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蓝盈莹曹骏分手:为什么有的感情会走向死亡?

蓝盈莹曹骏分手:为什么有的感情会走向死亡?

阅读量:3649134 2019-10-21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虫子
10月21日,蓝盈莹,曾经在《甄嬛传》中饰演浣碧的那个姑娘,和处了3年多的男朋友曹骏分手了。 左一为为浣碧
很多人在分手微博下惋惜,曾经甜甜蜜蜜的一对,怎么还分手了?一直以为他们会走向结婚的。 一位网友说,这对cp就像她的爱情信仰,积极向上,相互鼓励,那是她心里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啊。 那么,蓝盈莹和曹骏到底为什么会分手呢? 浣碧&沉香缘起
 许多人认识蓝盈莹,是从《甄嬛传》中的浣碧开始的。2011年,1990年出生的蓝盈莹还在中央戏剧学院上大学。 而许多人认识曹骏,是从《九岁县太爷》和《宝莲灯》这两部剧。1988年出生的曹骏,是实打实的童星了。 

2016年的12月,“浣碧”和“沉香”微博官宣恋情。打破了很多人心中的童年cp。 
不得不说,这一对,真的是很甜啊: 一起健身。

一起游学。 一起弹尤克里里。 一起做蛋糕。 过新年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在微博上写年终回顾和新年愿望清单; 彼此过生日的时候,曹骏都见了蓝盈莹的家长。 
两个人看起来是非常励志的一对了,在同龄人眼里,他们在撒狗粮,在长辈眼里,他们也是志同道合、积极上进的小情侣了。 今天的分手,让人猝不及防。 情断 曹骏在分手宣言中提到:“对工作拥有无限热情的我们两人,陪伴彼此的时间越来越少,做回朋友也许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蓝盈莹则回复说:“遇见守时先生是这三年来最幸运的事,共同度过的每一天都是美好且真挚的。但是,原谅我们还是选择了活在日子本身。”
 
两个人分起手来,都是温温柔柔的。 外人看起来这对模范情侣,就像看到当年大学时期的女班长和团支书谈恋爱,感觉完美无缺,令人艳羡。可是,私下里的事,恐怕没那么如意: 蓝盈莹是个叛逆的女同学,在上高中的时候,就跟父母僵持到底,一定要学表演,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成为一名演员。上了大学更是积极跑剧组试戏,在事业上一直有自己的主见。
很明显,她很喜欢、很在乎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生活也有着明确的规划: 
所以她很忙。 曹骏虽然和杨紫一样都是童星出道,却没有杨紫如今如日中天的机会。最近几年,他也是在为着事业发展、突破瓶颈四处奔波。 所以曹骏也很忙。 蓝盈莹在微博上曾经发过一条狗粮,不过看起来却比较心酸:  连两个人都没有通告的时间,都很难一起碰到。 什么杀死了我们的爱情?
 其实,谈恋爱和结婚一样,都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比较显而易见的,就是两个人需要为感情维系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找其他伴侣的机会成本,以及情绪成本。 普通人谈个异地恋、跨国恋,劈腿、失联什么的,都太常见了。在演艺圈中,时间也是许多艺人比较稀缺的资源。能够像唐艺昕和张若昀那样恋爱长跑走向婚姻殿堂的,也是少见。 更多的情侣是像阚清子的男朋友那样,说一句:“你喜欢大海,我爱过你。” 
像胡杏儿等了黄宗泽7年,最终3年后和别人闪婚。 
这些cp让普通人意难平,看在眼里,遗憾在心里,不过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自以为错过的人。 就像当年林月如在锁妖塔下,留下两行眼泪,望着拉着赵灵儿的李逍遥说:“想不到我已经这么老了。”然后转身葬身宝塔,只留下莫失莫忘铃。 
就像当年阿朱在乔峰复仇前夜,为这个中年男人缝衣服,第二天却葬身在乔峰掌下,只剩下塞下牛羊空许约。

