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凝结水泵的运行
1.凝结水泵启动前的检查:
(1)电机测绝缘合格,接地线良好,吸入风口无杂物,送上电源;
(2)凝结水泵各轴承润滑油正常,盘动联轴器灵活,地脚螺丝无松动;
(3)检检查系统完好,凝汽器水位计投入,凝汽器汽侧补水至可见高水位;
(4)查电机控制、保护系统是否可靠;
2.凝结水泵的启动步骤如下:
(1)打开凝结水泵的吸入阀门。这个阀门通常是常开的。
(2)打开通往凝汽器平衡管线上的阀门。这个阀门往往是常开的。
(3)排放泵内空气。
(4)起动电动机,同时按泵特性调节水压。
(5)全开原来关闭的出口阀门,稍许开启再循环阀。这时,在凝结水管路上压力不能出现明显的下降。
(6)投入液位调节阀。
3.凝结水泵的停止:
(1)关闭凝结水泵出水门。
(2)断开联锁开关并按下停止按钮。
(3)停止为备用状态时,出水门开启,联锁开关投入。
(4)将操作时间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4.机组运行中凝结水泵的解列
(1)联系有关值班员并通知电气停电。
(2)按顺序关闭出口门、进口门、平衡管。
(3)泵内压力到零,运行泵工作无异常时,通知检修开始检修工作。
5.机组运行中凝结水泵的恢复:
(1)确认凝结水泵检修工作完毕,通知电气送电。
(2)缓慢开启平衡管,密切注意运行泵工作情况。
(3)检查泵入口真空与运行泵一致时,开启进水门。
(4)投入联锁开关。
6.联动试验(启动机组前做):
(1)启动一台泵并带上负荷,将备用泵出水门开启。将运行泵选为主泵。
(2)计算机内处于“联锁”位置,两台泵都处于“自动”状态,运行泵投手动,按下集控盘上运行泵“停止”按钮。
(3)运行泵跳闸,备用泵在液位到0.6或0.9m自动投入。
(4)同理做另一台凝泵联动试验。
7.事故处理:
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停泵:
(1)轴承冒烟或温度上升到80℃以上。
(2)电动机着火或冒烟。
(3)电动机温升超过60℃。
(4)各部发生剧烈振动超过0.06mm。
(5)电动机、水泵、轴承内有金属磨擦声。
(6) 电动机进水。
8.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自动投入:
现象:
(1)运行泵停转,电流、出口压力到零,绿灯灭、红(黄)灯亮。
(2)备用泵红灯灭,绿灯亮,电流及出口压力正常。
原因:
(1)电动机过负荷动作。
(2)电动机线路故障。
处理:
通知电气立即检查故障原因,正常后重新投入运行或备用。
9.运行泵掉闸,备用泵未自动投入:
现象:
(1)同上(1)条。
(2)凝汽器水位升高。
(3)真空下降,排汽温度升高。
(4)真空泵液位升高,甚至排气管冒白气。
原因:
(1)同上(1)(2)(3)条。
(2)联动装置故障。
(3)厂用电中断。
处理:
(1)启动备用凝结水泵,若两台启动均无效,可强合一台凝结泵。
(2)如两台泵均启动不起,立即报告班长减少负荷,并注意凝汽器水位。
(3)联系电气查明原因,处理后立即启动一台泵运行,另一台泵备用。
(4)全厂停电时应注意凝汽器水位,凝结水泵出水门不关,以便厂用电恢复后 迅速启动带负荷。
10.泵打不上水:
现象:
(1)水泵发生异音,有水冲击声。
(2)出口压力下降或到零,凝汽器水位升高。
原因及处理:
(1)凝结水泵平衡管未开启。
(2)水泵在真空状态下运行部分的进水管法兰及盘根等漏气,应设法消除,若无效,启动备用泵,停运故障泵后,通知检修处理。
(3)水泵本体故障,启动备用泵,停止故障泵,通知检修处理。
(二)循环水泵的运行
1.循环水泵启动前的检查:
(1)清除循环水池内所有杂物,在泵运行时,应有防止新的杂物进入泵吸水池内的措施。
(2)确定循环水池内的水位在允许的水位之上,否则应补水至正常。进水间闸板在开启状态。
(3)检查循环水泵轴承油位正常,油质合格。
(4)试验电机转向正确(从泵往电机看,叶轮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5)检查填料的压紧程度。同时,注意填料压盖是否压得均匀。
(6)检查循环水泵进口门开启,泵体放空气门关闭。
2.循环水泵的启动
(1)开启循环水泵体放空气门,放尽空气后关闭。
(2)断开循环水泵联锁开关。
(3)检查符合启允许条件,微开出口门,启动循环水泵,汽轮机运行人员现场手动开启出口门,检查并记录电流、压力、轴承振动情况。检查系统通水情况及进水间水位正常。
3.循环水泵的停止:
(1)关闭循环水泵出口门。
(2)循环水泵出口门关闭后,停止循环水泵,检查循环水泵转速下降,电流到零,泵不倒转。
(3)如需备用,投入泵联锁开关。
