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北大古建七期首批录取名单公布|更专业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北大古建七期首批录取名单公布|更专业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阅读量:3668919 2019-10-22


北京大学古建筑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研修班(第七期)”将于2019年12月举办,本研修班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40名优秀的古建筑精英人才,经过综合评审,现公布第一批录取学员,共20名。
第一批录取名单
通过对报名学员的工作资历、专业经验等各方面综合考量,现已完成第一批学员的录取工作。入学通知书于近日送达,以下同学请查收。
冯亦萌、黄德脉、郭兴、周平、周红亮、彭舒婷、陈晓虎、王梦雪、林福强、汤思建、朱臻阶、张崇弟、尹礼梅、张志强、宋昊、潘婧、王鹏、张丽、郝胜力、陶志
录取通知书

培养目标
为了使建筑遗产从业者拥有正确的建筑遗产价值观,培养出真正掌握传统建筑文化内涵、设计能力够强的优秀古建筑设计师、规划师。
课程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与建筑考古、文物保护政策与法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古遗址修复技术、近现代建筑保护、古建筑设计、传统民居保护与修缮、石窟寺保护规划、中国传统建筑结构按照模块,精准且有系统的传授保护、规划设计技术与理念。
研修时间安排
1.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2.课程安排:2019 年 12 月开课,2020 年 11 月结业;分五次课程,每次课程集中授课5-7天。
3.学习地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颐和园路5号)
4.每次课程于开课前2周,将课程发送班级群通知
学习内容
1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与建筑考古
1.文明历程与文化自信——考古学的视角                
2.建筑考古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
3.建筑遗产与保护建筑
4.学员交流与拓展活动
2
明清建筑踏查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中国建筑史
2.明清建筑踏查方法概述
3.北京明清官式建筑实地踏查
4.太庙踏查
5.颐和园古建筑群踏查
6.明清建筑踏查记录讲评
7.明清建筑特点分析总结
8.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方法
9.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案例分析
10.文化遗产规划实践练习
11.保护规划作业讲评
3
古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文物保护政策与传统民居保护与修缮
1.古建筑设计原理  
2.古建筑设计作业与实践
3.古建筑设计实践与方案讲评
4.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分析比较
5.文物保护政策与法规
6.文物建筑保护方案的编制与保护措施及文物建筑修缮施工组织设计
7.北京四合院考察
8.传统民居保护与修缮
4
早期建筑踏查实践
1.早期建筑特征与考察记录办法
2.早期建筑考古方法
3.考察分组练习
4.考察点评讲析
5
石窟寺专题、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古遗址修复技术
1.佛教考古与佛教建筑--石窟寺专题
2.近现代建筑保护
3.古遗址保护修复技术
4.中国古代建筑彩画·设计思想方法与制度
5.结业论文点评
部分授课专家
 孙庆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考古学家,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出版有《最雅的中国--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等专著。
 
宋向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馆长。
 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考古专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从事中国先秦史、中国艺术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
 徐怡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局专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009、2018年均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16年获中国考古大会“考古资产保护金樽奖”。2018年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韦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考古学家;2002年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汉唐考古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师从宿白先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兼及佛教考古、美术考古。
 
周双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材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著有《土遗址保护材料探索—非水分散体材料研制及土遗址加固研究》。
 查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高级工程师,文物保护规划设计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从事文物保护规划和修缮设计及相关研究工作。
 
李永革,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研究馆员,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成员,国家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北京市文物局文物质量监督站常务顾问。
 
张剑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助理教授、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
 李路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与色彩、古代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2001-2007师从建筑史学家傅熹年先生、王贵祥先生。出版:《〈营造法式〉彩画研究》等。
 刘亦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中国建筑史学会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城市史、中国近现代建筑保护。
 
齐莹,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北京建筑大学讲师,前土人景观规划设计院主任建筑师,GHF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建筑顾问。参与和主持多个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改造、风土乡村规划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国建筑史。
 彭明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考古、佛教考古。著有《云冈石窟的营造工程》等著作。
证书核发
课程结束后,由北京大学核发《古建筑规划设计专业人才高端研修班结业证书》。

第二批
录取工作正式开始
北京大学古建筑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研修班(第七期)已完成第一批(20名)古建筑优秀人才的录取。
第二批将录取学员20名,10月22日-10月31日对第二批报名学员审查筛选,欢迎符合条件的行业内古建筑精英人才加入到北京大学古建筑规划设计研修班。
报名方式
第二批录取20人,额满停止招生
报名电话:18201165777  马老师 
                  18311027709  吕老师
电子邮箱:gujianyingzaoshi@163.com
课程咨询:010-62765797  苗梦雨老师
地       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学院官网:archaeology.pku.edu.cn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