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正南升,凤凰平地起。
被英国《卫报》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兴国际机场不久前在北京正式落成。作为一颗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等多个世界之最称号的北京“六芒星”,大兴国际机场从投入使用开始,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高科技的建设水平,极具美感的设计造型,个性化贴心化的服务设施,都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然而,在国庆假期期间,一则“大兴机场游客是旅客的23倍”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激烈讨论。据民航局的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日均游客和旅客人数比为13:1,而在10月3日这天,这一比例达到了24:1。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北京大兴机场却承担了过大的观光职责,这不禁令人生忧——大兴机场的功能性是否受损。
其实,不久前,民航局已就此事发表声明,表示在国庆期间,游客虽多,但机场运行态势非常平稳,航班正常率和放行正常率皆达到百分之百。而在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游客的增多一方面是对这一新兴机场整体质量和水平的认同和宣传,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机场内部和周边地区的消费和发展。
作为一个国际机场,不单单承担着航空运输集散功能,还具有发展临空产业,促进地区整体水平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由此来看,其实观光职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机场发展的一部分,不必过于敏感。但对于机场来说,能否在同时保证好交通枢纽的作用,把控好游客娱乐的程度,也是需要去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考量的。
此外,关于一些人对于机场过度娱乐化的担忧,事实也已经给出了定论。一方面,机场在9月25日刚刚投入运营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国庆作为其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会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也并不难理解。而其后,机场的观光量也逐渐回归正常,这说明机场依然处于一种正常的运营状态,并未出现网红化或过度娱乐的趋势。
从另一方面来看,机场的观光平台或区域的建设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普遍的,且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新加坡樟宜机场、阿姆斯特丹机场等国际机场都在观光建设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民航局也曾表示拟借鉴国外经验在大型枢纽机场建设一批观光设施。
新加坡樟宜机场
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
从整体来看,此次国庆期间的游客现象其实是意义更大的。在机场整体设施和服务能力可以进行保障的情况下,游客数量的增多不仅可以带动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还是进行国际观光建设,探索航空文化旅游这一新事物的试水和铺垫。
而从前往参观的游客角度来看,追求美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大兴机场的内外部构建艺术感和科技感并存,将美与简,贴心与大气完美融合,可以说既是服务建筑,又是艺术品,也难怪会吸引人们前往。而马克思也曾说,“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今天,我们更加关注,欣赏美,中国更加能够创造美,这都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和象征。
在当今时代,功能化和娱乐化已经越来越难以分离,这引发了一些人对于过度娱乐现象,如网红xx或流量xx的担忧。但对大兴机场的发展来说,如果能适当地把控好娱乐发展的空间和程度,不仅满足了航空行业的发展,也满足了社会上对于美与娱乐放松的追求,完全可以达到一举两得之效。
图文排版/张佳琪 宋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