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个视频火了。
10月7日晚,吉隆坡飞往武汉的航班上,有个婴儿哭闹不休。一对年轻男女受不了了,喊话孩子母亲,“麻烦你管一下孩子,谢谢了。”孩子母亲则怒而回怼,“我一直在管啊。你们俩没道德,有本事一辈子别生孩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ttbEd5icPn9MkVjgU1dNia3tFbXOXj17UiaAgqoxofbvsOQ6TD6N3938Q/640?wx_fmt=jpeg)
“你家娃管一下” vs “有本事别生娃” | 视频截图
视频出来,底下的评论也分了两派。
一派支持喊话方,生个孩子了不起吗?我就不生。婴儿这么小为啥要带着坐飞机?管不住就不要带出门。带出门打扰到别人,就是你的错。那个妈妈应该好好道歉,怎么好意思怼别人。
另一派则支持母亲。她已经在管了啊,但小婴儿要哭闹,有时真是管不住。母亲已经很心烦压力很大了,这时候还来指责不是找骂么?带小婴儿凭什么不能出门?公共设施是大家的。嫌吵你坐私人飞机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3gBySwch7AhxcUIMZ2bjWa3WNQWcxugia2USzynzUDcgFBosUZEpvmA/640?wx_fmt=jpeg)
微博评论截图 | 微博
两派争执不已,各自主张道德法律,援引国际惯例,提出多种建议。
不过说实话,“飞机上遇到哭闹的孩子”真是全世界共有的难题。而解决方案,也绝非“你管不好就别出门”,“你忍不了就别出门”那么简单。
婴儿哭泣固然不好,
但“指责婴儿哭泣的人”更糟
指责父母的一方往往觉得,为什么不做好准备再出门呢?
然而,大部分人真的不知道自己要做好哪些准备。如果你带着婴儿坐飞机,需要遵守哪些规则?怎样才可以“尽量少给周围人添麻烦”?
这些问题,就连航空公司也没有标准答案——乘务员通常只能建议家长管管较大的孩子,坐好了,别嚷嚷,别踢前面的座椅靠背。如果孩子实在过分,乘务员可能会给周围乘客分发耳塞,或者协助他们换到远点的座位。要是遇到小婴儿突然爆发大哭,全靠家长和乘务员临场应对。缺乏明确的行为准则,人际冲突就在所难免。
去年美联航就出过这么一件事。2018年9月25日,克鲁帕·巴拉(Krupa Bala)和自己丈夫以及8个月大的儿子从悉尼飞旧金山,商务舱。在飞行途中,她的儿子也开始哇哇大哭,巴拉怎么也哄不住。
过了一阵子,一个乘务员过来和巴拉说,“美联航的飞机规则手册规定了,婴儿哭闹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现在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可接受的,让机组人员感到压力很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4vibT7WT1YmLeEzUAWibnwGjPibRibepekS22xTqQicJHGicc9ia1rnichMjBA/640?wx_fmt=jpeg)
克鲁帕·巴拉与儿子 | Facebook
巴拉大怒,你知道新手爸妈带着孩子旅行有多难么?我在焦头烂额地努力哄孩子时,需要你来指责我吗?“孩子哭闹不得超过5分钟”的规则手册拿出来看啊?