4.循环水泵联动试验:
(1)启动一台循环泵,开启出口电动门(要求循环水系统保证正常供水)。
(2)投入另外一台泵的联动装置。断开原运行泵开关。
(3)运行泵掉闸,投入连锁的备用泵按自动投入(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4)用同样方法试另两台泵,试后恢复。
5.在下列情况下应紧急停泵:
(1)泵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有金属摩擦声。
(2)电动机冒烟或着火。
(3)轴承冒烟或轴承温度急剧升高超过90℃且电机线圈任一点温度高至120 ℃。
(4)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无法解除。
(5)泵壳或管道破裂,大量漏水无法消除,并威胁安全。
6.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迅速启动备用泵,停止故障泵
(1)轴承温度逐渐升高到80℃时。
(2)水泵电流、压力摆动,并逐步降低经处理无效时。
(3)管道破裂大量漏水时。
(4)盘根过热或大量漏水,处理无效。
(5)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经处理无效时。
(6)电动机外壳温度升高至75℃,联系电气处理无效时。
(7)泵组振动超过允许值。
7.紧急停泵操作步骤:
(1)现场或在中控电脑上停运循环水泵。
(2)关闭故障泵出口门。
(3)启动备用泵,手动开启出口门,检查备用泵运行正常。
(4)报告值长、通知有关专责。
8.水泵电机过负荷:
(1)发现电流超限,应查听泵内声音和轴承工作情况,如有明显金属摩擦声、振动增大或轴承温度超限,应紧急停泵。
(2)如电流超限,水泵无异常,应联系电气处理,同时检查好备用泵,电机外壳温度超限后及时倒泵。
9.泵组振动原因:
(1)叶轮损环、叶轮不平衡或叶轮松动
(2)联轴器橡胶垫破裂或连接不好
(3)地脚螺丝松动或轴承螺丝松动
(4)轴承工作异常
(5)吸入侧漏入空气(通常伴有压力摆动)振动也有增加趋势。
10.泵组振动处理:
(1)泵组振动应查明原因,及时汇报,对症处理。
(2)无法处理或处理无效时应紧急停泵或倒泵。
11.轴承温度升高,应进行下列检查和处理:
(1)检查油质是否良好,油位是否正常,及时补油或换油。
(2)轴承温度升高,用温度计测量油温,处理无效,按有关规定,紧急停泵或倒泵。
12.循环水泵的跳闸处理:
(1)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自启,复位跳闸泵操作开关,关闭跳闸泵出口门。(2)运行泵跳闸,备用泵不联动,应立即启动备用泵(操作开关最多只能合一次)开启出口门,拉掉跳闸泵操作开关,关闭跳闸泵出口门。
(3)备用泵启动无效,检查跳闸泵无倒转(倒转时应关出口门)且泵跳闸时电流无明显冲击,电机无明显异常,可重合一次跳闸泵。
(4)备用泵、跳闸泵启动均无效,拉掉操作开关,断开联动开关,关闭跳闸泵出口门,汇报值长待命。
(三)旁滤供水泵的运行
1.检查和启动:
(1)检查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措施恢复。
(2)电机接地线良好,吸风口无杂物,电机测绝缘合格、电源送上。
(3)检查旁滤供水泵轴承油已加好;盘动转子灵活,地脚螺丝无松动。
(4)旁滤供水泵出水门关闭。
(5)滤水器已投入运行、各放水排污门关闭。
(6)循环水池水位3米以上。
(7)启动旁滤供水泵,开启出口门。检查电流、压力、声音、振动、轴承温度无异常。
(8)调整循环水池补水门,保持水位3-5米。
2.停止:
(1)检查各辅机确已停运,循环水系统具备停运条件。
(2)关闭旁滤水泵出口门,停运旁滤水泵,检查泵无倒转。
(3)调整循环水池补水门,保证循环水池液位正常无溢流。
(4)根据需要开启旁滤水供系统各管道放水门,冬季做好设备、管道防冻措施,开启防空气门,开启底部放水门,放尽管道存水。
(四)顶轴油泵
1.检查和启动:
(1)检查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措施恢复。
(2)检查顶轴油泵进出口滤网清洁。
(3)检查顶轴油系统各测量仪表投入正常。
(4)检查开启顶轴油泵进口门、出口门。
(5)检查顶轴油泵入口油压在0.05Mpa以上。
(6)顶轴油泵联锁开关投入调整好顶轴油至#1、#2、#3、#4轴承进油门。
(7)确认变量头在正常位置
(8)启动顶轴油泵运行。
(9)注意检查各瓦顶轴油压正常。
(五)真空泵的启动运行
1.启动前准备:
(1)清理泵体及周围卫生。
(2)检查泵驱动端、非驱动端润滑情况。
(3)确认进口阀全关,出口阀全开。
