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他多次脑梗,她癌症晚期…嘉兴这对老人的“婚纱照”让人感动!

他多次脑梗,她癌症晚期…嘉兴这对老人的“婚纱照”让人感动!

阅读量:3640024 2019-10-21



来源:南湖晚报
记者 张倩 通讯员 许月
照片由新安国际医院提供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如果不是在医院见到他们,没有人会把他们与疾病联系在一起。72岁的朱阿姨,瘦削却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语速比年轻人还要快;76岁的何伯伯,温文尔雅,柔和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时不时将宠溺的目光投射到朱阿姨身上。
近日,这两位七旬老人穿上了婚纱礼服,在浙江新安医院的花园和病房内,为庆祝他们的金婚纪念拍摄了一组婚纱照。简单化妆后的朱阿姨披上白纱,气质超群,吸引了很多人注目围观。他们的笑容融化了在场的每个人,大家无不为这段相守50载的爱情动容,更为他们坚强乐观的心态称赞。

在医院优美的背景之下,两人互相依偎。谁也看不出,何伯伯多次经历脑梗,朱阿姨的癌症已经发生脑转移。
01
风雨50载
磨难从未停止对他们的考验
如果能乘时光机回到过去,看一下他们平凡却曲折的人生,该从哪个阶段开始呢?
是2岁的朱阿姨从湖南长沙被送给远在湖州安吉小山村的养父母,还是从重男轻女的养父母将烧得通红的火钳狠狠抽向她的大腿?抑或是从她7岁时,养父母与走街串巷的剧团签下“五无关”条约,将她送去当学徒,还是从宁波出生的何伯伯苦于不善交际,放弃杭州的国企“铁饭碗”入伍参军?
这些都是他们人生中的伏笔,只为在那个四目交接的霎那成就他们的爱情。那一年,训练刻苦的她成了剧团的台柱子,是观众们最喜欢的“小常宝”;而他,一身戎装,年华正好,因为热爱文艺而常常流连剧场,更被台上那个活力四射的“小常宝”深深吸引。
朱阿姨年轻时是嘉兴红旗剧团的台柱子,演小常宝和李铁梅。她说:“从小习武旦,一翻跟斗一口气几十个,掌声不起不能停!”
从此,飘零无依的朱阿姨找到了生命中的港湾,他努力给了她一个家。虽然中间他们长期两地分居、更在57岁时失去了唯一的儿子,让她差点“痛死过去”,足足有两年时间天天以泪洗面。但是,他们一直彼此相伴,奋力在苦难中互相扶持。生活总算留给了他们一丝光明,他们在那段平和的日子里相伴旅游,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一个拉二胡、一个唱越剧。

“丧子”是她苦难人生难以直面的伤痛。整整两年,朱阿姨以泪洗面。听到别人喊“妈妈”,她就赶紧关紧门窗。在老伴的劝慰下,朱阿姨花了五年的时间,走出伤痛,并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何伯伯带着朱阿姨去云南、张家界、海南岛等等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没有后来的一连串的打击,何伯伯拉二胡,朱阿姨唱越剧,妇唱夫随,也是一派岁月静好。
直到,疾病给了他们重重地一击,又一击……02
她身上的力量,
让他们一次次“化险为夷”
2016年,是他们生活中的又一次转折。那年年初,在广州旅游途中,何伯伯疼爱老伴,肩背手提承担了全部行李,但匆忙中不幸从楼梯摔下,致颈椎骨折,朱阿姨历尽波折带着他从广州的医院转回嘉兴,病情终于从凶险到稳定。好不容易出院回家,负责照料老伴的朱阿姨突然觉得浑身乏力。2016年6月28日,噩梦般的一天,朱阿姨被确诊肠癌伴右边肋骨转移。
那段时间是他们不得见、最难熬的时光。她独自在医院面对疾病和痛苦,切掉半根肋骨痛到想寻短见;他因外伤未愈只能在家休养,一个人吃饭、吃药,心里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医院中的妻子。这次挑战,于他们真的残酷。
好在,生活的磨砺给了她坚强豁达的性格,她从手术台上挺了过来,又变成了那个病房中人人称赞的、“精神头很好”的朱阿姨。她把这一切看作新安医院医护人员的“功劳”,一遍遍感谢医生和护士的付出。
时间到了2018年,肿瘤又一次“找上了门”,朱阿姨癌症扩散。这时,何伯伯又突发脑梗,病情十分危急。她说:“我自己的病早已不放在心上,但是老伴生病不行,他一生病我就乱。”她跪在抢救室门口,一遍遍祈祷,泪水止也止不住……
最终,在新安国际医院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下,何伯伯成功进行了溶栓治疗,转危为安,两位老人再次携手闯过了一次难关。

