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重磅|结构性存款:会理财的存款

重磅|结构性存款:会理财的存款

阅读量:3619665 2019-10-21


银保监会办公厅周五(2019年10月18日)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为最近关于“叫停假结构”的传闻和辟谣画上了一个句号。今天来谈谈结构性存款有多好?怎么玩?
 
一、什么是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是嵌入了衍生品的存款。虽然叫存款,但是却可能产生巨大的风险。虽然不叫理财产品,但却可能产生比理财产品更高的收益。结构性存款更接近一个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和其他衍生品),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存款+衍生品”,因衍生品部分产生的风险和收益可以由存款部分进行稀释,因此,相对风险和收益小于直接投资衍生品的风险和收益。
 
结构性存款一般和利率、汇率、贵金属价格、大宗商品价格、证券指数等波动,或者企业信用相挂钩,具有一定的“赌性”。例如某银行的一款黄金价格挂钩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就设计成:如果黄金价格在观察日较起息日上涨超过XXX,到期返还本金+较高的收益,如果出现下跌,就按照起息日的黄金价格,在到期日兑换为黄金交付给投资者。
 
我们一直认为,结构性存款的风险肯定高于存款,甚至会高于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这里的“风险高”包括两块:一是衍生品部分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风险较高;二是结构设计一般都比较专业,普通投资者很难完全准确地理解。假设不算第二点风险,则如果遇到特别好的结构,结构性存款的风险可能等同于存款但收益会远远高过存款。
 
一、中资向左走,外资向右走
 
2002年,外资银行将结构性存款引入中国,但是结构性存款在中国并没有形成气候。因为外资银行的“真”结构性存款往往都需要投资者承担一定风险以获得更高收益,一旦赌错方向,投资者可能就会遭受损失。
 
彼时,投资者最喜欢的是中资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或者具有确定的预期收益率并且能够刚性兑付的产品。因此中资银行也没有理由逆市场需求而去大量发行结构性存款。
 
可到了2018年,史上最严资管新规出台,禁止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禁止进行刚性兑付。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可以绕开资管新规的监管要求的结构性存款,成为了保本型理财产品最佳的替代品,颇受中资银行追捧,发行规模飙升。
 
二、假戏真做,真亦假
 
10月初,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首次从监管角度指出“结构性存款假结构,替代保本理财,或按保本产品宣传销售”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此前也有关于“叫停假结构”的传闻和辟谣。但是究竟什么是“假结构”?《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也提到,“不得发行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不相匹配的结构性存款”。究竟什么样的收益与实际承担风险算是“相匹配”或“不相匹配”?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以大家都能看懂的上证指数为例:
 
如果结构性存款挂钩上证指数(尽管一般银行发行产品会挂钩沪深300指数,而不是上证指数),2019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为2978点(十年前为2976点),起息日2019年10月16日,产品期限30天,到期日为2019年11月15日,观察日为2019年11月11日。收益计算公式为“1%+(MIN(4.5%, MAX(0, 30%*(4600-X)/4000)))”(X为观察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解释一下,如果在观察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超过4600点,则年化收益率为1%,如果在观察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落在4000点到4600点的区间,则年化收益率为5.5%~1%,如果在观察日上证指数收盘点位小于4000点,则年化收益率为5.5%。亦即,如果双十一当天上证指数没有涨到4000点以上,你就能获得按照5.5%的年化收益率计算的收益。
 
请问这算不算是“假结构”?如果你觉得1个月内到4000点太不着边际,那似乎这个结构有些假。可是:
 

 
如果说4000点是牛市起点,为什么不能规避一下4000点以上的风险?(如果股票不涨,股市赚不了钱,所以结构性存款多赚一点;如果股票大涨,则股市赚钱,抵销结构性存款的利差损失)有何不可?如果你觉得1个月内不太可能触及4000点,因此该结构性存款本质是保证收益型产品,那我把4000点换成3500点呢?3000点呢?凭啥3000点作为基准就是“真”结构,4000点就是“假”结构呢?
 
再说了,凭啥你就认为不太可能触及4000点?
 

 
就算我们按照以前熔断的标准(7%),而非接近涨停的标准来计算,假设每天都上涨达终极熔断标准,还能涨到1万点呢!哪怕这是几兆亿分之一的可能性,那也是一种可能性啊!这还没说1万点呢,才4000点,凭啥就不能涨到?凭啥说这是收益与风险不匹配,凭啥说是假结构?
 
“假结构”根本没法判断,除非出个公告,波动超过多少比例才触发对赌(收益出现波动)的都是假结构。
 
三、结构性存款不是理财产品
 
结构性存款在购买的那一天就讲清楚了收益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是确定的,只要达到相应的市场波动就能获得相应的收益(或者出现相应的亏损)。理财产品就不同了,理财产品要投资于各类底层资产,实际的收益/亏损是由底层资产的波动叠加形成的结果,只能说大概率会与市场波动方向相同,但收益/亏损的具体幅度是无法精确预测的。
 
因此,结构性存款需要纳入银行的表内核算,需要纳入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结构性存款嵌入了衍生品,因此银保监会要求发行结构性存款的银行必须获得“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叫停假结构”的传闻也是有一些依据的。不管结构是真是假,对于很多没有“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的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而言,估计这次算是叫停了。
 
四、结构性存款是会理财的存款
 
结构性存款是存款,所以要交存款准备金,纳入存款保险。逻辑上应当如此,实践中也是提醒银行其中的监管成本,避免银行发行银行没钱赚的结构性存款(或可算作“假结构”了吧)的冲动。
 
但结构性存款不是传统存款,是会理财的存款,可能赚钱也可能亏钱。因此,银保监会要求银行在结构性存款的销售、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方面要参考资管新规的规定,充分揭示风险,披露信息,实行双录,禁止误导销售。
 
五、购买结构性存款后可以反悔
 
由于结构设计一般都比较专业,普通投资者很难完全准确地理解,结构性存款的投资者获得了与“私募”理财产品的“合格投资者”一样的“优待”,即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投资冷静期内投资者可以反悔并要求返还投资款。
 
这也印证了我们最开始的观点,结构性存款的风险甚至会高于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没事别乱买结构性存款,遇事不明请咨询专业人士。
“老汪谈财富管理”公众号由具有逾十年投资经验的独立投资人老汪于2019年8月20日创立,致力于记录其对于最新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传播价值投资理念,与市场共同学习成长。本文不是对未来政策的预测,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观点仅为一种可能性的分析,读者应当结合各种其他市场观点自行做出判断。任何人都不得依赖本文做出任何市场或者投资预测或决策,否则后果自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