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语言就像一条大河,随着不断有支流汇合进来,会充进不少新鲜元素,在稳定中演变,嘉兴话也是这样。有些话,在十几年前可能还在说,但现如今就开始衰退或者消失了。这是因为原来的生活状态已经没有了,生活节奏也已加快,必然会新陈代谢起来,这是时间带来的差别。还有一种情况就如俗语所说的“十里不同俗”一般,越是往南方去,语言也越是复杂。就比方单单嘉兴本地的各个区域,也会有不同。这又是空间带来的差别。陆明先生曾写道,“茶叶沏的茶,在乡下叫‘汤’,农民觉得口渴想吃茶,就说‘吃口汤’。”以致当年他们知青下乡,到农民家去要茶吃,农民们以为是要蛇。(吴语“茶”和“蛇”同音。)这是嘉兴城里和农村的区别。再比如,就是不久之前,沿甪里街一带居民的口语往往带有浓重的上海腔,这是因为甪里街上多有国企大厂的居民,而这些厂里又多有上海来的技术人员或上海知青来嘉兴安家落户的,久而久之,那一带的口音就和一水(秀水)之隔的居民有所不同了。所以,嘉兴人把“扇耳光”叫做“吃耳光”(“耳”音“泥”),有读者来电话说,应该是叫“吃巴掌”,其实都对。在我小时候,外婆经常把“明朝是15号”读作“明朝是索恩号”,在这里,老嘉兴话把“十”念作“索”的音,但碰到16号、17号中的“十”仍然按习惯叫“拾”(ze的浊音)。早先,嘉兴人还把在街上碰到朋友,擦肩而过叫做“高升”过。比如“恩今朝和王二在中基路高升过”就是“我今天和王二在中基路擦肩而过”的意思,这个说法很独特,似乎是嘉兴特有的,但是现在已经不说了。私以为大概是以前里弄狭小,如果遇见朋友从对面坐轿子而来,那么轿夫必须高高抬升一下轿子,让双方容易交会而过,所以有这种说法。还有,清明时节祭祖时,对上供品的举动,年长者往往还保留着老嘉兴话叫“飨”。时移势易,这两种例子,现在年轻一辈当然也已不说或少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