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7rKzdttPA52p4pYeYMhO2MLHMlLkuokAywpKa6qmW2NPtJ2dh9pM6MVErIRcjYRMQjht4uOa46cWLoFYDmLpicg/640?wx_fmt=gif)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rKzdttPA52p4pYeYMhO2MLHMlLkuokAcVzOQgMU9NuNrVISurhygDicricEE1TGvYU2s8Gp17f9mZ6chkvwd3Ew/640?wx_fmt=png)
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是2019年10月22日,星期二。
2008年10月22日,印度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此前,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已成功向月球发射探测器。据印度媒体报道,“月船1号”月球探测器以轻盈为特点,发射重量约1.3吨,比日本发射的“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和中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都要轻。该探测器在绕月轨道上开展两年的探测活动,旨在利用携带的各种仪器收集月球地理结构、化学构成以及矿藏等数据。“月船1号”是印度第一项月球探测任务,它的发射大大提升了该国的航天实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7rKzdttPA52p4pYeYMhO2MLHMlLkuokAee7M12qibF4WMnarNfuOUcFtnLblaQdbJZUjmIx4EyJyBYdYS4cshPw/640?wx_fmt=jpeg)
速览天下事
19日,中国火箭公司正式发布“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并透露了相关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龙”系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继“长征”系列后,推出的首个商业运载火箭品牌。据悉,该系列产品规划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和“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目前基本上能够满足当前国内外绝大部分商业卫星发射需求。
10月20日下午,“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包括华为鲲鹏920、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芯片、中国商飞民用飞机制造5G创新示范应用等在内的15项最新科技成果上榜。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的征集工作于今年6月启动,包含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化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方面,基本涵盖了与互联网相关的领域和行业。
10月20日,在成都举行的2019年女乒世界杯上,28岁的广州籍奥运冠军刘诗雯以4比2战胜队友朱雨玲夺冠,就此超越王楠和张怡宁,成为女乒世界杯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球员,这也意味着女乒世界杯第一位“五冠王”的诞生。一年内连夺世乒赛和世界杯两大赛的女单冠军,接下来,刘诗雯将代表中国女乒参加11月在东京举行的团体世界杯,她明确表态,目标就是夺得女团冠军。
距离2019北京马拉松开跑只有两周时间,今年的北京马拉松预报名人数超过16万人,媒体公布的中签率只有16%左右,再创历年来的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北京马拉松的名额,越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商品”,在一些社交软件和二手交易平台上转卖,标价达数千元。北京马拉松组委会发布声明说,转让参赛名额是违法行为,将会同公安等部门调查并制裁。
美国宇航局官网消息,当地时间10月18日上午7时38分,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和杰西卡·梅尔相继走出国际空间站,开始执行人类历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任务。她们此次的任务是修复空间站电池充电器故障。整个任务历时长达7小时17分钟,进行得十分顺利。半个多世纪以来,太空行走从未全部由女性宇航员完成。本次任务也为人类太空探索活动增加了一项新纪录。
日前,美国白宫宣布,2020年的G7峰会将在特朗普名下的高尔夫俱乐部举行,招致民主党及媒体的强烈批评。这一决定被民主党认为是特朗普最“厚颜无耻”的腐败证据之一。当地时间19日,特朗普宣布放弃该想法,提出该会议可能将于他在戴维营的官邸举行。
新华社北消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衰老与疾病机理》期刊刊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发光二极管产生的蓝光可能损害脑细胞和视网膜,并加速衰老过程。研究人员表示,未来科技和医疗进步可以减少蓝光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例如我们可以佩戴琥珀色镜片等方法过滤掉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也可以改进电子设备屏幕以减少蓝光的产生。
复旦 “似是而非”新课程
“天赋基因检测究竟靠谱吗?”
”比特币是技术革新还是庞氏骗局?”
“一家医院的患者死亡率高,是不是这家医院就不好?”
“西南某地区发生地震,不少房屋倒塌,是不是所有房屋都该到达一定的抗震等级?”
……
围绕着这些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最近复旦大学开设的一门新通识课程火了。这门课的名称很有意思,叫“似是而非”。据媒体报道,在课程容量为258人的情况下,这门课程的选课人数超过了一千。开课以来,每周都有不少学生哪怕站着也要赶去听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7rKzdttPA52p4pYeYMhO2MLHMlLkuokAjXiaYoQr1K5uyz95bibJ66cJrI1mmNP2Zufd8R9IMKpRxGIEYLZWbqfA/640?wx_fmt=jpeg)
据了解,这门课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开设、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命名,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领域的12位教授,并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而开设的,一共包括17个课程专题。
在“似是而非”的课堂上,十几位不同学科的老师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向学生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那么究竟什么是“伪科学”?在“似是而非”的第一节课上,楼教授就举了一个例子:某防火用具的推销员告诉我们,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他的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楼红卫表示:“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错误。因为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出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7rKzdttPA52p4pYeYMhO2MLHMlLkuokAQOzaK5XAlDsts2Qw0vRh9N3jAmObFdBMoUE2vzMV3sQkQ6Srp7l8dA/640?wx_fmt=jpeg)
他同时指出,这种逻辑上的错误推理,其实广泛存在于大量统计数据和新闻报道之中。它们站不住脚,却让人印象深刻并对人的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为他认为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也时常会有错误的认知,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本专业之外的一些争议时。
想起来,类似这样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广泛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有人说他在早晨看见一篇《侧卧睡觉对心脏不好》的研究报告,便想着晚上睡觉不再侧卧。但转眼到了晚上上床后,又被手机里突然跳出的《平躺睡觉对头脑不利》的文章弄得不知怎么睡才好。又比如,有人本来已经习惯了常年早起跑步,但近期却被一篇《早晨空气质量差,跑步最佳时间应该是傍晚》的文章一下子扰乱了想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7rKzdttPA52p4pYeYMhO2MLHMlLkuokAotTbibVqHCgDX7iauxDjVm3NLiaYxWsZibb1Y43YibLWsEcWxiau7655INqg/640?wx_fmt=jpeg)
纠正偏见,提供思考,正是楼红卫开设这门课的初衷。他表示当初开设“似是而非”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门课,能够纠正不同学科里类似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偏见,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式。因为他认为学生未来走在社会上时,应该具备用科学和逻辑的眼光分辨身边世界的能力,才能对这个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虽然我们没有去复旦听课,但不妨想想,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似是而非”,你有过自己的质疑和思考吗?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凤凰网、腾讯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