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时有众多比丘。身患痔病。形体羸(lei)瘦。病苦萦(ying)缠。於日夜中。极受忧恼。时具寿阿难陀。见是事已。诣世尊所。顶礼双足。 以下是佛经拍摄图片 此经书为16面简体版,大32开本。 提示:每人免费限请5本,每个寺院、佛堂、法物流通处、佛教用品店(含淘宝店、天猫店、网店),免费限请50本。超过......
2019-10-22 22:34上期回顾 须知每个种姓的人,都是有善有恶。 例如婆罗门种姓中,杀生、邪淫、邪见,造种种恶业的人很多,这能说明他是高贵人种吗?可见人的贵贱与否,不在人种的劣胜。能够修道为善,觉悟证果,不论什么种族,都是尊贵的,为人们所敬佩。 国王听了他的话,皈依了佛陀,刷新政治,加强法治,大赦囚禁在狱中无辜的首陀罗人,惩治一些有恃无恐的婆罗门族的犯罪分子。 迦旃延尊者 佛陀十大弟子......
2019-10-22 22:34皈依了以后,还能不能够喝酒、吃肉?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不敢皈依了。 这也是初学者,或者是刚刚接触佛法,还没有想学的人的一个很大的顾虑。因为他不明了,尤其现在的知识分子,我要做一件事情,我要搞清楚、搞明白了,我才去学,才能接受。这个情况之下,也有办法。先让他去学习,先让他去了解。了解清楚了以后,他就有分辨对与错、是与非的能力,学起来有可能更理智,更有智慧。 皈依让我们找到宇宙......
2019-10-22 22:34佛学知识:没开智慧先开神通,是最危险的 ......
2019-10-22 22:34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施。何等为十?所谓:平等施,不拣众生故;随意施,满其所愿故;不乱施,令得利益故;随宜施,知上、中、下故;不住施,不求果报故;开舍施,心不恋著故;一切施,究竟清净故;回向菩提施,远离有为、无为故;教化众生施,乃至道场不舍故;三轮清净施,于施者、受者及以施物正念观察如虚空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清净广大施。 「佛子!菩......
2019-10-22 22:34问:为什么放生、捐钱、供僧后,我还是没有钱呢? 答:中国有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佛教的基础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因果关系不一定都是立竿见影。从时间上来讲,果报的成熟有三种情况:现世报、来世报、他世报。就像种蔬菜,可能两三个星期才可以吃;某些谷物,四五个月以后才成熟;而种果树,有可能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可以丰收。佛门讲“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
2019-10-22 22:34道教之音北京讯 2019年10月21日上午,中国道教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佛学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钟智锋研究员作题为《宗教公共化的态势、原因和影响》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中国道教学院教研处刘清章老师主持,全体学员及部分教职工参加。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专业性强,钟智锋老师从界定、态势、动力、政治效应以及如何应对等五个方面对宗教公共化进行了讲解,还给大家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典型事例。钟智锋老师是......
2019-10-22 22:34一、佛经中说供僧斋僧功德 《俱舍论》云:“若能一昼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若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 在《赞僧功德经》中佛陀曾云:诸法因缘生,安住希求意念中,为彼悉作何祈愿,即得如是之成果。经云:“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又云:“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能与人......
2019-10-22 22:34?分享,法布施功德无量!? 修学佛法,不能不相信因果,不信因果将会给自己制造烦恼、带来痛苦、造成毁灭。 果报通三世,你看不到因果报应,是因为你粗心大意,如果你是个修行人,很诚敬、很细心,一定能体会得到。 人活在因果里,你做每件事,都是立刻就受报,‘错误必生烦恼’──你只要有错误,立刻就有烦恼。好像有人专门在一旁辅导你、教育你、不要你犯错似的,所以当自己犯错受报时,那是大大的荣幸......
2019-10-22 22:34佛学知识 “男戴观音女戴佛”实际上是民间的一种祈愿,一种民间的风俗。 “男戴观音”,主要是因为过去经商的、赶考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门在外,并且男子往往性格较为暴躁,而汉传佛教的观音菩萨都是女身,是慈悲柔和的象征,“男戴观音”则是希望男子能够柔和。 “女戴佛”,“女戴佛”的“佛”指的并不是佛陀释迦牟尼,而是弥勒菩萨,并且是大肚弥勒菩萨的造型像。因为古人认为女人比较小心眼,而大肚弥......
2019-10-22 22:34佛学知识 什么是“上堂大斋”? “上堂大斋”是佛教丛林中一项非常隆重的佛事,一般是大护法居士来寺斋僧或寺院有重大活动时才举行的。所谓“上堂”即恭请和尚在堂上为大众说法。早在佛陀时期,就有波斯匿王、给孤独长者等人,经常恭请佛上堂说法,并延请佛陀及常随众千二百五十人接受上妙饮食斋饭。佛事包括请和尚上堂说法、上供、斋僧几项。请和尚上堂说法的仪式就很隆重,要有庄严、举幡、香炉、灯、伞......
2019-10-22 22:34敬请恭念三遍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功德无量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响,《金刚经......
2019-10-22 22:34佛经上有云:“佛有三不度,即无缘者不度,无信者不度,无愿者不度。”“无愿”就是没有愿力的人也不度。 第一,佛不度无缘之人。 因为佛是智慧的化身,无缘者就难以接触到真正的智慧。师父问你们,在人间,一个聪明、有智慧的人会跟一个傻得不得了的人交朋友吗?正所谓“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度无缘之人。”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第二,佛不度无信之人。 如果你不相信,就算......
2019-10-22 22:34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聪明」,一个叫「诚信」。某日,两人结伴乘船出游,不巧,在海上遇到大风暴,两人乘坐的船沉没了,救生艇上仅仅于一个位置。那个叫「聪明」的年轻人,一看形势不好,为了争夺救生艇上的位置,就把「诚信」推进海里,自己逃生去了。 「诚信」喝了不少水,却大难不死,被海浪推到了一个小岛上,他惊魂未定,只好坐在沙滩上等待救援的船只。不久果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欢快的音乐,他马上站起......
2019-10-22 22:34《佛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密教经典,一卷,唐·义净译(神龙元年,705)。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又称《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略称《功德庄严王经》。内容主要叙述佛应诸菩萨之请,为众生说胜妙陀罗尼咒。谓此咒能除一切罪障,使无饥馑、疾疫、灾难、病苦之事;又能丰饶仓廪,增益寿命,故为诸佛母。 以下是经书拍摄图 书为34面简体竖排版,大16开本。 提示:每人......
2019-10-22 22:34