巴拉立刻买了机上wifi服务,把自己这段经历写下来发到了脸书上(她本来就在脸书工作)。这个话题立刻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热议。等巴拉的航班抵达旧金山时,美联航已经给巴拉道歉,将她们一家的机票全额退款,并承诺对此事进行内部调查了。
此案例,带孩子的妈妈胜。
另一个案例发生在2018年2月6日,从纽约飞往雪城的达美航班起飞前。
19岁妈妈玛丽萨·朗德尔(Marissa Rundell)带着的小婴儿哭了起来。坐在附近的乘客苏珊·佩雷兹(Susan Peirez)心烦意乱,先是对着那对母子大喊大叫,然后跟乘务员要求换到远离婴儿的座位。乘务员告知无法换座后,佩雷兹对乘务员说,“没准明天你就没工作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qkA7mPXXicd96LU87AYZnqQia9IfQw8VrMK8aTfRaJsnIEder72QiccaA/640?wx_fmt=jpeg)
左上角合照为玛丽萨·朗德尔母子。截图里绿色衣服的是有意见的乘客苏珊·佩雷兹。| 视频截图
佩雷兹的霉运就此开始。因为威胁乘务员,她被带下了飞机。另外,她在机上的行为也被那个母亲拍了下来发到网上,没多久,佩雷兹自己丢了工作。她的雇主纽约州艺术委员会认为,州政府的雇员在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上都应达到高标准,而佩雷兹不够合格。
此案例,依然是带孩子的妈妈胜。
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网上舆论,都更多地站在了带孩子的妈妈一边。大部分人认为,婴儿哭泣固然不好,但“指责婴儿哭泣的人”更加糟糕。
婴儿在飞机上
确实很容易哭
不幸的事实是,婴儿在飞机上确实很容易哭。
饿了哭。困了哭。飞机上的温度不合适(太冷太热),哭。机舱里的气味不佳,哭。窗户外面太亮了,哭。对陌生人和陌生地方感觉害怕,哭。很想去外面玩却被困在同一个单调无聊的狭小空间里,哭。飞机引擎轰鸣声太吵了,哭——飞机里的噪音可达60~100分贝。别说小孩了,大人有时都想哭。
高空气压低,肠道里的气体体积增加,这意味着婴儿也更容易受胀气之苦,会因为腹痛而哭泣。
另外,飞机高度变化的过程里,气压变化也会造成不适。
在飞机升高或者下降阶段,我们的耳朵常有闷闷的鼓胀感,有时甚至会严重疼痛。这是因为机舱里的气压发生变化,而我们耳内的气压还没变。鼓膜内外侧气压不平衡,就会让鼓膜变形,耳朵发疼。好在这种“气压性中耳炎”一般在几分钟内就能缓解,因为耳咽管会打开,平衡鼓膜两侧的气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dYv6Lzaaf290m4W720POQZ7aE5D0o7whMqsNPDZhfLeZ3YP4P9kNicg/640?wx_fmt=jpeg)
机舱里气压急剧变化时,鼓膜内外压力差就会造成耳朵不舒服 | www.medicalnewstoday.com
我们在耳朵不适时,还常常会嚼口香糖、吞口水、打哈欠、擤鼻子,这些都是为了促使耳咽管打开,从而使气压平衡,解除痛苦。
相比成人,婴儿还不懂得打开耳咽管技巧(也很难教给他们),而且婴儿的耳咽管比成人更细,也更容易堵。这就意味着飞机高度变化时,婴儿耳朵的疼痛比成人更厉害。
感冒、鼻炎、过敏或者中耳炎会让耳咽管堵塞,当婴儿患有这些疾病时,飞机造成的耳朵疼痛就会更加明显。有一项研究发现,22% 的儿童在飞行后发现有中耳炎,飞行之前的耳痛或鼻塞是风险因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AHiaBMrleI4BZuicWnsKia8ibazFtCK4MeSAJhow4rvOia2Y8atPM2QAnUg/640?wx_fmt=jpeg)
婴儿的耳咽管还没发育好,飞机升降带来的耳朵疼痛会更明显 | www.semanticscholar.org
当一个小婴儿因为以上痛苦折磨而哇哇大哭时,父母有时真“管不住”。
著名期刊《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曾经发过一篇文章讨论婴儿哭泣问题,里面是这么写的:
“截至目前,在大多数地方,掐死孩子仍然会使人遭受严峻的法律惩罚。
强制手段很受欢迎,然而当你想让一个尖叫的孩子停止尖叫时,惩罚真不太管用。
‘来,吃点巧克力’的诱惑手段可以奏效,但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反复试探,从而在以后的飞行过程里得到更多零食。
那么劝说呢?那些尚未生娃的人会认为可以劝说孩子不哭,然后他们自己当上了父母,并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愚蠢。
不。假如孩子在飞行途中失控地大哭,并不是因为父母没有尽到责任——而是因为父母已经穷尽了前四种办法,此时此刻,除了接受,别无他路。”
婴儿的哭声,
也确实令人痛苦
好吧,也许父母是真的管不住。话说回来,不就是婴儿哭几声吗?都是被社会花式毒打过的成年人,怎么就不能忍一忍呢?
