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厦大青年天文活动: 2019年10月15日

厦大青年天文活动: 2019年10月15日

阅读量:3677732 2019-10-22


第四次厦大青年天文活动由伊团同学介绍他关于利用LAMOST寻找恒星级黑洞的工作。

本报告介绍利用LAMOST巡天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来寻找由恒星级黑洞和非致密、可见的伴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以下简称黑洞双星)。LAMOST巡天望远镜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恒星光谱库(千万条光谱),这对从动力学上寻找黑洞双星候选体是一个宝库。
 

本报告首先介绍了目前银河系内黑洞双星的探测情况,恒星演化和黑洞诞生的模型,黑洞的质量分布,数密度分布等问题。我们模拟了银河系黑洞双星的星族,并通过星族合成模型和双星的轨道参数分布来确定其光学可见度,视向速度的变化以及绕转周期。

图注:分离黑洞双星及其视向速度的示意图。
通过将光学可见度与LAMOST的探测灵敏度,我们预测在低分辨率、非时域巡天数据库中可以找到400个以上的黑洞双星候选体。在不远将来的LAMOST中分辨率、时域巡天数据库中,我们期望找到约50-350个黑洞双星候选体。大多数候选体都是短周期(0.2-2天)、伴星为M,K,G或F型的恒星,其中大约47%的候选体的质量函数(致密天体的质量下限)超过3倍太阳质量。通过结合LAMOST光谱数据与其他测光/光谱巡天数据,或后续跟踪观测数据,我们有望认证这些候选体。因此,通过探索LAMOST数据,我们可以扩大动力学证认的黑洞双星样本,从而增进我们对黑洞的质量分布问题和恒星演化模型的理解。

图注:LAMOST可探测黑洞双星候选体的数目随探测距离的分布函数。右上图:对低分辨率、非时域巡天的预测;右下图:对中分辨率、时域巡天的预测(其中参数fcad是望远镜的重复观测覆盖率)。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910.00822

厦大青年天文活动简介: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2:30
活动地点:物机楼573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养成读文献的习惯;提高学生做学术报告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
活动规则:除一年级研究生外,所有参加的学生须承诺至少讲一次报告
摄影:余小弟
撰稿:伊团
审核:孙谋远

| 厦门大学天文学系 |
|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Xiamen University |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