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各位,这里是非正经的音乐频道,我是你们的电台DJ 菲姬!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见了Adele上了热搜,不是因为发新专,出新歌而上热搜,却是因为她从18年起,平均每天都净收入5.9W英镑。
就是说,每天早上当Adele睁开眼,便能听到“支付宝已到账,54W。”的语音提示。睁眼就能收钱,难怪Adele能用两年时间慢慢做新专了!
不过这功劳确实要归给“音乐版权??”,但这话题会引申到——为什么我们人手平均3、4个音乐软件?!
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欢迎讨论:
# 音乐资源垄断??#
”在QQ音乐突然下架了五月天“,”在虾米音乐突然下架了孙燕姿“,这就是为何我们人手有4个或以上的音乐app的原因之一。
从以前全平台都免费提供音乐,到现在每个音乐平台独揽资源,我们过完开放式的音乐生活后,又要重新适应回付费才能享受,的确会有一段适应的时期。
云村音乐的独家专辑?
其实音乐需要付费,是对于音乐人的尊重,说俗一些,别人做音乐的也要恰饭啊,你也知道去上班之后会有报酬,老板不发工资你会去示威讨债。
同理,别人做音乐的也是这样,但前几年玩音乐的人,要不是吊着“对音乐的热爱”的点滴,都没办法穷着做音乐。所以音乐收费是很符合常理的一个举措。
但是,国内各种音乐平台,趁此机会,发起会员制、包月包年的制度,某些专辑还需要另外购买,我觉得有点迷,为何不能只选其一的方法来实行?而且不是一个平台就能听到想听的音乐,个平台的版权相争,苦的还不是我们吗?!
菲姬下载的音乐APP,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
其实现在很多与音乐相关的综艺节目,都是为音乐人们讨回公道,也是将版权意识这颗种子,埋在每个观众的心里面。
难怪张亚东除了说很好,我很喜欢这句话之外,没有其他评论,因为只要有人开始重视音乐版权这个问题,就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阵容。
# 音乐我支持正版,甚至还想买回唱片来听 #
在我爸我妈那个年代,互联网都还没有那么发达,他们听的就是唱片、cd、磁带,这么有质感的音乐载体,感觉要在这个流量时代给冲刷掉了。
菲姬收藏的唱片,你们蒸汽波的取样原版?
想问问现在有弟弟妹妹们,有接触过cd、唱片、磁带这些东西吗?其实蛮想说一期打口碟的事情,可是就怕大家不愿意去了解,想想都觉得挺难过的,这种仪式感就慢慢变成,动动手指,打开手机音乐APP,而不是打开唱片盖子,用机子播放音乐。
说起保留这些经典的音乐载体,不得不赞叹日本的黑胶文化,以及欧美音乐市场坚持发行cd、黑胶的行为。我很喜欢日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唱片店很多很多,对于喜欢音乐的人来说,这谁能顶得住啊!
其实现在大家都开始默默地追求生活的质感,也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接触黑胶,久久老老的东西才觉得生活的气息。就像这些唱片机一样,越复古,越备受追捧。
太想要了!!顶不住了!
无论日后会所有合并音乐版权到某个APP上,又或者越来越多人“倒退”听回最初的黑胶、唱片、磁带,都好,只要是支持正版的音乐,都将会是好的未来。
这期先到这样啦!在这里,只能看见非正经的音乐内容~
扫二维码关注“1626潮流精选”
承包你的听歌日常!?
图片 微博 网络歌单 1626潮流精选歌单
-bye-
菲姬weibo@SleepyFer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