因为婴儿的哭声是特别的——特别让人抓狂。
对自己婴儿哭泣不敏感的人,后代就比较容易早早挂掉。现在的人类,都被演化训练成了“婴儿哭声敏感者”。牛津大学的研究者曾发现,婴儿的哭声在100毫秒内,就能在大脑里激起反应,这比短跑运动员的起跑速度更快。婴儿哭声还会显著增强负责情绪处理的脑区,还能增强听者的运动机能……总言之,听到婴儿哭声让我们直接进入警觉模式——反应迅速,感觉痛苦,且很想做点什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ygC2PTDX1ARiaMsrW0PicZMzpYtzmXRuH5ficx4nS9ibiazsHLkY9oUvIBA/640?wx_fmt=jpeg)
婴儿的哭声,能够迅速激起人们的反应 | 图虫创意
要论“最不想听到婴儿哭闹的场所”,除了电影院、餐厅、咖啡馆,就属飞机上了。窄小,拥挤,吵闹,气味不佳,乘客们被困在同一个铁笼子里,几小时之内无处可逃。这时候居然还传来了不知何时能停的婴儿哭嚎声,天呐……
周围乘客固然皱眉,家长其实更加难受,既为婴儿受苦而焦虑,又为打扰旁人而内疚,同时还为“自己居然无法安抚自己的孩子”而羞愧。正是因为受不了这种内心折磨,有的家长甚至想给婴儿服用镇静剂或者安眠药。然而儿科医生并不赞同喂药的做法,一方面,“要坐飞机”并非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可能会在吃了这些药以后更加暴躁而难以安抚。
根据航空网站Airfarewatchdog在2017年的调查,52%的人希望飞机设立专门的儿童区,让所有带着10岁以下幼童的乘客坐在那里,远离其余乘客。
就在今年,日本航空公司(JAL)推出了一项新服务,选择座位时可以看到带着婴儿的乘客坐在哪里。想坐近点还是坐远点,任君选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BsQFibr9qnT31AZIkSYzDGfgHbmn5iapPSYrNWH8PiaOdZkibkibsDhZRWQ/640?wx_fmt=jpeg)
在日航选座位时注意婴儿图标,代表着这里有个不到两岁的婴儿 | www.jal.co.jp
有些人赞美日航这种体贴,有些人则觉得反感,并质问日航是不是应该相应推出“不宽容乘客坐哪里”、“口臭脚臭的乘客坐哪里”,“大声喧哗的乘客坐哪里”,“非要搭讪聊天的乘客坐哪里”的座位指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惹人厌烦。
也是根据航空网站Airfarewatchdog在2017年的调查,人们最不愿意挨着的邻座,第一名是生病咳嗽(39.3%),第二名是体味难闻(28%),第三名是超重肥胖(13.6%)——婴儿还没排到前三名呢。单单把婴儿标记出来,啥意思啊?
还有人认为,日航这种举动有点多此一举。哪怕你选了跟婴儿坐成对角线,其实也只能减轻一点点痛苦。机舱就那么点空间,而婴儿哭嚎的穿透力,实在是非常惊人……
给家长和非家长的
飞机搭乘指南
综上所述,家长管不住,乘客很痛苦。这事有解吗?
