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7月26日,我终于找到了那位“阿妈”—当年许慕贞家的保姆、蓝苹的好友秦桂贞。
那一回,她谈了一些,有的情况她没有谈。我把她谈的情况写入《江青传》初版本。1995年10月,笔者再度采访了她。由于她已经请别人给她读了笔者的《江青传》初版本,以为那本书为她出了心中的冤气,所以有了信任感,毫无保留地谈了她所知道的一切。秦桂贞一头银灰色短发,常州口音,说话有条有理。竟有那样的巧合:秦桂贞生于1914年,也属虎!这样,蓝苹、唐纳、黄晨、史枚、夏其言、秦桂贞六人同年。在1995年第二次采访秦桂贞的时候,我和妻用车接她到上海环龙路,去寻找蓝苹、唐纳当年的住处。我们一起来到了当年的“上海别墅”。她拄着拐杖,旧地重游,不胜感慨。她告诉我,历经四十多年没有去那里了。她熟门熟路,带着我们来到弄堂底的一座三层楼房。那房子仍保持原貌。她来到底楼的灶间,说她当年当佣人,每天在这里烧菜,而蓝苹住在二楼的亭子间,进进出出都要经过这底楼的灶间。有的报道误称秦桂贞是蓝苹的女佣,其实,蓝苹当时的收入菲薄,怎么雇得起佣人?秦桂贞说,她是许家的女佣。许家住在三楼。许家是二房东,把二楼的亭子间租给了蓝苹。秦桂贞如今上楼,每走一级楼梯,都要歇一口气。她说,当年她每天飞快地上上下下,不知要跑多少趟。光是每顿饭,就都得由她从底楼送到三楼许家。她总是把楼梯擦得干干净净。秦桂贞带着我们上了二楼,来到蓝苹所住的亭子间。这是一个不多见的直角三角形的房间。三角形的顶端是一个小小的卫生间,装了一个坐式抽水马桶。房间大约十来个平方米而已。有一扇窗。秦桂贞回忆说,当时,窗下放一张书桌,桌上有台灯。三角形的直角处,放一张双人床。床下放着皮箱。另外,还有两把椅子。这便是蓝苹住处的全部陈设。由于人们不喜欢住这三角形的房子,所以租金最廉。也正因为这样,底楼的那间三角房子,作了灶间,而三楼的三角形房间,成了佣人秦桂贞的住房──她与蓝苹的房间只隔着一层楼板。秦桂贞忽地想起,在二楼楼梯口,有一间几家合用的大卫生间,便带着我们去看。那卫生间里有个搪瓷大浴盆,秦桂贞认出是当年的“原装货”。她说,蓝苹就在这里洗澡,她也用这个浴盆。只是经过半个多世纪,那浴盆底部的大片白瓷已经脱落。浴盆依在,人事全非。如今住在那里的人,仍在用这浴盆洗澡。他们听说原是江青用过的,都显得非常惊讶。秦桂贞回忆说:“那时候,我喊蓝苹为‘蓝小姐’。我跟她同岁,很讲得来,一有空就到她的房间里闲坐……蓝小姐因为觉得那个亭子间的房租便宜,就租了下来。来的那天,只带着一只黑皮箱和一个铺盖卷。屋里放一张铁丝床,一张写字桌,那都是许家借给她的。”没几天,蓝苹就跟秦桂贞熟了,“阿桂、阿桂”地喊了。有时,随着许家孩子的口气,喊秦桂贞为“阿妈”。秦桂贞挺善良,看到蓝苹忙于拍电影、演戏,就替她拖地板、充开水、洗衣服,从不收她一分钱。秦桂贞发觉,蓝小姐怎么不吃水果?“没钱呀!”蓝苹把双手一摊。秦桂贞把西红柿洗干净了塞给她。有时候,蓝苹不在家,就放在她的窗台上。秦桂贞还发觉,到了月底,蓝苹常常一回家就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吃点糕饼。“吃过晚饭了吗?”秦桂贞问。“没饭票了!”蓝苹答道。那时候,蓝苹在罗宋饭馆(即俄罗斯人开的饭馆)搭伙,三角钱一客。到了月底,钱用光了,只好喝西北风。秦桂贞到东家的厨房里,烧好蛋炒饭,偷偷端进蓝苹的亭子间。这时,蓝苹一边大口地吃着蛋炒饭,一边连声说:“阿桂真好!阿桂真好!”
■ 秦桂贞带领作者来到江青当年居住的“上海别墅”(叶永烈 摄)
■ 当年江青在上海别墅所住的亭子间(叶永烈 摄)
在秦桂贞的印象中,唐纳斯斯文文,讲话软绵绵,有点娘娘腔。他常常坐在窗口那张桌子上写东西。秦桂贞大字不识,看不懂他写什么。蓝小姐讲起话来呱哒呱哒,笑起来咯咯咯咯,声音很响,有点男子汉的味道。只是她的脾气变化无常,喜怒无常。“一个苏州人,一个山东人,他们俩在一起真热闹!”秦桂贞一边回忆,一边笑着。半夜,秦桂贞常常被楼板下“阿桂、阿桂”的呼喊声所惊醒。那是蓝苹在喊她。秦桂贞一听,就知道他俩在吵在打,赶紧下楼。她总是每次充当和事佬、调解员的角色。一天,吃过早饭之后,秦桂贞照例来到蓝小姐的房间,替她扫地、拖地板。秦桂贞发觉有点异常,蓝小姐在那里收拾东西。
“蓝小姐,你要搬家?”秦桂贞问道。
“远走高飞!”蓝小姐眉飞色舞地说。话刚出口,她立即压低了声音,对秦桂贞说:“阿桂,我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你要替我保密,对谁都不说,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蓝小姐回山东老家了。”
蓝小姐还对她说,要为妇女的翻身而斗争。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秦桂贞的心。
“还回来吗?”秦桂贞问。
蓝苹摇了摇头。她一边从抽斗里捧出一堆照片,扔进小皮箱,一边对秦桂贞说:“阿桂,你不要扫了,反正我今天就要走了。”
“什么时候走?”
“等天黑了,不声不响地走。”
秦桂贞只好放下扫把、拖布。她对蓝小姐的离去,深感痛惜,毕竟她们之间有着不错的友情。她想给蓝小姐买一点礼品,作为纪念。她拿出刚发的工钱──她每月的工钱只有两元。在她准备上街的时候,一时想不出买什么东西好。她忽然记起,蓝小姐作为演员,有着许许多多照片,凌乱地堆放着,正缺一本照相册。于是,她花了两元钱── 一个月工资,买了一本挺不错的照相册。
当她把照相册送给蓝小姐,蓝小姐高兴得紧紧搂住秦桂贞,连声说:“阿桂,你真好!你真好!将来我有出头之日,一定好好报答你!”蓝小姐拿出了自己的一帧照片送给秦桂贞,作为纪念。
当天晚上,蓝小姐吃了秦桂贞端来的蛋炒饭,穿着一件蓝布旗袍,悄然拎起那只黑色的皮箱,消失在夜幕之中。蓝小姐在上海神秘地消失了。
后来,秦桂贞才知道,蓝小姐几度婚变,在上海影剧界受人谴责。“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她无法在上海立足,想溜了。就在这时,1937年7月7日,芦沟桥的炮声,震撼中华大地。抗日的烽火,熊熊燃烧。处于绝望之中的蓝苹,决计离开上海,奔赴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