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李日宏 昭君停留武州

李日宏 昭君停留武州

阅读量:3625896 2019-10-21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远嫁塞外是我请 ,愿汉胡永结秦晋息兵纷。昭君停留武州城
李日宏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安之无穷,边塞长无兵革之事。汉改元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嬙(昭君公主)为阏氏。选定良辰吉日,举国同庆,为昭君公主和亲送行。昭君上殿,辞别元帝,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面有愧悔,忍痛放行。而单于看到公主,更是满面惊喜,恍如看到仙女下凡,又似意外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碧玉。但只见公主眉扫黛,鬓堆鸦,腰似柳,脸舒霞,惊四座,震星煞,草原仙子甘屈下,初绽花朵敛芳荚。足可见汉天子,意不假,降恩露,遍天涯,湿青野,润黄沙,直使单于对天发愿,罢兵戎,息战伐,世代和睦,无欺无诈,有背此盟,天地责罚!王昭君担负起神圣的和亲停战的使命,在匈奴王大单于的陪伴下,辞别汉元帝以及送出郊外的文武百官和父老乡亲,毅然离开长安,一路风尘仆仆地跨过雁门关,路过大同、旧高山分别停留一晚后,在队队毡车细马、勇猛武士的簇拥下,沿着武州川水岸上的车马大道向西逶迤而来,于太阳落山前,来到雁门郡的武州县。前面的传令官早于几天前就已沿路考察线路,选定了各个接待点,五州县令自然也做好了迎接和亲队伍的准备工作。战国时,赵国在雁门之北,今左云县东古城置武州城,汉元帝时期,因武州城几经战火,城池残缺,又离水源较远,遂决定迁址白羊城,以利方便防守城北20里的长城沿线。白羊城始建于春秋时的北狄白羊部落,为白羊部落首领居住地和指挥中心,城垣东西长600米,南北宽300米,总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地处今左云县城东北四公里之古城村北、十里河南岸,一直以来驻有重兵,作为城北长城沿线的一处重要的屯军屯粮的军事城堡,城墙依然坚固厚实,城内的各种设施比较完备。因县衙刚从旧武州城迁来,需要改造的地方还有很多,城内到处都在动工,从各地征招来的民工,大部分住宿于城外的简易工棚内。王昭君一行人马众多,城小客栈少,让武州城县令颇费了一番周折,也动员了全县百姓,突击修建各种设施和道路,依然难以承接如此重要的接待任务。这是一个春天四月难得一见的艳阳天,人们已经纷纷换上了单衣,得知公主今天就要到达这里,还要住宿一晚,全城的官员已经在县令的率领下,于午后出发,或骑马或坐轿,来到距离县城十多里的茶房驿站,早早地恭迎公主的到来。就连满城百姓和周围村庄的百姓,在得知消息后,都暂时放下手头的各种营生,纷纷赶来,站在驿路两旁,等待着一睹大汉公主的芳颜和匈奴单于的威势。“快看,公主过来了!”不知谁先喊了一句,众人全都伸长脖子向东面的大路上张望。果然,在西天火红夕阳的映照下,远处的大路上腾起一片尘烟,继而便听到了马蹄得得、车轮滚滚的声音。只见一队队手举旗帜、腰挎箭囊的骑马卫队前头开路,威武雄壮地走来,随后便是十几辆毡车缓缓跟进,每辆车上都有一个赶车的匈奴人,旁边一左一右两个骑马的武士保护。在中间一辆阔大的毡车边,骑在一匹烈焰般高头大马上的是一个满脸胡须、锦衣玉雕、头戴锦翎帽,大约五十多岁的匈奴人。人们一看到他的装扮,便猜测他可能就是迎娶昭君的呼韩邪单于。跟在毡车后面的还有一车车锦缎布匹、粮食辎重;最后面又是一对汉匈混合的兵丁和几名将官。武州县令赶紧上前施礼毕,引着单于在路畔茶亭内用了一杯茶后,带领一众官员带头返回县城。想来一睹昭君美丽容颜的武州民众,只看到一辆辆遮挡严实的毡车和一队队骑马的兵将,连跟随的宫女都没看到一个,只好失望地跟随在后面,逐渐地消失在黄昏中。晚上,武州县衙张灯结彩,倾其所有招待呼韩邪一行,并在大校场中间点起一大堆篝火,让随行的兵士在四周支起帐篷住宿。匈奴乐手捧出胡琴、胡笳,一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边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最后连围观的人群也深受感染,加入跳舞的行列。武州城内欢歌笑语,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从未有过的欢乐景象。