其实,当婴儿在飞机上大声哭闹时,最痛苦的绝对是家长。
既为婴儿受苦而焦虑,又为打扰旁人而内疚,同时还为“自己居然无法安抚自己的孩子”而羞愧。你清楚地知道周围人只有两种,不耐烦的,和不耐烦但假装耐烦的。你似乎可以听到他们内心对你的批评:“这什么家长啊,连自己孩子都哄不好,哄不好就别带出门给人添麻烦啊。”
有的家长甚至想给小娃服用镇静剂或者安眠药,但一方面,“要坐飞机”并非这些药物的适应症,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可能会在吃了这些药以后更加暴躁而难以安抚。
有些家长则事先做了特别充分的准备。
今年2月,韩国首尔飞美国旧金山的航班上,有个带着4个月婴儿旅行的母亲给其他乘客准备了200份“预先致歉包”,里面放着耳塞、糖果、和一张预先致歉的便条:
“你好,我是俊宇,我四个月大了,今天我要和妈妈和奶奶一起去美国看我的阿姨。我有点紧张害怕,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飞行,这意味着我可能会哭闹。我会尽量安静,但无法承诺始终如此。请原谅我。我妈妈准备了这个小礼包。内有糖果和耳塞。请在我太吵时使用。旅途愉快。谢谢你~”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WQVrjPGaN9c6TWUoPE3eo0I20mTofsDOIezM24IB1y1CzULYjofNfg/640?wx_fmt=png)
俊宇一家准备的“致歉包” | Facebook
不用说,其他乘客都深表理解。另外,俊宇一路都非常乖,完全没有哭闹。
除了“耳塞、糖果、便条”三件套,还有家长会做如下准备:
买一个额外的座位,让孩子可以坐在安全座椅里,更舒适也更安全。提早选座位,确保孩子和家长坐在一起,把孩子放在靠窗的座位。
带上小玩具,小零食,安全毯,贴纸书,蜡笔……各种能安抚自家孩子的东西。
多带一套干净的衣服。备好可密封的塑料袋,用来放脏尿布或者可能出现的其他糟糕东西,能大大改善周围的气味。
如果孩子感冒或者有耳道感染,考虑推迟飞行。实在无法推迟时,问问儿科医生是否需要幼儿止痛药。
另外,在飞机升降阶段,婴儿最容易耳朵疼的时候,尽量让婴儿醒着吃奶或者吸安抚奶嘴。母乳喂养者可以带上哺乳巾,奶粉喂养者可以带上奶粉、奶瓶、温水或者液体奶。吮吸棒棒糖也有帮助。
没有带娃的其他乘客,也可以做些准备:
带上耳塞——即使不遇到哇哇大哭的孩子,也可能遇上其他噪音。实在不行,还可以戴上飞机提供的耳机,听点音乐,看部电影,转移一下注意力。
做好“遇上孩子”的心理准备。公共场合,公共交通工具,你就有几率遇上一个哭闹的孩子,就像飞机遇上颠簸气流一样,无法预测也无法避免。往好处想——幸好幸好,哭的不是我的娃,不用手忙脚乱地哄娃,太幸福了。
还有个办法,能让你在遇到孩子哭闹时心情变好——主动伸出援手。如果家长已经在哄哇哇大哭的孩子,只是暂时没有奏效,与其说“你能不能管一管”,不如说“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捡起地上家长够不着的东西;拿出手头的小玩意逗逗孩子;帮家长抱几分钟孩子,让对方去上个洗手间或者找个小玩具……
今年2月,斯蒂芬妮·霍利菲尔德(Stephanie hollipfield)带着2岁孩子旅行,也遇到了孩子哭闹烦躁,用尽全力也无法安抚的状况。
然而,一个“天使”乘务员的出现完全扭转了态势。乘务员拿来了一个杯子和吸管,奇迹发生了,孩子开始满足地玩这两个小东西,乘务员还对霍利菲尔德说,“没事的,飞行对每个人来说都很艰难,你们俩已经做得很好了。”
霍利菲尔德充满感激地在公开信里写,“她的好意让我的孩子安静了下来。她简单的话语让我感觉好多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hHaiaDjmM1dhrvxpo39r636F9l6E1r2Kic4b1EBHStvS5tknYMrXyptQ/640?wx_fmt=jpeg)
霍利菲尔德与孩子 | Facebook
说到底,婴儿的哭泣就像生活里的其他烦恼折磨,难以避免,突然出现。我们所能做的,无非是对彼此耐心一点,宽容一点。放自己一马,也放孩子(和家长)一马。无论是在万米高空还是在地面,我们都是脆弱而疲惫的人类,互相支撑着活下去,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演化规则。
参考文献
[1]Lang, M., Canadian Paediatric Society, & Community Paediatrics Committee. (2007). Air travel and children's health issues. Paediatrics & child health, 12(1), 45-50.
