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每个女性都经历过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痛经折磨。痛经和饮食、情绪、运动、生理构造等都相关。民间流传很多偏方治疗痛经,甚至还有人用避孕药治疗痛经。而也有人惊奇地发现,结婚怀孕之后,痛经竟然也神奇的康复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都和盆腔的血液循环、肌肉张力、骨盆位置相关。
一、什么是痛经?

痛经(dysmenorrhea)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
二、原发性痛经占95%以上

日常生活中,原发性痛经,即盆腔器官并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最为常见。根据软组织外科学的开创者宣蛰人教授的经验讲述,原发性痛经更多的是因为月经期间,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人体一些有潜在病变的软组织产生了无菌性炎症。宣老在其著作《软组织外科学》曾做过统计,从软组织的角度治疗原发性痛经,从未失手。
三、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案有哪些?
无论中医、西医还是民间,甚至偏方,针对原发性痛经均有一些措施。那我们先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1、中 医
针灸——可以调节筋膜张力,缓解软组织紧张;
艾灸——可以补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软组织放松;
推拿——可以放松软组织;
中药——可以补充气血,行气活血,有助于筋膜等软组织的放松,可能也调节了激素水平。

传统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与宫寒有很大的关系。宫寒,可以理解为盆腔气血凝滞,血液循环不佳。事实上,中医的针灸、推拿、艾灸等措施,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或者缓解效果,是很好的。只是,目前中医养生保健市场良莠不齐,医院又人满为患,女性寻求中医治疗痛经很不方便和省心。
2、西 医

传统西医治疗痛经方法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止痛药自然不必说,避孕药的功效主要是调节了激素。关于避孕药,很多西医都认为原发性痛经是由激素水平的失控引起的,所以西医治疗这种痛经的特效药其实就是避孕药。而且根据一些文献的研究,避孕药对于痛经的治愈率可以达90%以上。因为服用避孕药的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卵子的生成,而要抑制卵子的生成就要去抑制激素水平,那这样刚好与西医治疗痛经的原理不谋而合。
然而无论止痛药还是避孕药,虽然抑制了痛经,但是对人体其他方面的伤害却是较大的,所以不建议将此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3、民 间

民间认为,结婚怀孕生孩子也可以治疗痛经,这其实是人类若干年的经验积攒的。为什么呢?在怀孕过程中,母体逐渐孕育胎儿,胎儿逐渐地成长。这种胎儿和子宫不断持续的膨隆长大,对母体的内脏筋膜及相关肌肉的张力,其实可以看成一种持续的内部手法压揉放松;同时怀孕期间,女性会分泌伟大的孕激素,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有助于这些相关的肌肉筋膜张力发生变化,起到了放松作用。所以民间所谓的一次月子没坐好再生一次,可以治疗月子病,也是这个道理。当然,我们不可能指望怀孕生子来解决自己的痛经问题,而且一些比较严重的痛经问题,即便怀孕生子,也无法改善。
4、偏 方

至于一些偏方,比如生姜红糖水、红酒煮苹果、小肚子上放个热水袋之类的,主要是利用温热效应,来达到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的目的,可以缓解,却无法根治痛经。
四、自我调理方案
那么,到底有没有比较简单易操作,却又疗效确切的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如宣蛰人教授所言,当连接骨盆的肌肉持续紧张,容易在月经期间受分泌的激素影响,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痛经。而现代女性经常穿高跟鞋、久坐,又会出现骨盆前倾。骨盆前倾后,会挤压盆腔的内脏和神经,影响盆腔血液循环,也易导致痛经。

骨盆前倾后,腰椎曲度也会变大,这些均会压迫腰椎发出的内脏神经,以及盆腔内的内脏本身,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导致痛经。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我们设计了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案,可以有效的调理痛经。
1、内收肌群

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主要分布在大腿内侧,负责大腿的内收动作。当其紧张病变后,会引发大腿根、腹股沟疼痛以及各类痛经的症状。

