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永远是电影系的学生,世界就是我的学校。”
两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和一个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两头柏林小金熊,两只威尼斯小金狮,再加上各大电影节无数的奖项和提名,李安已经走到了每个电影人都想到达的那种高度,却从来没有停下过探索电影边界的脚步。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他就使用了120帧/4K/3D技术,营造了前所未有的沉浸观影体验,而今年,他又带来了《双子杀手》。
比起前作更加文学性和非类型化的气质,《双子杀手》不仅是李安高度商业类型化的尝试,也是他再次突破电影技术边界的探索。
这是个“我与我的对决”的故事,由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亨利和过去的自己的决战,其实也就是对年轻时自己的一种回顾,是对人生上半场的复盘和重新认识。
这在某种程度上和如今的李安也形成了一种对应,不断尝试新技术的他,也是在这种过程当中像他说的“学生”那样持续认识和学习电影,像亨利复盘自己的过去那样,也复盘自己的创作历程。
拍摄《双子杀手》时的李安和威尔·史密斯
1954年10月23号,一个男孩出生在台湾屏东潮州,他家祖籍江西德安,他爸去台湾时坐的船叫永安号,一安接一安,他爸给他取名,李安。
李安与电影之缘始于娘胎,他妈怀他时就常去影院。李安出生后,他妈没断档,推着婴儿车,继续带他去观影。
右下为小学时期的李安,他的这名小学老师是任贤齐的父亲
高中时,李安成绩普通,当校长的父亲在他高一时就拿大学志愿表给他看,探他适合的方向,好提前安排学习侧重。李安对理工医农都不感兴趣,他说他想当导演。他爸一笑而过。
“可我讲的是实话,而且特别想当电影导演。当时也不知道导演是干什么的,只知道是导演把电影给拍出来。”
考大学时,李安差六分,惨遭落榜。第二年再考,他过度紧张,头涨腹痛,冷汗如雨,一分之差,再次落榜。连续失败后,他去考了专科,这回中了,李安进了艺专影剧科。
图左为潮男李安
艺专毕业后,李安去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之后他又成功申请进入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我最愉快最充实的日子,就是1980年到1983年在纽约大学的求学时光。一拍片就很快乐。”李安觉得纽约大学的教育方式很务实,他学到不少实实在在的手艺,“都是吃饭的家伙。”
李安毕业照
本来打算回台发展的李安,毕业作品《分界线》在纽约大学影展拿下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大奖,迅速受到大经纪公司关注,准备和他签约。当时他老婆惠嘉还在读博士,儿子李涵也不满一岁,所以他决定先不回台湾,留下来,碰碰运气。
李安和儿子
可惜,运气一直没碰上,李安一片无成。1990年夏天,李安所有计划全部绝望,再次打算返台,但打听到当时台湾电影业也不景气,遂放弃,继续扎在纽约郊区。
老婆出去赚钱,李安在家做饭。家务之余,李安一直在写剧本。老婆给了他极大的自由,并没有要求他必须出去上班,但老婆不喜欢他的状态,“他不拍电影时就像个死人。”
李安和太太的结婚照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六年,“毕业快六年,一事无成,刚开始还能谈理想,三四年后,人往四十岁走,依旧如此,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理想,于是开始有些自闭。”
二儿子李淳出生后,卡里只剩43块美金的李安开始转运。他之前写的两个剧本《推手》和《喜宴》在台湾得了奖,一共六十万奖金。
掏不起1000美金机票钱的李安,最终在颁奖方的帮助下,阔别十年,回到台湾。领奖那天,他借的是弟弟的西装和领带。第二天,台湾中影找他签约,决定要拍《推手》。
1991年4月10号,《推手》在美国开拍,走的是独立制片。拍摄中,李安第一次感觉到拍电影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以后我就这样过日子了。”
《推手》起势很猛,拿下九个金马提名,但观众对片子并不买账,票房平淡。正式颁奖后,《推手》在金马砍下三个大奖,票房开始走高,反响席卷而起。
而接下来的《喜宴》,真可谓是李安的喜宴。1993年2月,《喜宴》亮相柏林电影节,宴席一开,通杀四方,求票的人排起长龙。国际版权也卖得好,一个接一个,卖得天昏地暗。
擅长做饭的李安,用一场《喜宴》招待全球。成本只有75万美金的《喜宴》,全球票房最终过了3200万美金,是1993年全球投资回报率排名第一的电影。李安在全球电影圈,立住了自己的名字。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辣眼睛
李安与好莱坞的第一次合作是《理智与情感》,这部电影是李安的导演成人礼,“拍这部片子时,我一直在挣我的权威,从头开始,一步一脚印地建立起我拍西片的本钱。”
拍到一半时,李安第一次感觉到,他可以把拍电影当成一种职业了。“之前的片子,都带着学生气,不够成熟。”
《理智与情感》最终的成绩,好到让李安失去理智。金熊之外,还拿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全球票房突破两亿美金。