(4)检查泵体密封处有无渗漏现象,进出口管线、阀门、法兰、压力表接口、是否完好,地脚螺栓和联轴器护罩有无松动现象。
(5)通过泵体密封水管向真空泵内送水,盘车,待泵体非驱动端导淋排出水后关闭该导淋。
(6)电机拆线检修后,检查电机转向是否符合泵头的转向。
2.启动:
(1)现场或者中控电脑按下“启动”按钮。泵启动。
(2)泵启动后根据出口汽水分离罐排水情况,控制泵体密封水的流量大小。(3)缓慢打开进口阀门,开进口阀时,需注意泵体的声音、振动情况,电流的大小情况。阀门开到满足工艺所需时,不可无限量的开关。
3.启动后检查:
(1)驱动端和非驱动端的温度情况。
(2)泵体有无异常振动、异响,进口压力是否符合泵的抽真空压力。
(3)电机温度情况、电流是否在规定的量程内。
4.停泵:
(1)停机前先检查系统各相应设备能否进入停机规程中。
(2)关闭进口阀,按下停机按钮。
(3)冬季时,打开泵体低点排放阀门,排净泵内介质,防冻。
5.真空泵的切换:
(1)备用泵启动前,做好开泵前的准备工作。
(2)备用泵启动后,缓慢开启备用泵进口阀,关闭运行泵的进口阀,切换时,注意真空度要满足工艺要求。
6.泵体密封水量的调节:
泵体水量过大时,会形成水击,导致泵体振动大,且异响,还会增大泵的轴功率,甚至会烧坏电机;水量过小时,造成真空度不足,泵体温度升高。调节水量以泵体出口冷凝液罐无水排出,且真空度正常,泵体无振动、异响,为准。
(六)EH油泵的运行
1.电控油泵的启动:
(1)检查油箱油位正常。
(2)EH油系统表计正常。
(3)退出油泵联锁开关。
(4)电机绝缘合格,接线正确。
(5)关闭压力管道上的球阀松开压力表开关。
(6)检查油温是否在25℃到55℃之间,启动电机检查电流、出口压力正常,滤网前后压差小于0.35MPA。
(7)开启出口球阀向EH系统充油。
(7)检查系统无漏油现象,油位正常,油压14.5MPA左右。
(9)投入油泵联锁。
(七)交、直流润油泵
1.启动:
(1)检查润滑油系统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措施恢复。
(2)检查油泵盘动转子灵活,联系电气测量各电机绝缘良好,送上油泵电机电源。
(3)启动油泵运行检查泵电流、声音、振动、轴承温度均正常。
(4)主油箱油温、油压、油位符合启动条件。
(5)根据需要投入油泵的联锁。
(八)给水泵启动、停止
1.给水泵禁止启动规定:
(1) 给水泵出口逆止门卡涩、水泵内部有明显的摩擦现象。
(2) 平衡装置工作失常。
(3) 电机绝缘不合格。
(4)主要仪表失灵。
2. 给水泵启动前检查:
(1) 检查各表计齐全,一次阀开启。
(2) 检查靠背轮罩应齐全,固定牢固,盘动转子无卡涩现象。
(3) 给水泵轴承油位在1/2以上,油质良好。
(4) 给水泵轴承冷却水畅通。
(5) 给水泵进水门开启,再循环门开启,电动出水门关闭。
(6) 给水泵进、出水管放水。
(7) 给水泵电机绝缘合格。
3暖泵:
(1)顺暖:逐渐开启给水泵进口门,适当开启出口电动门前放水门,注意泵部温升情况。
(2)冷态泵启动前暖泵时间不少于1小时,当泵体温度与水温接近,泵上下壳体温差小15℃,则暖泵结束,关闭放水门。
(3)待水泵出口侧温度与给水温差<20℃,泵体上下各部温度均匀,温差<15℃可以启动。
4.给水泵启动操作:
(1) 合上给水泵开关,检查电流、进出口压力、平衡盘压力正常,轴承振动符合要求。开给泵出水电动门,注意给水母管压力,及时关闭给水泵再循环门。(2)对给水泵作一次全面检查。
(3)投入给水泵联锁开关。
(4)投入给水低水压联锁。
5.给水泵停用操作:
(1)接到停止给水泵运行命令后,联系中控。
(2)开启给水泵再循环门。
(3)切除给水泵的联锁开关。
(4)关闭给水泵出口电动门,注意电流、出口压力。
(5)停用给水泵,注意高压给水母管压力,注意惰走时间。
(6)如作备用,将给水泵操作至备用状态。
6.给水泵备用:
(1)给水泵进水门、出水电动门关闭、再循环门均开启。
(2)轴承冷却水门开启,轴承油位正常。
(3)备用给水泵联锁投入“联动”位置。
7.给水泵运行维护:
(1)给水泵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轴承温度≤70℃,轴承振动<0.06mm。
(2)运行给水泵电流,进、出口,平衡盘压力应正常。
(3)给水泵填料冷却水充足,温度正常。
(4)备用给水泵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再循环门开启。
(5)给水泵流量减少时,应适当开启再循环门,以防止给泵汽化。
(6)给水母管压力低时,应立即启动备用泵。
8.给水泵定期切换、试运行:给水泵定期切换或试运行,必须在值长监护下进行。
(1)检查备用给水泵在良好的备用状态。
(2)全开再循环门,关闭给水泵出水电动门。