而恰恰现代礼仪的要求,女性需要保持大腿内收的坐姿。因而,对于长期坐姿的女性,内收肌群都是持续紧张的。同时,内收肌群,恰恰是中医十二经络中的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阴脾经循行的区域。传统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统血”,“肾为先天之本”、“肾主生殖”,“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肝经脾经肾经对于调理女性妇科问题非常关键。而内收肌群的紧张,毫无疑问,会导致肝经脾经肾经的瘀堵。因此,我们需要经常自我拉伸、放松内收肌群。

内收肌群的拉伸方法比较简单。既然内收肌工作时,需要收缩内收,我们拉伸时,只需要反方向拉伸即可。也可以用泡沫轴进行自我按摩。

2、三阴交穴

“针刺三阴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用1.5寸毫针刺入0.8-1.0寸,针尖略偏向心方向,快速提插捻转,使局部麻胀感,以向上传导为佳,行针2min,留针30min,每分钟行针1次。于每次行经前3-5天针刺,每天1次,连续针刺3个月经周期。经治疗后,105例患者有效,有效率87.5%,好转11例,好转率9.2%,无效率4例,总有效率达96.7%。”
这是一本中医医书上的原话,可以看出,取三阴交穴,治疗痛经,效果显著。三阴交是肝经脾经肾经交汇的穴位,治疗三阴交,也就是同时治疗了肝经脾经肾经。而如果从解剖实证的角度,三阴交位于胫骨后肌,通过前深线筋膜链连接到盆腔,因而,刺激三阴交,对于盆腔筋膜,具有远端的杠杆效应。
三阴交位于内踝往上三寸,也就是四指的位置,胫骨内侧。我们自己可以通过手指按压,每次按压三分钟左右,来刺激三阴交穴。另外,现代女性,喜欢穿较短的裤子和袜子,将三阴交穴暴露在外,易受寒凉。因而,建议有痛经或者妇科炎症的女性,在穿衣搭配时尤其注意不要暴露三阴交穴,同时,可以养成泡脚的习惯,泡脚水多放一点,可以将三阴交穴浸入热水中。
3、腹直肌

腹直肌是一系列腱划分开的肌体组成,并且在中间由腹白线分开。这一肌肉将前胸部(胸廓)与骨盆前部(耻骨)连接起来。腹直肌出现激痛点,可导致从胸骨剑突到耻骨、骶骨、腹部或全腹部(痛经)疼痛,也可出现痛经症状。
而腹直肌或腹直肌白线上有众多中医治疗痛经的传统穴位,比如天枢穴、中极穴、关元穴等。因而,治疗腹直肌,对于痛经有重要意义。

一些长期从事体育锻炼以及需要经常用到腹直肌的女性,腹直肌是比较紧张的,可以采用瑜伽里的眼镜蛇式,来拉伸腹直肌。

而一些骨盆前倾的女性,腹直肌是长期被拉长无力的,无法从骨盆的前上方提拉住骨盆,导致骨盆顺利前倾。因而,需要着重锻炼强化腹直肌。强化腹直肌,可以经常练习卷腹运动,但是,不宜经常做传统的仰卧起坐。因为,仰卧起坐容易对腰背部造成损伤。

4、臀大肌

臀大肌是人体很重要的伸髋肌以及骨盆稳定肌,无论走路还是蹦跳,均需要臀大肌稳定。现代人群因为久坐,导致臀大肌无力,没法从后下方约束住骨盆,容易导致骨盆前倾。
因而,臀大肌需要强化锻炼。强化臀大肌的方法,可以采用深蹲或者臀桥。