昭君因为连日车马劳顿,又得知这是住宿于大汉土地上的最后一晚,不由心情抑郁,无心茶饭,面对满桌的雁北美味佳肴,举箸唯艰,简单地尝了几口,便早早回到馆驿歇息。听着外面不断传来的嬉闹声,以及叽里咕噜的匈奴歌声,昭君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一会儿回到了湖北秭归香溪河畔的宝坪村,回想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回想起父母慈祥的面容和苍老的身影,回想起巴山夜雨秋池满,香溪村晓炊烟残的场景;一忽儿又回到了汉庭高大巍峨的宫殿,长达七年的宫女生活,难以排解的寂寞凄清。寸寸年华消磨掉的寸寸青丝,将美好的青春,铸成帝王的祭坛,无奈地等待,花尽残红,无奈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孤灯寒衾、秋蝉哀鸣的夜晚。回想起自己听到和亲的消息时,内心做出的艰难抉择以及决心逃离这种囚禁生活的决绝和义无反顾,想起初见汉帝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汉帝时,那个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王权者,脸上和眼神中透露出的那种贪欲、绝望、恼怒、愧悔、惋惜、无奈、难舍的复杂表情......不知不觉中,昭君在如豆的油灯下做了一个梦,似乎很长的一个梦,又似乎是一眨眼的一个梦,外面的歌舞声,大呼小叫的喝酒猜拳声渐渐地隐没在夜深处,趋于寂静的战马喷鼻声,只听到城墙上更鼓一声声地敲击着,告诉梦中的人们,此时已是三更天,再有一个多更次,天就要明了。天明了,她就又得启程,并且是彻底的告别中原故土,正式踏上远去草原直达朔漠的漫漫风雨之路。前思后想,心绪难平,正要躺下再睡一会儿,却隐约听到遥远处传来一阵嘤嘤的、伤心欲绝的女子悲哭声。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何人在这深更半夜里哭得如此伤心痛苦?是自己的到来给百姓们带来了意外的搅扰?还是随行的兵丁们不遵守规矩,偷偷出去抢掠百姓?想到这里,昭君再也没了睡意,更加辗转不安起来,不由翻身坐起下地,悄悄地穿上一件外衣,缓缓地踱出房间。走到院内,天凉如水,不由打了一个寒噤,哭泣声似乎更加悲戚,也更加真切地传入耳膜。睡在外间的贴身宫女抱琴听到响动,随后跟出来,将一件斗篷披到公主身上,轻声地劝公主回房歇息。昭君心神不安地问抱琴,听到了什么声音没有?抱琴侧耳细听了一会儿说,远处好像有个女子在哭泣。昭君问,这深更半夜的,你说她为啥哭得如此伤心?抱琴在黑暗中轻轻地摇了摇头,想起公主看不见她的动作,就轻轻地回答,许是家中出了什么变故?昭君说不如咱俩过去一探究竟如何?抱琴慌忙阻拦道,公主,这可使不得,你现在是金枝玉叶,即是大汉的公主,又是单于的阏氏,出不得半点差错,这要是让单于知道了,我还不得被砍掉脑袋?昭君笑笑说,哪有这么严重!咱俩过去看看情况,然后再悄悄的返回,单于怎么能知道?况且这哭声搅扰得人心神不宁、心乱如麻,不弄个明白,总是让人难以入梦。未等抱琴再说什么,昭君便向黑暗处走去。抱琴再不敢说什么,赶紧亦步亦趋地紧随在昭君身后。馆驿门外,一左一右两个守门的兵丁,大概喝了不少酒,靠坐在墙角,怀里抱着长矛呼呼大睡,昭君和抱琴从面前经过,丝毫没有一点反应。走出馆驿,走过一条街道,再拐进一条小巷,只见一户人家的窗口上,外泄着一点如豆的灯光,屋内有人影在晃动。两扇破旧的木门虚掩着,门缝中也有灯光泻出。昭君轻轻拍了拍门,再一推,门竟然没有上锁,屋里简陋寒酸的情景一览无余,一盘土炕上炕头躺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铺盖着一点薄薄的被褥,在不断地发出呻吟声,显然正在被病痛折磨着身体。炕尾躺着一个大男人,头上、身上到处都缠裹着布条,有暗红的血迹洇出来,显然全身受到了创伤,死去一般无声无息地躺着。炕中间坐着一个三十多岁脸色苍白披散着头发的年轻女人,怀里抱着个吃奶的孩子,孩子已经睡着了,而这个女人却依然伤心难抑地抽泣。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轻轻的敲门声,又猛然看到两扇破门被推开,地上站了两位光鲜亮丽的女子,这女人猛然停止抽泣,露出惊恐的眼神,不知该如何是好。抱琴上前一步,正要说明来意,昭君忙制止住她的鲁莽,轻声解释道,我们是路过此地的南方商人眷属,就住在不远处的客栈,听到你的哭声,不知你家中发生了什么变故,特地过来看望,切莫惊吓怪罪。