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色就是空”-佛学课程听课小结

“色就是空”-佛学课程听课小结

阅读量:3638679 2019-10-21


   昨天赖老师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色即是空”的内涵。这是我第二次听他阐释这个佛法蕴含的智慧。第一次是两年前,当时听了后,至今印象深刻。这次听了后,对此佛法智慧有了更充分的理解,明白了“空”不是没有,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个人认为,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待世间万物,内心就多了一层层次感。今天,净因法师围绕此话题,用禅师开示的方式和同学互动交流,还引用了西方哲学的一句话来说明,“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某种意义上,“色即是空”和西哲这句话内在的道理是一样的。
   关于这一点,昨天赖老师和净因法师都讲到了一点,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特定条件的产物。当条件不复存在,这个事物也就消失。因此,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实体。佛家这一见解,则是说明了“无常”的普遍性,也让大家要用一种动态思维方式来看待和思考问题。之前也知道要用动态思维来认识问题,但远没有这个案例给我带来的触动和启发大。今天净因法师讲到这一点时,给了我一些思考,让我对一些事情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净因法师对“无我”的分析介绍。法师说,“无我”不是没有我,是没有固定的我;“无我”是处理好各种关系基础上的我,而不是单个个体的我;说到底,“无我”就是放弃小我,融入大我。他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咖啡糖,融到一个杯子,一盆水,一条河,一个大海,都是融入,但是融的境界不一样。不用再作号召,这样对比分析下,让听众自然明白抉择的方向了。其实,国家领导人最近也提到了“无我”。所以,今天听了法师讲道后,对“无我”有了更深层次和更精准的理解,对国家领导人说话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最后,还有一点印象深刻是法师讲的“心性管理”。之前和法师约课时,我对心性管理的理解认为是自我心理调节。今天听下来,感觉心性管理包含的内容很多。他讲到了佛家文化中的“缘起性空”,并且通过分析人的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让大家明白到习惯性思维给我们带来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法师指出,大家只有突破日常的思维局限,才能有开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还甚至讲到了“求麻烦”的智慧,不知怎么,我突然联想到了苹果图标上的缺口。昨天董群老师也提到了一本书,就是乔布斯与禅。
   在回去的路上,我和法师说,“您讲的心性管理,让大家切实知道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也明白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以前听说只有大的企业需要企业文化,今天听了您的课后,觉得小企业也需要企业文化。比如您说,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几个人给你拼命干,你能成事吗?”我觉得讲的很有道理。而且,回到个体来说,更是如此。经历过对“后真相”词语的了解、熟悉和思考后,我对人的主观性认知越来越深,并且认为这是人工智能所代替和避免不了的。所以,个人的情绪管理,在个体的认知,在团队管理上,可能都是,而且未来还是非常重要的。
    两年前,听赖老师说佛法是智慧的学问。当时听了课就有这样的认识,这两天的跟班学习,更是让我深化和坚定了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