这对坚强又多灾多难的老人,也牵动着新安医护人员的心。为了方便两个人彼此照顾,破例把两个不同科室的老人放在了同一个病房。

在聊天中,护士长朱天蓓得知今年是老两口的金婚之年,科室商量后决定为他们张罗一套婚纱照。
“她从小就苦,但是一直很乐观,总能影响我、给我力量。我俩相依为命,互相依靠,她多活一天,我就幸福一天。如果她走了,我也撑不了几天。”对何伯伯来说,这不是告白,是他一生的承诺。03
坚贞之爱感动众人,
医护人员频频“助攻”
回忆起两位老人的故事,两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都唏嘘不已。5B病区行政主任、护士长朱天蓓告诉记者,2018年朱阿姨癌症复发来住院的时候,何伯伯因为颈椎摔断过无法睡陪客躺椅,阿姨心疼他,总是把病床让给何伯伯睡,自己睡陪客椅;后来何伯伯脑梗住进了神经内科的病房,两个人分住两栋楼,朱阿姨总是在自己化疗完后一步一步挪到何伯伯的病房陪伴他……

朱阿姨说:小时候被亲身父母遗弃、被养父母虐待,进剧团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也吃尽苦头,在遇到老伴前,从来没有感受过家的温暖。何伯伯说:如今,我俩相依为命,互相依靠,她多活一天,我就幸福一天。如果她走了,我也撑不了几天。
两位相依为命却坚强的老人感动了每一位认识他们的医护人员,大家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朱天蓓与神经内科36病区主任刘红军医生商量后,决定和这对老人结对帮扶。医护人员将何伯伯的病房从神经内科“搬”到了肿瘤外科,将他和朱阿姨安排到同一个病房。神经内科负责何伯伯的张小燕医生等每天穿越长长的走廊从3号楼赶到1号楼为何伯伯查房。
出院时,刘主任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亲自开车送两位老人回家。肿瘤外科付斌主任从3年前为朱阿姨手术,到如今不断为朱阿姨调整化疗方案,鼓励她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口,让她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精神状态……如今,医院也安排了特别的爱心班车,由医院司机班定期接送老人出入院。

朱阿姨视新安肿瘤外科付斌主任、神经内科36病区主任刘红军为救命恩人。接触过这对老夫妻的医护人员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乐观坚强的癌症病人。

朱阿姨需要定期来院化疗,刘红军主任曾利用休息时间悄悄开车把出院的老人送回家。医院得知情况后,司机班立即行动为老人提供爱心班车服务。
病魔无情,何伯伯已经做了3次溶栓治疗,但是坚强的他仍然神志清晰、生活自理。而朱阿姨,今年已经查出脑转移,却仍能坚定地面对每一次生命的挑战,绝不认输。两位老人的精神令人动容。朱天蓓在和老人的聊天中得知,今年是何伯伯和朱阿姨结婚50周年,于是和刘主任商量,决定为他们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为他们拍摄一组金婚纪念照。拿到相册的老人一遍遍翻看自己的照片,这不是生命的离别,而是生命最美的绽放。
“我对医生有信心,对自己有希望,只要我们在一起,就不会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两双布满皱纹的手紧紧牵在一起。

肿瘤外科和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现已和这对老人结对帮扶。看到这张特殊的全家福,朱阿姨泪流满面。




明天将有嘉兴重要人物推介
《嘉兴人物》公众号
微信号 : txxw99
每日发布嘉兴知名政商人士,请关注我们公众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