炕上的女人将怀中的孩子轻轻放下,边抽泣边说道,这边是我的婆婆,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生病卧床已经一年多了,一直无钱医治;这边是我的丈夫,身受重伤也是无钱医治,躺着等死....呜呜呜......昭君问,你丈夫是怎么受伤的?这女人边抽咽边回答说,前几天官府发下告示,说是大汉公主要去匈奴和亲,路过武州城,还要跨过长城,走红砂岩口出塞。因为红砂岩口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不能行走大队车马,需要大批民夫整修道路,我丈夫听说每天能挣十吊铜钱,为了给婆婆早日看好病,就应征去修路,就在道路快要修好的时候,丈夫被山上滚下的一块大石砸到受伤,已经昏迷了三天三夜,至今水米未进,只剩一口悠悠气,看来性命难保......难道官府没有派人给他治疗?昭君讶然地问。只来过一个大夫,给包扎完伤口留下几副草药,就再也无人管护和过问,我一个女人家上有老下有小,眼见得没有了一点生活出路,只能坐在家中等死......呜呜呜......我的命咋这么苦呀......听着女人的哭诉,看着这家凄惨的场景,昭君想起自己远隔千里的父母兄嫂,两眼不由扑簌簌地掉下一串同情的泪水,她将身上的斗篷解下来,顺手盖到冻得瑟瑟发抖的老婆婆身上,轻轻地退出门外,回到馆驿,一直坐到天亮。一大早,单于派人过来问候公主,并告知说要是阏氏身体允许,早饭后就要继续启程。昭君忙让侍者通知单于过来,她有要事相商。一会儿,单于便匆匆跨进门来,关切地问询情况。昭君向单于简单地说了说在修栈道时,一个民伕生受重伤的事以及家中凄惨的境况,不断地责备着自己,因为不会骑马,而边塞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离开西安,尽管一路相随,单于和昭君也交流很少,一方面,他只会一些简单的汉语,而昭君对匈奴语言几乎不懂;另一方面,白天他骑在马上,昭君坐在车里;夜晚,他睡在自己随行的车帐内,昭君住在沿路设置的馆驿。按照汉朝礼仪,只有回到家乡、回到草原,他才能和公主正式举行婚礼,然后才能同床共衾。一路上,他忍受着难耐和寂寞,有空隙便想多看一眼这个让他爱不释手的美娇娘,恨不得肋生双翅,一步踏入草原,回到自己的大营。虽然贵为单于,常年生活在漠北荒野,但单于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自己止恶扬善的美德。听到昭君对民间一个弱女子都如此同情,再得知深更半夜听到哭泣声还亲自去探访,单于不禁以手加额,心中默念“长生天,我的祖先!”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庆幸。从这件事上,他不仅看到了昭君美丽的外表,更感觉到这位大汉公主的一颗悲天悯人的善良之心。想起了在汉皇宫殿上对元帝及满朝文武口头承诺的照顾好公主的誓言,当时也就是履行一种仪式罢了;而此时此刻,他从内心中发誓,一定要善待这个美丽的女子,让全草原的牧民们尊重她、爱戴她。他为自己草原的子民们感到找到这样一位慈悲善良、胸怀天下苍生的阏氏感到无比的庆幸。听说昭君公主和大单于领着御医、带着财物去探访本城内一个受了重伤的民夫去了,武州城县令慌忙穿好衣服,叫了一个差衙,急匆匆地去寻找。这位县令平时颐指气使,根本没有把属下百姓的生死和冷暖挂在心上,如今亲眼看到城中百姓的凄惨现状,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颅。为了补救自己的过失,回到县衙,他赶紧采取补救措施,对所有参加修筑红砂岩口官道的民夫,加倍发给双份工钱,对建设武州城及修筑道路受伤的民夫,全部予以调治,并给家属发放米面。因为武州城就是出塞的最后一站,昭君心恋故土,情系百姓,感念百姓为了他们的车马顺利行走,不顾生命危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硬是将红砂岩口修筑成一条车马大道。昭君决定暂时留住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自己必须学会骑马驰骋,学会匈奴的语言。到了漠北,就到了马背上的民族,即便是单于的大阏氏,单于的儿女,无一不是骑马的高手。自己要想和各个民族沟通,要想保证汉匈永远和睦,要想把大汉的文化传播到大漠,不去身体力行,不去传授交流,如何能够服众?现在,自己再也不是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也不是汉室宫廷中一名扶风弱柳的宫女,而是一名和平的使者,一座搭建汉匈不断往来交流的桥梁,一条永远友好往来的茶马通道。