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
学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07年(112年)。校训:同舟共济。
地理位置: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美“10+10”计划,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
历史变迁: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
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
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从1949年开始,为配合新中国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同济大学历经多次院系调整。
1960年6月,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
1960年10月,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位列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济大学。
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年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4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并复办医学院。
2001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将同济大学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即“985工程”)名单;成为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等学校。
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
2007年,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2008年,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9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2010年6月,教育部和上海市宣布继续共建同济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5月,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同济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首批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201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济大学成为首批20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
2019年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学科建设
硕士点: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18
博士点:一级学科32个,专业学位3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车辆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道路与铁道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其理论(含车辆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固体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内科学(心血管病)、外国哲学
上海市高峰学科:
I类高峰: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II类高峰:海洋科学、交通运输工程
IV类高峰:设计学、环境与生态、干细胞与转化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A类:建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B类:哲学、数学、物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软件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工业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德语、地质学、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生物信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级别
学科名录
A+
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A
设计学
A-
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
就业情况:2018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共有7910人,包括639名博士毕业生、3447名硕士毕业生、3824名本科毕业生。在社会就业总体压力较大的环境下,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创近年来新高,达99.20%。纵观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总体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均超过99%,各学历就业率均稳中有升。
在此届毕业生中,共有2486人赴境内外升学深造,总体深造率达31.43%。其中,有2184位本科毕业生深造,深造率达57.11%。在全体深造毕业生中,有581人被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参照2018 QS世界大学排名)录取,其中有443人被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录取,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名校。
在全体深造毕业生中,登记升学的共有1577人。在升学去向的毕业生中,共有1462人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32人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录取,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录取人数占升学毕业生总人数的94.74%。
在2018届毕业生中,共有936人登记出境,其中本科生791人、硕士生1269 人、博士生19人,909人为出境留学、27人为出境工作。出境前往美国、德国和英国的毕业生人数相对最多,占总出境毕业生人数的71.58%。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分布来看,录用毕业生20人及以上的用人单位共录用2018届毕业生1483人,占就业毕业生人数的31.35%。赴2018财富世界500强单位就业的人数达1090人,占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3.04%。根据就业单位集中度统计,前三甲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招录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09人、135人、124人。
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来看,2018届毕业生主要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汽车制造业、房地产业、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屋建筑业、党政机关、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领域就业。
2019年青海省录取情况:
理科最高分630分(最高位次79)
理科最低分617分(最低位次136)
注:本院校2019年未招文科生
公司简介:青海春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公司提供青少年生涯规划及学生偏差行为矫正咨询服务。
我们拥有最专业的团队,将带给您最专业的服务!
联系电话:0971-8804935
地址:西宁市城北区柴达木路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