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看小编的这篇关于历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给您带来一点点知识和分析,就是小编的荣幸,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管到什么时候,接班人始终是一项大问题,尤其是对皇帝来说。照理说皇帝三宫六院嫔妃众多,子嗣应该不成问题,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为了儿子一直奋斗到五十多岁,期间还闹过很多的波折,他就是宋仁宗。
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代皇帝,他为人宽仁厚道,对待老百姓非常好,德行绝对能打一个满分,可惜的是他实在是福薄,三个儿子接连夭折。仁宗皇帝悲痛之余,也为自己的下一代持续奋斗着。
因为这个,他迟迟不立太子,后来还是在曹皇后的劝说下,才同意把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接进宫来,由曹皇后抚养。以后万一自己没有儿子的话,就让他做太子。
可即便是有了这么个继承人,仁宗也始终不肯吐口,他一直盼着自己能够有个儿子,所以赵宗实也就是个摆设。大臣们见仁宗一天天年纪大了,就纷纷催他立太子,仁宗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辞。
到了仁宗46岁那年,他得了重病,连续好几天都不能上朝处理国政,大臣们一个个忧心忡忡:万一皇上有个三长两短,到底谁来继承皇位呢?宰相文彦博就趁仁宗生病之际,把立太子这件事又摆到桌面上来了,仁宗见宰相都来逼宫了,就怀疑赵宗实和这帮大臣勾结,所以立马答应。等仁宗病好了之后,他就再也没提过立太子的事,黑不提白不提了。
他不急底下大臣可急啊,有一个叫范镇的谏官给仁宗上疏道,三个月内连着上19道奏疏,要求仁宗立太子,“东宫名分一定要早定,天下大事,尚有大于此者乎?”把仁宗给逼烦了,直接把他贬了,这才算是耳根清净了一段时间。
仁宗皇帝下朝之后就继续为他的子嗣事业艰苦奋斗,什么民间偏方,茅山法术,等等法子都试遍了,遗憾的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后来仁宗干脆在后宫嫔妃当中挑出十个貌美强壮的,遗传基因最好的,每人住一个阁楼,号称“十阁”,让她们跟自己一起奋斗。
要说这仁宗也真够倒霉的,努力了大半年,儿子没整出来,绿帽子倒戴了一顶。十阁当中有一个姓刘的嫔妃,耐不住深宫寂寞,就与侍卫私通了。仁宗一听肺都快气炸了,马上下令彻查,确定实有其事之后,逼她出家为尼。都到这份上了,仁宗皇帝还能留她一命,可见他的气度实在是不一般。
不仅如此,为了给从未谋面的儿子积点德,仁宗皇帝还下令放走了一大批宫女,让她们各自嫁人。这一招还真有效,后宫马上就有妃子怀孕了。仁宗皇帝欣喜异常,整天等啊,盼啊。十月之后,才发现老天爷给他开了个玩笑——一小公主。这下子仁宗是彻底绝望了,这时候的他已经是51岁的人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赵宗实改名为赵曙,立为太子。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哦!
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随手点个赞哦!谢谢了~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