。
21项156条操作性强、大家都认可的“马庄规矩”,有效引导村民遵法守礼、崇德向善,实现了基层治理“七个无”:无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无违法乱纪吸毒贩毒、无刑事案件群体事件、无越级上访缠访闹访、无邪教活动安全事故、无婆媳吵架邻里不睦、无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贾汪在由“黑乌鸦”向“金凤凰”的转变过程中,在全省率先村村建成“文化大礼堂”,以此承载传统文化和文明新风,打造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园。面对一度刹不住的农村红白事浪费之风,小吴村大力提倡喜事新办、丧事从俭,在文化大礼堂内专门开设一块场地,免费供村民举行红白喜事筵席,由乡贤协会出面操办,规定统一标准。“村民们都很支持,觉得既有脸面还经济实惠,对党组织更信任了。”小吴村党支部书记说。
(来源:江苏法制报)
更多精彩,为您推荐
曝光 | 这些道路运输企业被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点名
涉嫌发虚假信息1197篇获利59万,江苏首破“网络水军”非法经营案
全国首例“个人破产”案审结,欠的债怎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