5、髂腰肌

髂腰肌是腰大肌、髂肌和腰小肌的复合体,上部连接腰椎的椎间盘,下部连接于股骨小转子。髂腰肌紧张,会引起久坐腰痛、肾虚腰痛。同时,紧张的髂腰肌会将骨盆往前下方拉扯,导致骨盆前倾、腰椎曲度增大,以及痛经系列症状。髂腰肌是主要的屈髋肌,现在女性长期久坐,会造成髂腰肌持续紧张。

另外,中医认为,调理妇科类问题,需要打通奇经八脉里的冲任二脉。其中,任脉走行于腹直肌的腹白线,而冲脉在骨盆附近的循行路线,正巧就在髂腰肌区域。因而,紧张的髂腰肌,会导致冲脉瘀堵。

所以,纠正骨盆前倾,改善痛经,拉伸紧张的髂腰肌也是必不可少。
6、竖脊肌

竖脊肌是维系脊柱和骨盆稳定的重要肌肉,同时,竖脊肌也是容易发生损害的肌肉。长期保持不良的站姿和坐姿,容易引起竖脊肌的紧张损伤。竖脊肌劳损日久,那么脊柱和骨盆的的稳定性就差。紧张的竖脊肌可以将骨盆往后上方提拉,导致骨盆前倾,易产生痛经症状。

同时,从中医角度,竖脊肌正是后背膀胱经循行区域。膀胱经有联系五脏六腑的腧穴,同时,膀胱经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竖脊肌紧张,会导致膀胱经瘀堵。所以,改善痛经,也需要拉伸紧张的竖脊肌。
可以采用坐姿位,双脚开立,上半身慢慢俯身,双手自然下沉。直至竖脊肌有牵扯感保持30秒,如下图。

7、八髎穴

“取双侧次髎穴,以30号毫针刺入第二骶孔内2-3寸,小腹内有沉胀酸麻感时,用小幅度泄法捻转,留针20-30MIN,寒凝者加灸,共治34例,近期止痛率100%。一年内无复发者31例,再行经又复发者3例。复发者再治疗,仍有效。”——某中医医书原文。
提到膀胱经,就不得不说膀胱经上对盆腔生殖系统有重大意义的八髎穴。
八髎穴区域,在阳关和会阳之间,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痛经、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
8、股直肌

股直肌是大腿前面中部较浅的一块肌肉。它起自大腿根部外侧、髂骨前下方的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下方包绕膝前方的髌骨以后,借髌韧带止于胫骨上端前面的胫骨粗隆。有伸膝关节及屈髋的作用。因而,很多膝关节前方疼痛,尤其是上楼梯痛,均离不开股直肌紧张的因素。同时,因为股直肌连接了骨盆的髂前下棘,因而股直肌紧张,会将骨盆往前下方拉,导致骨盆前倾,引发痛经。现代女性因为长期久坐和穿高跟鞋,股直肌一般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另外,股直肌正是中医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区域循行的区域。股直肌紧张,势必导致胃经瘀堵。中医认为,“阳明降,三阳皆降,阳明不降,三阴不升”,可见胃经的重要性。胃经瘀堵,是气血不佳的重要因素,而女性气血差,可以导致痛经等妇科一系列症状。

股直肌拉伸方法
五、总结
关于痛经,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些自我锻炼和拉伸的方案,用以放松骨盆周围的软组织,纠正骨盆前倾的错位体态,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痛经还与饮食相关,不可摄入过多寒凉的食物;与情绪相关,女性一生气,那么可能下个月就会来痛经。另外,还需要注意调理脾胃,改善自己的气血水平。这样,综合调整饮食、改善情绪、补充气血和自我锻炼,远离痛经,so easy!
特别感谢本文原创及方法指导:南京谧轻堂肌骨疼痛康复连锁创始人 刘勇老师

“妈妈的马甲线”作者:土豆呓语,热爱健身的娃妈,全职工作,业余鸡娃,碎片时间健身、写公号,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天。关注我的公众号,经常和大家分享些接地气的健身心得方法和运动康复知识。坚持路上期待您的分享、“在看”、留言、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