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为什么年年体检正常却得了癌症晚期?这些体检误区你需要避免!

为什么年年体检正常却得了癌症晚期?这些体检误区你需要避免!

阅读量:3634805 2019-10-21


体检
案例一
47岁的刘先生,是一名公务员,近期因便血,腹痛消瘦,做了结肠镜检查,结果,却被诊断为Ⅲ期直肠癌。
刘先生很是不理解:“年年都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最近的一次体检还是几个月前,怎么就没能发现呢?!”
实际上,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随着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单位集体体检或居民自费体检也日益增多,可癌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已连续十年呈现上升趋势,70%以上的癌症在被发现时已到了中晚期。
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普通体检查不出癌症
首先要清楚,大部分人所参加的体检,如公司一年一度安排的健康体检,属于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可以帮助了解身体基本情况,发现慢性病或慢性病早期,及时干预身体异常的指标,防止不良后果发生。但常规体检一般不含癌症筛查项目,且体检设备往往难以发现早期肿瘤,检测率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年年体检,却依旧没法发现癌症的原因。
查不出癌 是你的体检方式不对
1、制定个性化体检项目
体检的最佳状态是——花最少的钱发现最大的问题。
因此,体检首先需要考虑个人家族史、生活史、疾病史、工作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定制个性化的、急需的体检项目。
在健康体检前,大多数人会先填写一份包含上述问题的健康问卷表,以帮助医生确定危险因素,制定体检项目,你需要回答好以下这些问题:
1.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既往病史和家族遗传疾病;
2.沟通已有的健康问题,如身体哪里不舒服等;
3.沟通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工作状态等,如抽烟喝酒、工作加班严重应酬多……尽可能地让医生多了解可能潜藏的健康威胁。
为了对体检结果负责,体检前的健康问卷必须认真负责地如实填写,最后再根据医生评估和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2、“1+X”筛查
什么是“1+X”筛查呢?
筛查1(必选/常规体检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体检对象的个人状况,有针对性的分别对X(按人体各系统设计的专项体检项目)进行个性化体检套餐设计,举例来说——
今年做呼吸系统专项筛查,明年做心脑血管系统,后年做内分泌系统……这样,以2-3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选择2-3个系统进行体检,为受检者建立一套全身的、系统的、完善的健康档案。
  
这种检查方式既重需求、又能有效避免遗漏,既做到了专病筛查、也做了全面覆盖!
每一个人是否都要进行防癌体检?
一般来说,健康的普通人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每年都可做防癌体检。而如果是年龄在40岁以上或者癌症发生的高危人群,则更要有针对性、定期地进行防癌体检。
年龄大于40岁:根据2017年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如果年龄大于40岁,就可以进入防癌体检的范畴。但有两项除外,乳腺癌在我国有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上就是高危人群了;而女性超过21岁就要提防宫颈癌。
抽烟
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例如,有20年烟龄、20岁前开始吸烟、每天吸烟20支以上、肿瘤家族史、从事煤炭、铁矿、化工相关职业等是患肺癌高危人群;长期有消化道疼痛或不适、以及家族中有食道癌、胃癌家人的人则往往是食道癌或胃癌的高危人群......癌症高危人群都需定期做防癌检查。 
这些体检误区千万不要犯
1、漏掉“低概率、低风险”专项癌症筛查
专家强调,尤其不应该漏掉那些对某部分人而言,看似风险相对较低的癌症筛查项目,比如女性的肺癌筛查。
近年不少女性患者在体检中筛查出肺癌的情况,据了解,这些女性患者看似并没有肺癌的风险及致病因素(不抽烟,也不处于二手烟环境),便并不会特意去做肺癌方面针对性筛查,最后却在体检时查到肺癌……
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根据自我经验判断错过任何一项检查。
2、放弃“让人难堪”的体检项目 此外,一些体检项目需要暴露隐私部位或有疼痛等不适,如肛门指检、胃镜、妇科检查等,很多人会自动放弃,这很可能贻误大病,真的非常不建议大家这样做!
肛门指检这项检查能检出50%~70%的直肠癌概率,是非常有意义且作用巨大的检查,但在体检过程中却很多人选择了放弃,非常可惜!
3、某些部位年年体检危害大 在人体中,有些部位是不适宜连年接受体检的。对很多IT行业从业者来说,颈椎病的X线检查是他们并不陌生的一个项目,但这个项目却不是每年都能做的。
X线检查
颈椎病检查所接受的X光,其辐射对甲状腺的影响非常明显,会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如若一定要做颈椎项目的检查,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没有伤害的项目替代,比如核磁共振。
体检后才是健康管理新起点  
专家表示,在工作中见过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在体检结束后,将体检报告“束之高阁”,更有甚者讳疾忌医,也不采取一些可控、可及的措施去改善,实在很可惜!
前面就已说过,“体检的目的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进行主动的自我健康管理”,尤其在一些可以通过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等进行健康管理的慢性疾病方面,更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控制!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