(3)启动给水泵试运行。
(4)检查给水泵电流、出口压力、平衡盘压力、轴承振动、温度应
正常。
(5)开启给水泵出水电动门。
(6)一切正常,运行10分钟后停另一台泵。
(7)将停用给水泵操作至备用状态。
(8)将联锁开关打至“联锁”位置。
(9)用同样方法试验其它备用给水泵。
9.给水泵事故处理
1.紧急停泵规定:
(1)给水泵组轴承温度或电机外壳温度急剧上升,超过极限值。
(2)电动机、泵体发生强烈振动,或清楚的听到金属撞击声、摩擦声。
(3)给水泵电流表指示明显超过额定值或大幅度摆动。
(4)给水泵电动机冒烟或着火。
(5)给水泵管道及阀法兰冲破,管道破裂,大量喷水,无法运行。
2.给泵轴承温度升高
故障现象:
(1)手摸轴承感到烫手。
(2)轴承声音异常,振动增加。
故障原因:
(1)轴承油位过低。
(2)油质恶化或油中有水。
(3)轴承冷却水量不足或中断。
(4)其它部件传热影响。
(5)轴承损坏,轴承装配间隙或紧力不合要求。
处理方法:
(1)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加油。
(2)发现油质恶化,分析油质恶化原因,并及时换油。
(3)经常调节轴承冷却水量,疏通冷却水管,必要时调泵处理。
(4)如轴承温度升高到最高允许值或伴有异音振动,应立即停泵检查。
3.给水泵组轴承振动
故障现象:
(1)手触摸感到振动比正常有明显增大。
(2)有异常声音。
(3)振动表测量振幅超过规定值。
(4)轴承温度升高。
(5)电流表指示增大或超过额定值。
故障原因:
(1)给水泵与电动机中心不准。
(2)靠背轮螺丝松动或断裂,底脚螺丝松动。
(3)轴承紧力或间隙不合要求、轴承损坏。
(4)转动部件松动或损坏,平衡盘磨损。
(5)水泵叶轮内有杂物。
处理方法:
振动超过额定值后,汇报值长,应立即调泵运行。
4.给水泵电机电流升高
故障现象:
(1)电流表指示升高,并超过额定值。
(2)电流表指示升高并大幅度摆动。
(3)泵组有异声。
(4)泵组振动增大。
(5)给水压力降低。
故障原因:
(1)给水母管压力降低、给水泵流量增加,超出力运行。
(2)检修后盘根过紧,轴承故障损坏。
(3)电机缺相运行。
(4)电压过低,周波过高。
(5)泵组内部碰擦、掉入杂物、平衡盘磨损。
处理方法:
(1)如超出力运行,引起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值,应增开备用泵。
(2)如因超电流故障运行或可能影响设备安全,应开出备用泵,停下故障泵。
5.给水泵汽化
故障现象:
(1)电流表指示降低。
(2)给水压力降低。
(3)给泵或进水管内有噪音或水击声。
故障原因:
(1)除氧器水位过低, 除氧器水温过高。
(2)除氧器内部压力突降(进汽门误关,调整不当或机组甩负荷)。
(3)给水泵空负荷或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且再循环门未开或开度较小。
(4) 给水泵进水量偏小或给水泵进口滤网堵塞,给水泵进水管路阀门阀芯脱落。
(5)并泵操作不当。
处理方法:
(1)保证除氧器水箱温度、压力、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2)试泵或并泵运行时要开启再循环门并调整其开度到合适位置。
(3)运行中发现给水母管压力过高,应适当开启再循环门。
(4)如给泵进口滤网堵塞,应立即调泵处理。
(5)如果给水泵进水管路阀门阀芯脱落,应立即调泵处理。
6.给水压力降低
故障现象:
(1)给水母管压力降低。
(2)锅炉汽包水位低。
(3)给泵电流升高或摆动。
故障原因:
(1)锅炉汽压变化。
(2)锅炉调整不当。
(3)锅炉排污量过大。
(4)给水系统大量漏水。
(5)给水泵故障,电机跳开关或电源中断。
(6)系统误操作。
处理方法:
(1)当给水母管压力降至6.5MPa左右,立即汇报班值长,联系锅炉,准备启用备用泵。
(2)当母管压力降至6.0MPa时,低水压联锁应动作,备用泵应能自投。如低水压联锁不动作,应立即抢合备用泵。并汇报班值长,与锅炉共同找原因。
(3)开备用泵,停故障泵。
7.给水泵厂用电源中断
故障现象:
(1)给水泵运行声音突变,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冲击声。
(2)交流照明灯全部或部分熄灭。
(3)给水母管压力降低。
(4)给水泵压力、电流至零。
故障原因:
(1)厂用电全部中断。
(2)部分厂变、厂干故障或单台泵交流电源中断。
(3)电气运行人员切换操作不当。
处理方法:
(1)立即投入备用泵,尽量保证正常供水。
(2)原运行泵开关数分钟内不必拉开。
(3)备用泵开关全部合上仍无效时,保留泵在合闸位置,等待电源恢复。