但李安后来说,其实《理智与情感》导演内核还是他原来那套东西,他有点腻了,他不想再做熟悉的、重复的工作,“从那以后,我没法儿再拍同样类型的电影,我必须求变。”
李安想拍武侠片的念头,早在学生时期就埋下了。他一直想拍一部有人文气息的武侠片。李安说他选题材,通常会看它的元素是否足以构成一部有趣的电影。他发现一个叫《卧虎藏龙》的小说里,有他要的这些元素。
《卧虎藏龙》是李安电影生涯的一次大转折,“之前拍片我闷着头往前冲,到了《卧虎藏龙》,我启动各方资源,回笼去做创新,又往前闯出一个更大的世界。”
玉娇龙是《卧虎藏龙》里非常关键的一个角色,李安觉得这个角色的内核,就是人的幻想,“不仅是男人的幻想,也是女人的幻想”。李安慧眼识玉,选中了刚刚出道的新人章子怡来演这个终极幻想。
《卧虎藏龙》是李安拍的最费劲的一部电影,从念起到拿下奥斯卡,耗了整整三年。想想金熊傍身的《喜宴》,也就只拍了二十六天。
前期拜访武术名家,纵览武学典籍,肝肠寸断打磨剧本;中期实拍大范围转场,从江浙到新疆,从竹林到戈壁;后期李安直接丢掉半条命,血压、神经、胆固醇、内分泌全崩,跟腱炎搅着心悸一起躁。每次暗夜降临,李安如临大敌。
经常睡眠失调,有时整晚无法入睡直到晨曦微露,坐在窗前看到日出,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人很沮丧,心神无法控制,当时觉得真是熬不过去了。
交货后,又是长达一年的宣传期,直到奥斯卡颁奖典礼后,李安才想着,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李安用《卧虎藏龙》实现了自己的童年幻想,同时也处理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卧虎藏龙》连续跑影展时,李安常说一个段子:“《卧虎藏龙》之前,我还是个新锐。《卧虎藏龙》之后,就常有人给我办回顾展了。”
2000年5月18号,《卧虎藏龙》在第53届戛纳电影节特别放映单元进行全球首映,散场灯亮,全场鼓掌十几分钟。
随后,《卧虎藏龙》的全球拿奖之旅开始一路狂飙,拿到虚脱,直至2001年3月25号终极大戏奥斯卡,砍下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四项大奖,完美收官。
李安的半条命,没白丢。
"Thank you movie god."
源于休养生息的初衷,李安拍了《断背山》。他拿出当年拍《推手》的状态,顺畅舒缓,举重若轻,甚至都不忍心过多要求演员,一切求其自然。
《断背山》就是李安的疗养院,“拍完《断背山》,我整个人也养过来了。”
2006年,《断背山》帮助李安拿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同时还在威尼斯收下首座金狮。
汉堡爱好者
大部分时候,电影带给李安的,是不安。疗养过后,李安又开始自虐,连续拍了《色,戒》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拍《色,戒》时,李安因为太过投入,经常困在情绪里出不来,有天他在片场哭,梁朝伟看到了,上去宽慰:“导演,我只是露个皮肉,你要保重。”拍完《色,戒》后,李安大病一场。
李安说他投入最深的一部电影就是《色,戒》,“因为离自己的恐惧最近,忌讳也最深,拍完后觉得损耗跟受的内伤也最重。”
李安不是第一个打算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导演,但他是唯一一个没被拍摄难度吓退的,“我也怕失败,但怕才有劲。怕,人才会提高警觉。就像电影里,小孩没有那个老虎,他活不了。老虎带来的恐惧,让他提了神。”
李安就是少年派,这个电影,就是他的孟加拉虎。
终于知道李安为啥找他当少年派主角了
李安说他喜欢做他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拍完《少年派》后,他发觉现在的观众,眼睛更尖了,电影的解析度跟电影语言需要与时俱进,他开始研究更高画质的电影,3D+4K+120帧,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开始实践,一路打磨、精进,直到今年,打造出已近成熟的《双子杀手》。
从《卧虎藏龙》起,李安本人也跟着迈入中年,心情开始转变,不自觉地透过拍片往自我剖析的路上走。
李安其实和科恩兄弟有点像,不愿重复自己,每一次都全力尝试新题材和新手法,而且拍什么,像什么。这个就是李安说的,他有拍电影的命。
不得志那几年,他去别人的片场帮忙打过灯,“打了一上午的光,到了下午连导演都听我的。我不管做什么职务,大家都会问我该怎么做。”
只有拍电影时的李安,才是李安。
“有时我真想留在电影世界里,不出来了。”
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年/136分钟
李安谈到本片时说道:“我觉得严格来讲,应该翻译成《知性与感性》,知性包括感性,它并非只限于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的截然二面,而是知性里面感性的讨论。它之所以动人原因在此,并非姐姐理性、妹妹感性的比较,或谁是谁非。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十分的复杂微妙,这与中国的‘阴阳’相通,每样东西都有个双面性,其实许多西方人还不见得容易体会到简·奥斯汀的两面性,反倒是中国人容易一点就通。这个观念与中国的‘阴阳’结合,对我之后拍摄《卧虎藏龙》以及构思《绿巨人》都有影响。”