从古至今,总有那么一些看起来很美好的感情,为何最终在3年,5年,7年,甚至10年后走向消亡? 故人心易变
 纳兰容若在百年前感慨伴侣初见时的美好,却又一边补充了下一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这句话虽是诀别幽怨之词,不过也确实是实话。 很多人期待“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爱情,期待可以“少年夫妻老来伴”,但真相是,从人的心理发展角度来说,这种美好的期许其实和人心理的情感成熟规律相悖: 通俗点来讲,你35岁时候的择偶标准,和你25岁的择偶标准很难再保持一致——因为在这10年中,正常来说,你会从学校毕业,开始工作,一步步地由基层员工变成资深员工,或者创业,或者读博士、博士后等等。
总之,你周围的世界和人在变化,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角色会发生变化,这样必然会带来人的认知上的变化。 
说得残酷点,从原生家庭中离开之后开始独立生活,你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自然会影响到你的择偶需求,甚至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我一个朋友,1988年的,北京姑娘,在一家央企工作。之前谈了个东北的帅气男朋友。我们一块吃饭的时候也见过,过了两年多,不怎么的,那个小伙子就回了家乡。
 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她和她同一个公司的同事办了婚礼。新郎也是北京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足足比她大了16岁,还离过婚,带着一个孩子。 一天,她悄悄地告诉我,前男友虽然帅气俊朗,在大街上一眼就是鹤立鸡群拔尖的,可是对她自己不好啊,大冬天的她去他公司找他,他能拖一个小时才下来。总是她照顾他多一些。他对未来的生活,也总是没个规划,他大概模糊的蓝图里也没见过她的影子。 “伤心伤够了,也就想找个知冷知热的人。” 32岁的她,在我面前说出这番话,让我感慨——若是换作5年前,她那个时候意气风发,人人都爱她绝美的风华,追她的帅气小哥哥能排成一个回字长龙。那个时候的她,喜欢朝气蓬勃的帅哥,现在渴望体贴伴侣的愿望不会那么强烈。
境遇变了,许多当年的需求就再也回不去了。 感情,是自我需求和成本付出的博弈 蓝盈莹上学的时候是个学霸,现在工作了一年一年的愿望清单看得人望而生畏,让人感慨她真的是个有追求的女孩子。侧面也表明,她在逐渐地调整,也认清自己的需求。
曹骏蓝盈莹分手,不一定就是因为情感需求的调整,但从分手宣言看,一定是因为关系维系的成本越来越大,大得难以让双方承受。 昨天,我问一个1993年的妹子,为什么和前男友分手? 她的回答,悲伤又无奈:我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都在家乡,我的爸妈都在家乡,更何况我还有一个生病的姐姐。我不可能跟他去南方。 这是基于自己生存需求的基础之上的选择。如果为了爱对方,就要削弱甚至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远离甚至不得不忽视自己的亲人,我想这便属于每一个活在烟火人间的成年人不得不考虑的成本计算问题: 对面的好儿郎是心中所爱,颜值登对、志趣相投,就连心意也难得情投意合。 可是自己却要付出自己不愿舍弃的某些成本,去爱那么一个人。爱得好用力,也好辛苦。 反过来也一样,对方花了那么多的代价来爱自己,自己又该用多大的心力来消化这些美好感情里的“牺牲”? 即使社会阶层跻身挣钱如流水的演艺圈,面对马斯洛的五种需求,面对现实世界的成本计算,人也不能免俗。 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内心的认识
 有人会为蓝盈莹惋惜。 这对刚刚分开不久的恋人曾一起合唱刘若英的《后来》: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 一旦错过就不在”
曹骏曾在发完这支合唱视频,在微博下面@蓝盈莹说,好好珍惜那个爱你的人,比心。 他们分手之后会后悔吗? 无论往后余生,迟到小姐和守时先生各自遭遇如何,这段感情,就是他们作为一个成年人在当下自我情感需求和成本权衡之下的一个郑重抉择。 即使以后,自己的情感需求发生了变化,发现旧人原来才是所求真爱,但是立足当下,这已经是这对年轻恋人的最优解。 后不后悔的又有什么要紧呢?毕竟,每个人能认清自己的需要,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就已经很不错了。 “浣碧”“沉香”情侣缘尽,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人认清自我需求,主动追求自我幸福的浪漫开始。这种分离,是拒绝,更是成全。 这样的选择,无论在一起或分开,才不会违背爱情的本来意义——让自己更幸福。 江湖路远,就此痛痛快快又温柔地别过,转身追求自己心之所向,也不失为一种乐事。
作者简介:虫子,心理学本科,爱好写作。相信爱的力量。
或许你还想看: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潘幸知
携手  千位情感咨询师
百位婚姻律师
为你的婚姻和成长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夫妻沟通|出轨|冷暴力修复
恋爱挽回|离婚适应|自我成长
 
预 约 付 费 咨 询
请 联 系 微 信 号
xingzhizaixian35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