昭君建议单于,将汉室送亲的人马以及不愿出塞的宫女,全部让返回长安,以免给武州城带来负担,将匈奴护亲兵士的毡帐扎于武州城外的河流侧畔,严禁他们出入城门,严禁他们下乡骚扰,自己牧马割草,不得干扰百姓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安排好这一切,昭君在单于的亲自陪伴和指教下,白天出城练习骑马射箭,并沿着长城沿线逐村逐堡调查民众和兵士的疾苦,弯下身子向当地百姓学习适合北方的杂粮耕种农活。她还用从宫廷内带出来的丝绸布匹,向农民们交换各种五谷杂粮籽种,准备带到草原合适的地区播种。夜晚,在如豆的灯光下,昭君向随行的有知识的匈奴文官学习匈奴语言和各种风俗习惯。在武州县的土地上,昭君率先播种下一片和煦的阳光,遍布下丰沛的雨霖,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无限爱戴和喜欢。当她看到这块土地上,因为靠近边塞,经常发生流血战争,大片土地荒芜,许多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际,亲自写信向元帝建议,免去武州县三年的各种徭役和杂税,让这里的百姓重返故土,重建家园。半个月后,在一个春光明媚、百鸟啁啾的日子里,昭君舍弃毡帐马车、锦衣玉裙,身着便装,英姿飒爽地骑在一匹高大的白龙马上,同骑着紫红色火焰驹的单于,并肩策马,一同踏上北上的道路。武州城全体官员百姓得悉消息,倾城出动,洒泪送行。沿路得到消息的百姓,也将家中最珍贵的食物拿出来,等人马过来时,一股劲的往人们怀中填塞,大声呼喊着“昭君公主保重!”“阏氏娘娘千岁!”这队人马沿着北上的道路经过三屯,进入峡谷古道,到了前铺、前窑子、二窑子,这几处地方均有店铺客栈。长城从东向西,蜿蜒曲折而来,到了这里,戛然中断,因为峡谷宽阔,崎岖陡峭,山势峥嵘,还有常年不断的水流潺潺,长城无法修筑,只得派官兵日夜在两边的关口把守。过了红砂岩口,就彻底的告别了大汉的疆土。得知前面就是最后的关口,昭君下马进了二窑的驿铺,在这里暂作小憩。她边喝着铺吏自己制作的黄金茶,边夸赞着这种山茶地道的口味。铺吏见昭君喜欢,转身出去,将一包制作好的山茶交给宫女,让给昭君带上,想念父老乡亲的时候,就拿出来泡上一壶。昭君回身吩咐抱琴,给店家留下一匹丝绸作为回报,正好看见囊中还装着一把芭蕉大的蒲扇,也让抱琴取出来,赠与铺吏。铺吏正要婉拒,昭君说,此去漠北风寒之地,估计北方夏季也不会用上,就留给专门为我修筑栈道的父老乡亲吧,也好做个纪念。从此后,二窑改名为扇庄,以纪念昭君赠扇的恩德。昭君再次翻身上马,沿着刚刚拓宽的红砂岩口古道,攀上五路山。停马驻足于山梁顶上的一块巨石上,北望阴山山脉,茫茫无际、绵延不绝,南望武州大地,阡陌纵横,风景如画。田野里,到处都是耕种劳作的身影,因为免了三年田税,得到消息的人们不断地从外地涌来,纷纷开荒播种,到处一派火热的农耕景象。武州川水像一条玉带一样,由西向东流去,缠缠绵绵,曲曲折折,晶莹剔透,滋养万物。随行的汉朝宫女和书童,也知道此去路途迢遥,关山万里,何时能回故土?今生能不能再见家乡父老亲人?谁也心中没数,不由愁绪顿生,全都掉头向南眺望,个个潸然泪下,痛哭失声。昭君座下的白龙马,仿佛也理解了主人的心绪,不停地用两只前蹄刨动,竟然踏下两只深深的蹄印,从此这座山岭被当地人称为啼哭岭,也叫做蹄窟岭、马蹄梁,这块巨石被叫做蹄窟石,山上多数上年纪的人们都曾见过这块马蹄石,只可惜解放后在修路植树时,不知被推到了哪条山沟中。昭君也是热泪盈眶,感慨万端,不由从抱琴手中接过自己心爱的琵琶,轻触弦线,指如蝶舞,心绪驰骋,弹奏起一曲心中酝酿许久的《出塞曲》——
怀抱琵琶别汉君,西风飒飒走胡尘。大雁南去寻故地,昭君北去为和亲。告别了建章宫孤衾寒冷 ,不在有上林苑柳下伤春。 远嫁塞外是我自请 ,愿汉胡永结秦晋息兵纷。......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日宏  笔名 塞北雪山西省左云县人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左云县作家协会主席左云长城学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中国作家》《文学月报》《山西作家》出版小说集《追踪太阳》

平台投稿邮箱 1076428033@qq.com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