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七周的星期五,河浦中学物理科组举行了教研活动,课题为:高三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策略。
教研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高三教师卢治诚老师上了一节《向心力的理解和计算》的公开课,第二个环节是高三教师许海龙老师上了一节《水银柱封闭气体专题》,第三个环节是科组老师参加评课活动。
高三物理复习课中,教师应当严格按照章节和单元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一般一个单元由若干节组成,围绕每一节物理知识内容的复习最好采取层次递进模式,让学生步步深入。
第一层次,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卢治诚老师的公开课《向心力的理解和计算》紧扣教材,让学生回归教材之中,将高中物理教材作为复习课最基本、最核心的依托,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和温习,并开展一些相对比较基础的训练,让学生在做基础习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将一些学习过的知识慢慢地“拾起来”。本节公开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复习策略,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忆、对题目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强化知识和题目的系统化和网络化。挑选的习题难易程度上较适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较好。
科组教师听课中
第二层次:突出重点,发散思维
在这一层次的复习教师要强化对每一节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许海龙老师的公开课《水银柱封闭气体专题》较好地体现突出重点这一复习策略。
许海龙老师将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梳理和罗列出来--找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利用课堂时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并结合常考的知识点设计针对性强的训练,在讲和练上侧重重点知识。
最后科组教师一起进行评课和总结:
尽可能选择一些高考的物理真题或者是常考的典型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思路,并总结和归纳解题的方法。
物理组长对老师们提出建议:物理高考需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大量的训练。训练过程中不应当搞题海战术,训练的题目也不应当是随意的。教师应强化对各种典型性习题、代表性习题进行筛选,力求每一道题都是精挑细选,都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使某个知识点得到巩固、某种解题的思想和方法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