[2]Stangerup, S. E., Tjernstr?m, O., Klokker, M., Harcourt, J., & Stokholm, J. (1998). Point prevalence of barotitis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fter flight, and effect of autoinflation. Aviation, space,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69(1), 45-49.
[3]Flying with Baby. (2019).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on-the-go/Pages/Flying-with-Baby.aspx
[4]Parsons, C. E., Young, K. S., Parsons, E., Stein, A., & Kringelbach, M. L. (2012). Listening to infant distress vocalizations enhances effortful motor performance. Acta paediatrica, 101(4), e189.
[5]Parsons, C. E., Young, K. S., Joensson, M., Brattico, E., Hyam, J. A., Stein, A., ... & Kringelbach, M. L. (2013). Ready for action: a role for the human midbrain in responding to infant vocalization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9(7), 977-984.
[6]Young, K. S., Parsons, C. E., Jegindoe Elmholdt, E. M., Woolrich, M. W., van Hartevelt, T. J., Stevner, A. B., ... & Kringelbach, M. L. (2015). Evidence for a caregiving instinct: rapid differentiation of infant from adult vocalizations using magnetoencephalography. Cerebral Cortex, 26(3), 1309-1321.
[7]Baby Travel Support Service - JAL Domestic Flights. (2019). https://www.jal.co.jp/en/dom/support/smilesupport/baby.html
[8]Stress Test: Politics Still Trump Air Travel as a Heart-Rate Riser. (2017). https://www.airfarewatchdog.com/blog/35440677/stress-test-politics-still-trump-air-travel-as-a-heart-rate-riser/
[9]Horton, A., & Marwa Eltagouri. (2018). She didn’t expect her video of a screaming Delta passenger would go viral. Now she feels bad.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dr-gridlock/wp/2018/02/18/she-didnt-expect-her-video-of-a-screaming-delta-passenger-would-go-viral-now-she-feels-bad/
[10]Dave Corona - On a Ten hour flight from Seoul Korea to San... (2019). https://www.facebook.com/dave.corona1/posts/10218901549748959
[11]Stephanie hollipfield,(2019). Momstrosity - Posts. https://www.facebook.com/momstrosityco/posts/631721270598312
[12]Coffey, H. (2019). Mother hands out 200 sets of earplugs on flight with newborn baby. The Independent. https://www.independent.co.uk/travel/news-and-advice/mother-earplugs-newborn-baby-flight-seoul-san-francisco-sweets-a8799006.html
[13]Drezner, D. W. (2011). My Very Important Post on… what statecraft can teach you about Thanksgiving travel.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1/11/23/my-very-important-post-on-what-statecraft-can-teach-you-about-thanksgiving-travel/
?[14]Suffering the children. (2011). https://www.economist.com/gulliver/2011/11/28/suffering-the-children
[15]MyEmily, (2012). 乘坐飞机耳痛为哪般?| 果壳 科技有意思. https://www.guokr.com/article/89003/
[16]Elliott, C. (2018). Perspective | The do’s and don’ts of flying with babies.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ifestyle/travel/what-you-need-to-know-about-flying-with-babies/2018/11/01/38aff42a-d3b3-11e8-b2d2-f397227b43f0_story.html
[17]Alok Jha. (2012). Why crying babies are so hard to ignore.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2/oct/17/crying-babies-hard-ignore
作者:游识猷
编辑:Cloud
一个AI
每一个人,曾经都是容易哭闹的小宝宝。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iaJXrnqEFHS4VxHianXHD3JAL8ZQzjLQibn4mVbyDBVan7DWUXl3Gbz3w/640?wx_fmt=jpeg)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cZklJrRfHgDnPDDcPFa69ICjZl7fLJUKGoTtQF42wxDxSeSjJUb4l2GGyicHdSbCkYAiatSYt15iaSlSz8cJXqRBg/640?wx_fmt=jpeg)
果壳
ID:Guokr42
靠谱科普
就看果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