断背山
Brokeback Mountain
2005年/134分钟
自《绿巨人》之后便一蹶不振、处于半退休状态的李安本着疗伤的心理接手了《断背山》。尽管有金狮护身,并被认为是2005年度(或许也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同性恋题材电影,但因敏感的同性恋主题,《断背山》在院线放映时却屡遭抵制和挫折:该片仅在全美683家影院上映,票房收入也不过3000万美元。美国的保守派和宗教团体曾发动6万人联名抵制《断背山》冲刺奥斯卡,而最为保守的犹他州电影院则干脆禁止上映该片。也许布什的回答颇能代表美国主流社会对于这类题材影片的态度:“还没有看过,但已经听说了。”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Taking Woodstock
2009年/120分钟
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办的时候,李安只有14岁。对于这次音乐会,李安说,“我记得我在台湾的电影台里听到了来自音乐节的音乐,不是所有的音乐,只是一部分。但是就是这些音乐让我感觉到美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60年代的晚期,电视上经常会有某地举办摇滚音乐节的新闻。因为当时的台湾是在美国庇护之下的,所以我感觉到了一丝不安,害怕有什么事情会发生,不过后来也并没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发生。我记得那时候似乎全世界都在开演唱会,有人把这个叫做嬉皮士入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2012年/127分钟
李安对整部影片的节奏把控悠然自如,不急躁亦不拖沓,不喧杂也不沉闷。影片在商业片与文艺片之间找到了最佳突破点。电影以明艳温和的色调、柔美神秘的音乐、简单明晰的故事、时隐时现的哲思指引观众挖掘故事背后的奥义。在影片末端,正值壮年的派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缓缓道来,陪他飘扬渡海的动物们也许是派无法正视人性的阴暗面而虚拟出的童话,海上奇幻之旅轻得像一个不可触碰的梦境。李安和他的制作团队成就了这种暖色调影片与阴暗人性的巨大反差。
冰风暴
Ice Storm
1997年/112分钟
“与我的早期电影相比,这部电影中的社会结构正趋于崩溃,”李安说,“情况更混乱,整个国家正处在青春期的躁动之中,尝试着新事物、新规则,甚至成年人的行为都像青春期的少年一样。同时,这又是一个单纯而无罪的年代,因为人们在反抗旧规则和旧秩序,虽然新时代的概念在现在看来有些好笑,但影片中的人们都在寻求着什么。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厌倦,而当时他们却正冒失而大胆的挑战界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的是人性,突然降临的一场冰风暴让人们更加敬畏自然,毕竟,我们没有那么自由。”
卧虎藏龙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2000年/120分钟
李安认为:“一心向往的是儒侠、美人的侠义世界,那个中国人曾经寄托情感及梦想的世界,我觉得它是很布尔乔亚品位的。这些在小说里尚能寻获,但在港台的武侠片里,却极少能与真实情感及文化产生关联,长久以来仍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次,无法提升。可是武侠片、功夫动作片,却成为外国老百姓及海外华人新生代——包括我的儿子,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管道,甚至是惟一途径,然而他们接触的却是中国文化里比较粗俗劣质的部分。对此,我始终耿耿于怀,却无能为力。我想拍武侠片,除了以偿儿时的梦想外,其实是对古典中国的一种神往。武侠世界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是一个抽象的世界,我可以将内心许多感情戏,加以表象化、具体化,动作场面有如舞蹈设计,是一种很自由奔放的电影表现形式。”
色,戒
Lust, Caution
2007年/158分钟
本世纪最好的华语爱情片是哪部电影,这个问题可能见仁见智,但最受争议的十有八九会指向同一个名字——《色,戒》。无需遮遮掩掩,《色,戒》的争议来自它大胆的床戏,即使内地删减了13分钟,女主角汤唯还是因为这部电影,被心照不宣地封杀了两年。争议巅峰期,李安是沉默的。但是多年后,面对媒体追问,李安还是坦白了“是的,没有那13分钟,《色,戒》就不是《色,戒》。”这部话题性很高的片子,一直到现在都是为人称道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当然,经久不衰的远不止梁朝伟抽筋的大腿和汤唯脸上的红晕。李安的叙述能力,对细节的把控,158分钟没有一秒的浪费。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2016年/113分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个非常文艺片手法的心理剧,平行剪辑随林恩对现场的反应走,不知道下一场戏是什么,你也不知道下一场戏主人公在何方,而这就是李安所擅长的。所以说,与技术相对而言,观众看到的仍是以前那个热衷于细节的李安。每个插叙的画面都有细节做串联,电影里,中场演出进行时,这群面临过生死存亡的人走出舞台,烟雾喷出,士兵们被吓得惊慌失措。而画面也会切到战场上硝烟四起。还有林恩独自站在真命天女组合后面,前面是万众快乐,而身后是战场上生死离别的悲伤。
