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WeWork正式撤回招股说明书,推迟IPO计划,独角兽上市道路异常艰难.

WeWork正式撤回招股说明书,推迟IPO计划,独角兽上市道路异常艰难.

阅读量:3640556 2019-10-21



视频源自:Financial Times
全文字数:1716    阅读时间:约6分钟
美国超级独角兽WeWork的母公司We Company已正式撤回美国上市招股申请,推迟原定于年内进行的IPO计划。
WeWork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共享工作空间公司,主要为初创公司、微商企业、自由职业企业家提供办公场所,其前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亚当· 诺伊曼(Adam·Neumann)在公司网站上说:WeWork的使命是建造一个人们努力工作以创造生活的世界,目前在全球125个城市有营业据点,拥有办公地点达837个。今年3月14日,CB Insight(一家硅谷智库)发布了独角兽企业榜单,这家成立仅九年的新兴公司以估值470亿美元仅次于优步(Uber)成为美国第二大估值的超级独角兽企业。
今年4月,WeWork对外宣布,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上市招股书,但其中并未披露公司财务信息。8月,WeWork正式对外宣布将准备进行IPO,在该月递交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司在过去三年已经亏损了30亿美元。在2019年上半年期间,公司每创造一美元就亏损约两美元,此外,WeWork在这半年中亏损了近24亿美元的现金,几乎相当于其2018年的全部现金支出。巨额的亏损迫使WeWork需要尽快上市获取大量融资以支持公司持续运营,但公司的IPO计划却始终搁置,迟迟未能实现:计划于上月16号周一启动上市路演的WeWork因难以让投资者对其筹资额数十亿美元的上市产生兴趣而推迟计划;原定于本周一启动的IPO路演也并未如期举行,反而等来了WeWork撤回上市申请,中止IPO的公告。
此前,WeWork最大的投资方软银(SoftBank)敦促其搁置IPO计划,但前首席执行官亚当不顾反对,执意推进,双方之间的矛盾便开始出现。今年1月,亚当成功说服软银创始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入股WeWork,入股时,软银对WeWork估值高达470亿美元。曾成功投资过阿里巴巴的孙正义将WeWork视为“下一个阿里巴巴”,多次注资进入WeWork,据报道,软银与愿景基金总共向WeWork投资了大约107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支持下的愿景基金相继投资了多家初创公司,其中就包括美国估值前二的超级独角兽——Uber和WeWork,但今年已经上市的Uber表现不尽人意,如今,这家打车集团的股价远低于发行价。因此,孙正义期望通过WeWork的上市来挽回部分损失。若以47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在WeWork持股29%的大股东软银集团不仅能收回投资成本,还将获得额外收益。但事情并未如软银所料,亚当未能说服投资者为470亿估值买单,为了刺激投资者兴趣,WeWork的顾问将估值下调至120亿至200亿。
亚当执意以下调后的估值推进IPO计划引发了软银集团的强烈反对,彭博社9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软银集团敦促其搁置IPO计划,但WeWork却不顾反对,继续推进其200亿美元的IPO股票发售计划。对软银来说,如果WeWork坚持继续进行IPO,软银的投资价值受到严重损害,并不得不减记其40亿美元的投资价值,软银愿景基金亏损50亿美元。面对亚当的选择,软银不愿承受低于预期估价上市后的损失,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联合其他投资方迫使亚当卸任。
WeWork IPO计划的夭折不仅仅是软银施加压力所导致的,其前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伊曼的错误决策和行为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专栏作家约翰·加普写道。“Wework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诺伊曼豪情万丈的企业宣言与他追求个人财务利益之间的鸿沟。”在WeWork公司内部,亚当任人唯亲——包括WeWork的联合创始人,亚当的妻子丽贝卡·诺伊曼在内,总共约有20多名亲友在公司任高层职位,其妻子更是WeWork的首席品牌和影响力官。在亚当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后,该公司的新领导层正在推进一项计划即解雇诺伊曼妻子丽贝卡·诺伊曼及其其他亲友。亚当辞职后,有关亚当追求个人利益,用人任人唯亲的事情一一见诸报端,不仅其个人受到指责批评,WeWork也因前执行官的负面报道而被质疑公司形象和管理结构,招致众多不信任。标准普尔分析师26日宣布把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评价下调后,WeWork将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
超级独角兽公司如Uber、WeWork都面临上市招股的难题。过去,有些公司不顾亏损,仅靠一昧扩张规模也可上市招股获取投资人的资金;但如今,市场和投资者在面对独角兽公司上市招股时更能理性地评估公司的业务水平,理智正在回归IPO市场。WeWork估值遭到腰折更进一步表明投资者对于某些野心勃勃的初创公司不再盲目入股投资,初创公司若不能向投资者和市场展示出自己的盈利能力、业务能力和财务状况,即使贵为独角兽,在IPO时同样会因此面临难题。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严月茹,《孙正义罢免WeWork创始人,上市闹剧告一段落》
2)英国《金融时报》,约翰·加普(John·Gapper),《WeWork’s prophet has lost his charisma》(WeWork创始人跌落神坛)
3)英国《金融时报》,罗宾·威格尔斯沃斯(Robin Wigglesworth),《WeWork debacle spells end of private company ‘glory days’,says Capital Group head》(WeWork搁置上市标志着独角兽时代终结)
4)英国《金融时报》,《WeWork等企业IPO失败表明市场在成长》(Leader_IPO failures show the market is growing up)
5)新浪财经,马婕,《WeWork正式撤回上市招股说明书 推迟年内IPO计划》
6)投资界,《无奈!WeWork中止IPO:估值太低,上市将亏得血本无归》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