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旭子回来了
以下观点过于主观,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或引起大范围不适,请谨慎服用。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故事?不,那是电影得以呈现的原型。
所以,电影的本质是什么?
梦,造梦。
而看电影的过程,就是做梦的过程。
十月,《我和我的祖国》领跑国庆档,《双子杀手》刚露锋芒。
出奇的一致,《祖国》总导演陈凯歌的《白昼流星》片段和李安的《双子杀手》,都遭遇了大范围的口碑崩坏。
每年都有人说,《霸王别姬》后,陈凯歌再无合格的作品。
但,《白昼流星》,是我认为最贴近主题的一支,也是所有故事中,我最喜欢,最让我感动的故事。
祖国之于个人,是将同一颗种子根植于万千大众心中。所以,当白昼流星出现,精神世界已有了微妙的变化。当刘昊然说出冉阿让的那句,这不是偷而是借的台词时;当他们策马在内蒙古草原,追逐那颗属于自己的星星的时候。救赎才刚刚开始,种子已悄悄发芽。
那些高于现实的弧光,被解读成不合逻辑,那是陈凯歌的孤独。
而他,在我眼中,还是写《少年凯歌》的那个,会用“书声朗朗”这样朴素且浪漫的措辞的少年。
半月后,120帧+3D+4K的“技术流”《双子杀手》,依旧没有逃过被诟病的命运。
有人说,李安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放在每个创作者身上,似乎都是如此熟悉。
李安正在改写电影史。
这是我看完《双子》的直接感受,我想要起立为他鼓掌。
《比利·利恩》后李安对技术的“执念”,解开了一个困惑我许久的问题——当承载内容的载体变得多元,还有什么能够让观众走进影院?
这是李安给世界的答案。
观影体验。简单的例子:视频平台1080P分辨率的大范围普及后,几乎没有人能够接受480P清晰度的电影。同样,在你看了60帧甚至更高帧率的电影后,24帧,或许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这是伟大的尝试,这是先锋的作品。
一次次工业革命告诉我们,那些当下认为没有意义或者不可能实现的突破,都将改变世界。
这是李安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对电影产业的拯救,是不同技术间的正面交锋。
有些电影,注定还是需要去影院看的。
似乎《霸王别姬》后再无陈凯歌,似乎李安只能拍文艺片才对。浪漫的电影有人讲逻辑,动作电影有人觉得不文艺。做梦这件事,总是无法尽如人意。
李安已经65岁了,陈凯歌67岁,张艺谋已经69岁。中国的第五代导演,他们将一生都奉献,以一颗赤子之心。
而我们面对银幕,只是地毯里的一粒粒小灰尘。
真应该感谢他们,让每一粒灰尘,都有做梦的权利啊。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勇者注定孤独。
No one but ourselves can degrade us.
# 以上,晚安 #
我和你之间,只差一个你。
下期预告:没想好
私信“丧”,推荐一部“世界上最丧的动画”;
私信“脑洞”推荐一部“脑大洞开的动画”。
都是超爱。
作者:小旭子,95年疏离型依恋的天蝎女。
微博:樱桃小旭子。
一颗简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