李安经典20句
唯一扛的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
人生不能像做菜,
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也许是一个人或一件事情,
总之你倾注了所有感情想挽留他,
但是做不到。
每个人心里,
都有一座无法放下,
也回不去的叫做“从前”的深山。
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
然而痛心的是,
我还没来得及与你们好好告别。
我到海外,
你说我是龙的传人也好,
说我是封建余孽也好,
如果我不留下一点声音,
将来大家以为中国就是那个样子,
所以我要拍《卧虎藏龙》 ,
但破坏中国文化
没有比中国人更厉害的,
那我宁愿拍给老美看,
他不会说他不懂,
他至少心里还有一个幻想,
觉得人是可以飞起来的。
大侠也是讲究气质的,
西方的大侠也是,
它不是见人就拔枪。
中国的京剧也是讲这一套,
对不对?
武行最大的动作是翻跟头。
关公他就是不翻跟头,
他就是有一个派头,
是儒雅的。
你看关公的像,
没有说是睁着眼睛拿着刀砍的,
他一定是在读《春秋》。
如果
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
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那么,
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
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文化是一种斗争,
历史是赢的人在写,
所以希望大家是赢的这一边。
拍片不要去想个人风格,
风格是让没有风格的人去担心的。
我们能触摸的东西没有“永远”。
把手握紧,
里面什么也没有;
把手松开,
你拥有的是一切。
我觉得任何一样东西,
做到比较好的层次,
都是很儒雅的,
至少我们讲究它有一种儒雅的气质。
所谓的感性,是挡不住的;
挡得住,你这个人也没啥味道了。
这里必须说说恐惧,
它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对手,
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压抑只会让感情更强烈。
享受你的纯真年代,
享受你的青春,
谈恋爱也好,
尚可左耳进右耳出也好,
电影不是“念”出来的!
对我来说,
最好不要去想个人风格。
一想到个人风格,
所谓知识障、心魔就产生,
个人的东西反而发挥不出来。
我诚心地讲,
风格是让那些没有风格的人去担心的。
因为压抑,
不能畅所欲言,
在过去那个时代,
很自然就会拐弯抹角,
所谓的“符号”就比较厉害,
明喻、暗喻,
我们中国人不必教就会了。
拍电影的人不需要别人勉励,
需要勉励的人拍不了电影。
妻子告诉我:
“我一直就相信,
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
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
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
又不差你李安一个,
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
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
如今,
我终于拿到了小金人。
我觉得自己的忍耐、
妻子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
一定要在电影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因为,
我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田艺苗:十分钟读懂名曲密码
现已开放微信服务号订阅
? 田老师的节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听哦 ?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
艺苗听音乐
田艺苗官方微信服务号
言语尽头,音乐响起。
Tips
订阅方式:
1 关注“艺苗听音乐”微信服务号
2 在服务号自定义菜单点击“名曲密码”
3 点击任意一期节目或专辑链接,
按指示完成付费
(★特别福利:订阅者将有机会获得田老师赠送的书籍、音乐会和音乐讲座的门票等礼物!)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订阅《名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