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煤电价格联动成为历史

煤电价格联动成为历史

阅读量:3690718 2019-10-23



2019年9月27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部署,加快以改革的办法推进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具体内容为:抓住当前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已占约50%、电价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的时机,对尚未实现市场化交易的燃煤发电电量,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基准价按各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具体电价由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通过协商或竞价确定,但明年暂不上浮,特别要确保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只降不升。居民、农业等民生范畴用电继续执行现行目录电价,确保稳定。至此,运行15年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正式取消。下文将对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进行评价,以及分析市场化电价推进的影响。一、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回顾与评价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即根据煤炭价格波动相应调整电价,自实施以来已经15年。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意见》,要求加强电煤价格监测工作,稳妥实施煤电价格联动,适当调控电煤价格,加强对电煤价格的监督检查。根据《意见》,电价联动周期原则上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 5%,相应调整电价;如变化幅度不足5%,则下一周期累计计算,直到累计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进行电价调整。此后,2012年12月《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煤电价格联动的相关政策又经过两轮调整。
1.推出原因:为解决电力成本高企而推出 由于当时煤炭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电力价格受到管控,电价调整往往滞后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尤其是在煤炭成本大幅上涨之后,电力公司的发电成本也随之上涨,但售电价格受到限制而不能变动,导致利润空间变小,电力公司经营困难。在这一背景下煤电联动机制的推出是为了避免电力企业成本过高、售价过低的情况。     2.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执行过程存在选择性
     作为“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的重要调控手段,多年来,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为缓解煤电价格矛盾、实现向竞价上网平稳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数据显示,煤电联动调节机制建立后,经过十年运行,到2015年年底全国煤电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共进行了11次调整,明确因煤电联动而调整共执行了8次。其中,6次上调、2次下调。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存在有政策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在2004年政策颁布以来,煤价实际涨跌幅多次超过5%的启动标准,但是出于宏观政策的需要并没有启动煤电联动。煤电价格联动政策长期处于有政策但不执行状态。

    3.电价市场化改革,煤电联动使命完成。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将过去执行“政府定价”的计划交易转为双方“协商定价”的市场化交易。当前,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已占约50%,电价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因此煤电联动机制已经失去其原本意义。
   “煤电联动是在历史背景下,政府根据煤炭价格计算电力价格而推出的一套算法,在目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家根据煤电联动机制确定的电价已成为标杆电价,电力企业可以参考,但主要还是以市场化定价。这就为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提供了基础”。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降低下游销售环节中的一般工商业电价。上游发电侧的上网电价执行煤电联动上调仅是奢望,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或已名存实亡。目前南方电网几乎所有售电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市场化交易,国家电网大部分也已可在网上交易。
二、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对各方有什么影响?煤电联动机制取消实质上是对煤电标杆电价制度的挑战。随着电力市场化不断推进,标杆电价制度终将离场,竞价上网的时代将到来。1. 用电企业将是电价市场化改革的直接受益者。目前全国电力供给处于相对充裕状态,电价在基准价下浮的概率比较大。尽管电价存在向上浮动区间,但在政策导向下、在市场化竞价的激情初期,大概率将出现一般工商业电价的继续下降,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用电企业的经营效益。政策实施后,企业用电成本有望下降,利好实体经济。2.发电企业将处在危机并存的重要时期。政策中明确指出,基准价按各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明年暂不上浮,特别要确保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只降不升。2020年电价只能降不能涨,政策导向不利于燃煤电厂,电价下调后燃煤电厂的盈利能力会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发电企业将更有动力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的份额,抢占交易先机。对于火电企业来说,要看政策落地后的电价走势。3.对煤炭企业而言,后期煤价会继续承压。电价在消费端的下降将或多或少传导至发电原料成本价格上。发电企业将会通过诉求国家政策、行业联合行动、强化价格话语权等向煤企施压降低采购成本,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间的博弈将进一步升级。在当前煤炭市场的长协煤占比越来越重、长协价格更多偏稳而非反映市场供求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情况下,煤价易跌难涨。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