(4)汇报值长,联系有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九)加氨泵的操作
计量泵的投运只能就地操作,启动、停运通过泵间操作箱上的操作按钮来完成。加药量可通过泵上的调节钮来调节。
泵的投运
先开计量箱的出液阀,再开计量泵的入口阀,最后启动计量泵。启动时压力过高,响声过大,或者安全阀有回液应及时停泵,找检修人员检查。
泵的停运
首先停止计量泵的运行。然后关闭计量泵的进出口阀,关闭药箱的出口阀。
加药量的调整
根据水质化验人员的化验结果调整加药量及加药浓度。采用除盐水,按一定比例、浓度,将药剂在溶药箱内配制好。加药量可通过调节计量泵的冲程数旋钮来完成。只有在计量泵运行情况下调整,严禁在泵停运行情况下调节。根据运行需要,调整冲程旋钮到合适位置,将锁母拧紧。
(十)联氨加药泵操作(同上)
(十一)Na3PO4加药泵操作(同上)
(十二)除氧器给水泵操作
启动前的准备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在标准位置。
(3)确认除盐水箱水位应不低于2米。
(4)关闭水泵出口阀,最小流量阀。
(5)全开水泵入口阀。
启动
(1)联系电气送电。
(2)开最小流量阀。
(3)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4)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慢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
停止
(1)关水泵出口阀。
(2)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倒用
(1)备用泵随时处于热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2)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十三)除氧循环泵操作
启动前的准备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应在标准位置。
(3)检查各轴承冷却水畅通。
(4)确认除氧器水位正常。
(5)关闭水泵出口阀。
(6)全开水泵入水阀。
启动
(1)联系电气送电。
(2)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3)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开出口调整水泵出水量。
停止
(1)关水泵出口阀。
(2)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十四)干熄焦循环水泵操作
启动前的准备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在标准位置。
(3)确认循环水池水位应不低于2.5米。
(4)关闭水泵出口阀。
(5)全开水泵入口阀。
启动
(1)联系电气送电。
(3)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4)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慢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
停止
(1)关水泵出口阀。
(2)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倒用
(1)备用泵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2)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
(十五)除盐水原水泵、反洗水泵、中间水泵、凝结水泵操作
启动前的准备
(1)手动靠背轮应灵活,无异音。
(2)检查各轴承油质清洁,油量在标准位置。
(3)确认水池水位正常。
(4)关闭水泵出口阀。
(5)全开水泵入口阀。
启动
(1)联系电气送电。
(3)按启动按钮,启动水泵。
(4)待电机电流、水泵水压正常后,慢开水泵出口阀,向外供水。
停止
(1)关水泵出口阀。
(2)按停止按钮,停止给水泵运行。
倒用
(1)备用泵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水泵出入口阀全开。
(2)倒用时先开备用泵,正常后再停在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